王爱民:APS选型原则之我见

智能制造随笔 2021-11-25
1110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毫无疑问,APS是智能制造核心工业软件之一。就如同有人写了MES的选型,也有人写了APS选型的一些方法和指导原则。

长期从事APS技术研究、系统开发和实施应用工作。因此,卖个资格,我也来说一下自己的一点认识和想法。

(1)必备的基础案例还是有的,但这是远远不足够的。

为了评估算法的效率以及运算的准确性和优化性,有些选型方法提出类似考试似的考核机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实是远远不足够的。把应试教育的思想放到企业系统选型当中,本来就是存在很多诟病之处。

APS是一种典型的细节决定成败的系统,其本身的运算结果就非常的精细化。因此企业给出的这个考题,一般来说都是一些基本的逻辑,或者说是一些初级的约束和目标追求。这种运算考核比较其实意义并不大,一方面是所提出的需求未必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另外一个方面是APS的运行效率和优化结果一般是成反比的,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运算效率其实并不是主要的问题,只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应该就可以。一般来说过于精巧或学术性的算法,实用性都是比较差的,不要的算法当然是必须的。但核心问题还是是否能够真正的解决企业的需求。

(2) APS除了基本的排产调度之外(也有决策在里面),其实最核心的是经营运行效能效益改善的决策。

笔者在为一个企业开发和实施APS的过程当中,企业的老总一直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就是希望通过APS拿出一张生产能力平衡表,让他能够准确的做出合理的决策。

但对于决策而言。随着APS的逐步深入,不仅仅体现在排产调度当中,也体现在与企业经营业务相关活动中,尤其是需要将企业所追求的经济效益和。表面上看起来非技术性的因素考虑进去。进一步的应该通过APS来生成相应的决策或建议方案,这方面我认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也是更有价值的地方。对于企业制造运行效益和效能改善的决策评估,是APS选型考量的重中之重,其实也是对于供应商在制造运行和运营方面深刻理解能力的一种考核和评估。

(3)APS不是货架产品,一定是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定制的。

APS是介于工具和管理系统之间的一个工业软件。APS不是货架产品,否则的话也就不需要有这么多针对性的定制开发,就如同MES一样,没有哪个企业会严格的按照ISA 95或者其他相应的标准规范来定义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MES。

可以在选型过程当中,在对外公开需求的基础之上,在评估现场提出进一步的定制化需求,对其满足性进行评估。其实这也是考核了供应商的快速响应能力以及对于算法引擎的开发能力,甚至是对 APS内部软件架构模块化的一种考核。

(4)对于APS来说,技术与管理并重,企业在选型过程当中应该引入外部智力事先进行针对性的需求分析和选型评估。

其实这一点的核心原则是引入第三方。假如企业在APS选型和实施过程当中,具有第三方的监理,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对于APS来说,可以引入外部智力,在具有对APS的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另外更重要的是对于APS的运用和对企业运行运营的改善,具有深刻的理解和需求把握能力。有这样的人在背后或在现场,以及所提出的需求和考核评估,才是可信的。这样才是一种真正负责任的选型。

……………END…………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智能制造随笔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