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于武:华汽基金会档案|汽车记忆

帮宁工作室 2021-11-26

汽车一汽大众汽车企业

11095 字丨阅读本文需 29 分钟

基金会走过了怎样的历程?饶斌奖和青年托举工程有何深意

口述 | 付于武

整理 | 葛

帮宁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 编者按

2021年10月19日,上海嘉定,第六届汽车工业饶斌奖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揭晓,本届获奖者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当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理事长付于武被授予“FISITA杰出贡献奖”。(FISITA中文全称为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2013年,重庆格恩文化产业公司董事长刘世全找到付于武,希望由他牵头,在汽车行业搭建一个类似基金会的公益组织。

年届古稀的付于武欣然同意。“我为汽车工业奋斗了一生,这种挥之不去的情结,促使我继续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奉献绵薄之力。”多年后回忆这段往事,76岁的付于武情深依旧。他愿意继续奋斗的另一个动力是,“综观中国汽车发展历程,汽车科技文化公益事业是汽车产业的一项空白。

创建一个汽车文化基金会,为汽车产业振兴搭建一个公益性平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业。”经过广泛征求意见,2013年10月15日,基金会筹备会在北京的铁道大厦举行。2014年12月17日,基金会成立。发起人共7位。除付于武和刘世全外,还包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院长管欣,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葛松林,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泊淮。基金会主要实施项目有二。

一是备受瞩目的中国汽车工业饶斌奖(简称饶斌奖),旨在奖励对中国汽车工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家。2015-2019年连续五届饶斌奖,分别授予李刚和陈祖涛(第一届)、耿昭杰(第二届)、左延安(第三届)、马纯济(第四届)、汤玉祥(第五届)。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空缺一年。

二是青年人才托举(简称青托)工程。由中国科协立项,采用以奖代补、稳定支持方式,大力扶持有较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32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青托工程3年为一个周期,每人每年资助15万元。自2016年以来,已有26位优秀青年人才获得项目资金支持。

此外,从2018年开始,基金会还自筹资金支持2名青托人才,3年共提供90万元资金。其结果是,受资助者成长为国内乃至国际知名技术领军人才。基金会还支持华人汽车工程师活动,包括全球汽车精英组织和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中国分会。携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设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荣誉称号,搭建高端科技人才平台。支持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以及资助汽车科技文化领域重点著作。

7年来,基金会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实施的饶斌奖和青托工程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未来如何进一步扩大行业影响力……2021年9月10日,在位于北京灯市口大街的基金会办公室里,付于武接受帮宁工作室口述访谈,还原基金会的前世今生。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第三代汽车人代表之一,付于武于1945年出生在北京一个机械世家,在东单新开路念完小学后,到北京二中读初中,因获得学校银质奖章而被保送本校高中。1970年,他从北京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机械系毕业,被分配到一汽哈尔滨齿轮厂。

此后45年,他转战于汽车企业、政府部门和学会之间,但从未真正离开过汽车行业。在一汽哈尔滨齿轮厂,他一干就是20年。从一名技术员起步,到车间技术员、车间技术副主任、技术科长、设计科长、产品开发科长、厂长助理,再到最年轻的总工程师、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几乎所有技术岗位都经历过。

1990年,因航空航天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要上“一号工程”,付于武调任哈尔滨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兼一号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两车一机”和“两车一配”汽车技术改造工程。自1999年8月起,付于武历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理事长等职务,期间搭建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联盟、电动汽车创新联盟、汽车装备技术创新联盟和车联网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并担任这4个联盟的首任理事长。他用15年时间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带到心中目的地——国内一流学会和国际知名学会,拥有数万名会员、数百家团体会员。付出总有回报。

此前,付于武被授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汽车终身荣誉奖”“FISITA首届技术领导办会士“等荣誉称号。今年的“FISITA杰出贡献奖”颁奖词这样写道:“付于武把自己人生的追求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每一位追求成长的中国汽车从业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每一家寻求发展的中国汽车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宏观的视角观察汽车行业,助力汽车业稳步前行。他是中国汽车人的榜样。”以下为付于武口述访谈摘录。

要讲北京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简称基金会,汽车文化基金会前身)成立初衷,就不能不提到背后的一个企业家刘世全——重庆格恩文化产业公司董事长,他一直都很低调。 我记得很清楚,2013年7月15日左右,一汽建厂60周年庆典期间,在长春香格里拉咖啡厅,这位企业家来找我,赵航(时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和管欣都在,他希望汽车行业能有一个类似基金会那样的公益组织。

刘世全很年轻,从事汽车零部件行业,他愿意资助基金会。找我有两个原因:其一,他咨询过一些行业人士,他们都推荐我。其二,大家认为,应该让一位有行业影响力的人来牵头。

当时我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本来就有设立公益组织的想法,刘世全跟我们一拍即合。 汽车文化基金会这个名字是我想的。中国机械行业和汽车行业还没有一个公益性机构,某种意义上,汽车文化基金会填补了这个空白。

我广泛征求过机械行业老领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中心)、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中国汽车报、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以及专家学者等各方意见,他们都非常支持。

基金会发起人共7位,也是创始人,此后不再增加。由我牵头,包括张进华、管欣、赵福全、葛松林、孙伯淮和刘世全。

其中,孙伯淮是汽车行业外的唯一代表。大家自愿组合起来,创立基金会。 2013年10月15日,筹备会在北京的铁道大厦举行,邀请何光远部长(原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出席。当时名字叫汽车科技文化基金会,后来改为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2014年12月17日,基金会正式成立。

一般来说,基金会成立两年后,第三年参加社会组织评估,我们是5年后才参加。2020年11月,基金会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为AAAA级社会组织。评估资料由王珍英负责,对照指标自查自检、整理材料、撰写自评报告。被评为4A组织,主要因为硬件过硬,如赞助项目、募集资金,以及所做事情,经得起时间检验。

[page][/page]

▍李刚和陈祖涛

真正开展工作从2015年开始。基金会第一个项目就是启动中国汽车工业饶斌奖,这个建议是我提出来的。 设立饶斌奖的想法源于2013年。当年3月28日,在纪念饶斌同志诞辰百年活动期间,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和王兆国(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出席,饶斌的长子饶达(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原秘书长,2015年病逝)也在,行业机械组织筹备组当时就有提议。我还问过饶达,我们准备设立饶斌奖,作为家属,你们有没有意见?他说,没有意见。

我们希望用饶斌精神来激励一代又一代汽车人。饶斌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为汽车工业发展倾尽心血,并以他的人格魅力和拼搏精神,影响着中国汽车人。饶斌奖获得者必须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留下深刻印记,且在汽车工程及相关领域有重大创新性贡献和成就的专家或企业家。 我在一次受访中说过,获得饶斌奖至少具备3个条件:

其一,他必须是终生从事汽车工业的专业人士;

其二,他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留下历史痕迹;

其三,他是一个企业家。

饶斌奖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基金会特别支持。第一届饶斌奖尤其关键,我们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经过反复酝酿,授予两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一位是李刚(原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另一位是陈祖涛(原第二汽车制造厂第一任总工程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他们是新中国第一代汽车人的典型代表。

为什么选择他俩?基金会曾赞助过一本出版物《一汽之道》,写的是一汽创建史。书中提到一些重要历史节点,比如一汽筹建时的产品定型、工厂设计、产品引入,以及中央决定在苏联莫斯科成立以孟少农(中国汽车工业技术主要奠基人之一)、李刚和陈祖涛为代表的领导小组,负责一汽技术设计联络、设备订货与分交、派遣实习人员等事宜。 征求意见阶段,大家没有任何异议。

为此我专门去拜访苗圩,他当时是工信部部长。我请他的秘书瞿国春务必安排见面,瞿当天就做了安排。

苗圩见我就问,老付,什么急事?我说,这事必须当面跟你汇报,一是设立饶斌奖,二是第一届(饶斌奖)准备下个双黄蛋。原则上一年评一人,但李刚和陈祖涛比较特殊,当年驻莫斯科三人领导小组中,孟少农已去世,他俩就不能分前后了。 苗(圩)部长说,同意。 我说,因为是第一届(饶斌奖),希望你能参加,给两位老领导颁奖。 好。他没有任何犹豫。这是我跟苗圩接触多年,他答应得最痛快的一次。 2015年10月27日上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期间,第一届饶斌奖颁奖典礼举行,立刻引起行业震动。(陈)祖涛因身体原因没到现场,苗(圩)部长因开中央全会未能参加,我和董扬为李刚颁发纯金奖章、奖牌和奖金。

以下是李刚的颁奖词。

| 李刚: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者

李刚,清华学子,1948年投身革命。1952年被派赴苏联,筹建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为筹建组成员,与孟少农、陈祖涛等代表中国政府参与苏联援建一汽整体设计实施审批工作,以及两国间的联络、沟通等工作。他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李刚在其参与创建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奉献、拼搏了二十几个春秋,担任过总工程师、厂长。任职期间,主持六万辆扩散工程,使大而全的生产格局得以改观。竭力推进解放卡车换型,开启一汽第二次创业。八十年代,他领命进京,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成为饶斌之后又一重要领导人之一。

他是第一位系统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技术的企业领导人。早在1978年,他率队对日本汽车工业进行长达半年的实地学习考察,回国后,在人民大会堂向中央工交各部千名司局长以上干部作考察报告,就此引发了机械工业解放思想、学习推广国外先进经验、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热潮。

他注重汽车产品质量,坚持推进质量年检和细化检测项目,扭转汽车质量不稳定的痼疾。他主持提出采用递增利润包干、折旧基金返还、大修基金、银行贷款等办法,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他是自主开发发展中国汽车的坚定创导者,为设立发展轿车基金用于自主设计而坚持不懈努力十余载,终获成功。

他从国家战略高度来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为提高汽车工业战略地位,与行业有识之士一起长期奔走呼吁,终于促成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让汽车工业跻身国家支柱产业,为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李刚是一位始终以顽强斗志为中国汽车发展奋斗的开拓者。

李刚非常激动,将2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作为创新奖励人才基金,委托基金会代管。他发表现场感言时说:“这个奖份量很重,它既给我最大的荣誉,也给我很大的鞭策,因为我盛名之下,其实难符。饶斌同志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是两大汽车基地(一汽和东风公司)的创建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汽车工业战略部署的缔造者。

我无法和他相比,相差甚远。现在我即将步入90岁,但我热爱汽车事业是始终不渝的,仍将在我有生之年关怀它的健康成长。

“我殷切希望饶斌奖将形成一种强大的激励机制,使更多企业家追求饶斌同志的足迹,学习他敢于创新的革命胆略,学习他敢于开拓创业的战略思维,学习他体现过的三严三实革命作风,在国家《2025中国制造》指导下,早日建成汽车强国而奋斗。” (陈)祖涛的颁奖词如下。

| 陈祖涛: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名员工

陈祖涛,将门之后,幼时学于苏联。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有着不可泯灭的功绩。1951年受祖国委派,前往苏联接受援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筹建工作,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名员工。他与孟少农、李刚等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参与苏联援建一汽的整体设计实施审批工作;参与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选址、设计、基建、安装、调试、投产全过程,是一汽建设项目的决策人之一,为三年建成一汽做出重大贡献,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陈祖涛也是第二汽车制造厂创始人之一,是第一任总工程师。作为五人领导小组成员,他跑遍鄂北大大小小的山梁沟壑,选定厂址。坚持科学态度,在极左思潮泛滥时,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坚守放射型布局设计方案,为第二汽车制造厂发展奠定科学基础。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后,陈祖涛先后担任过总工程师、总经理等职务。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外轿车破门之时,他坚持中国汽车企业联合起来,为形成专业化、大生产格局战略,为遏制小而全、落后与重复的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状态,积极参与国际汽车行业竞争与合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他以超前的眼光,率先提出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先行安排轿车项目,实行保护国产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意见;引进技术或合资企业,加速国产化进程等意见,推动国家实施轿车发展的战略抉择。陈祖涛与中国汽车工业紧密相联,把自己的一生都融入到共和国汽车工业这个伟大事业中。

(陈)祖涛发来一封感谢信。他这样写道:“饶斌同志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是我非常尊敬的领导和师长。他带领我们为一汽和二汽的建设呕心沥血、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以他名字命名的这个奖项,是对饶斌同志的尊敬和纪念。我获得首届奖,感到非常荣幸。”


▍耿昭杰

颁发第一届饶斌奖时征求意见,确定将第二届饶斌奖授予耿昭杰。年纪稍长的汽车人都知道耿昭杰对解放换型、对一汽发展、对汽车行业的贡献。在颁奖现场,当耿(昭杰)厂长坐着轮椅出现,大家纷纷起立鼓掌。其实要是黄正夏(原二汽厂厂长)还健在,他俩应该一起被授予饶斌奖。

耿厂长手写了一份感谢信,其中有几句话这样写道:“像我这样的老一代汽车人也有一个初心,就是做大做强自主品牌,让民族品牌汽车走向世界。今天,我虽然退下来了,人也老了,但只要想起这个初心、只要一提起自主事业,依然热血沸腾,依然激情燃烧,恨不得冲到第一线去。” 下面是耿厂长的颁奖词。

| 耿昭杰:中国汽车企业家标杆

耿昭杰,1954年从哈工大毕业,来到第一汽车制造厂,1985年担任一汽第六任厂长。1992年一汽改制,他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前后执掌一汽14年。他把职业生涯全部奉献给了中国汽车工业,到了退休年纪,毅然续签一任任期。由于长期积劳成疾,1998年他在办公室加班时突发脑溢血,病愈后造成身体偏瘫,于63岁时带着巨大遗憾退休。他是中国汽车工业继往开来的企业家标杆人物。

在2016年9月一汽-大众成立25周年庆典上,他受邀莅临,现场几千人为他全体起立,长时间鼓掌致敬。退休18年后,还能得到如此拥戴,堪称德高望重,其精神领袖地位无人能及。

耿昭杰以及他之前历任厂长领导下的一汽,成为那个时代中国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1981年至1987年,一汽进行第二次创业——决定生死的换型改造,是前任规划铺路、耿昭杰在任领导完成,成功实现世界汽车工业史上少有的老产品单轨制垂直转产,使传统老国企焕发青春,从此迈入发展新时期。

换型改造刚结束,他又带领一汽开始第三次创业——上轻型车、上轿车。他以远见卓识,游说国家主管部门,拿到轿车审批权,一汽由单一卡车生产企业转型现代化汽车制造企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时期,耿昭杰具有难能可贵的国际化视野。

1991年,他领导成立一汽与德国大众合资公司,一汽开始建设世界一流水准轿车生产企业。他提出要全心全意支持一汽-大众,中外双方共赢。一汽-大众的成功实践,引领了中国汽车改革开放、合资合作的新一轮发展浪潮。然而,自主发展才是他率领一汽对外开放合作的初心。他要干自主轿车的雄心一直不曾泯灭,一直付诸于行动。

他在一汽设计了双轨制自主发展模式,即一边在合资企业学习技术,培养人才;一边在一汽自主企业研发、建设红旗轿车基地。他关于自主发展的战略思考至今没有落后,终于利用合资经验将红旗由“官车”进化成为“小红旗”家用车。就在“小红旗”发展的紧要关头,他累病倒了,一代英雄壮志难酬。耿昭杰在中国汽车产业壮大、辉煌的历史轨迹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是中国汽车人学习的榜样,是中国汽车企业家的标杆,是当之无愧的饶斌奖获得者。

▍左延安 第三届饶斌奖授予左延安。

江淮汽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左(延安)董功不可没,大家对此高度认同。左董很高兴,也很激动,他对我说,在汽车领域一辈子,退休后还能得到这个奖项,真没想到。另一方面,我们把汽车行业荣誉殿堂里最有份量的奖项颁给他,他也没想到。 左董的颁奖词如下。


| 左延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领军人

左延安,共和国的同龄人。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江淮汽车是地方老国企,技术老旧,车型单一。九十年代初已近倒闭边缘,左延安临危受命,接掌江淮汽车的方向盘,带领江淮走出逆境,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国有汽车企业跻身全国汽车行业前十。

20年前,当央企以换型、改制、合资寻求出路时,左延安放弃整车,改做底盘,使江淮汽车起死回生。自此下定决心,要做中国的自主品牌。自专用车底盘一举成名后,左延安带领江淮继而开始做轻卡、重卡、货车等各类商用车,让企业逐步发展起来,再做乘用车、轿车,让品牌走入消费者心中,直至做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左延安带领江淮汽车在每个时期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准确把握战略定位,使得江淮汽车从弱到强、从活下去到活得健康活得精彩。在江淮汽车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江汽集团兼并重组多家困难企业,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安凯汽车经过整合变为优质国内上市公司,创造了国企兼并重组的经典案例。左延安保持20年江淮汽车持续健康发展佳绩,创造了令业内瞩目的江汽现象。左延安,伴随着中国汽车行业成长起来的汽车人,立志于创新发展自主品牌,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用毕生精力追逐“成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梦想。

▍马纯济

第四届饶斌奖授予马纯济。 马纯济当年已退休。对中国重汽,我们非常了解,马纯济当过济南市委副书记,可谓临危授命。当时,中国重汽背负80亿元亏损,命悬一线,这时马纯济到中国重汽意味着什么?而且在他治理下,中国重汽成为重型汽车行业领头羊,所以他值得尊敬。

地方国企干成这样真不容易。如果历史地看马纯济、看中国重汽发展,就像吴邦国同志的题词“大国重器”,确实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商用车能翻身,跟中国重汽息息相关。中国重汽刚开始做八吨黄河,然后是黄河150、黑龙江150、江淮150,1983年引进斯太尔,中国商用车就这么干起来。

马纯济确实是一个历史性人物。 其间有个小插曲。2018年10月,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嘉定召开,前排坐着胡茂元、竺延风、徐平等。拍合影照时,马纯济坐在我旁边,徐平说,马总,今天见到你特别高兴,咱俩约个时间,我带着东风班子到你那里学习,我最敬佩你。

马纯济在现场讲:“中国汽车产业是一个有情有意的产业,本人就是例子,退休两年,不仅没有被忘记,今天还给我这么高的奖励、这么高的荣誉。我们要感谢为之奋斗的产业,要感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个伟大时代。这个产业、这个时代值得我们奉献。每个中国汽车人都要为这个伟大的产业、为这个时代的辉煌奉献全部力量。” 马纯济的颁奖词如下。

| 马纯济:不忘初心,扛起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大旗

马纯济,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联合国世界生产力科学院(WAPS)终生院士,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原董事局主席。2000年9月,面对账面亏损百亿元、负债率138%,工厂全面停产、拖欠员工工资13个月、职工大规模上访、极度濒临破产的中国重汽集团,他作为济南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牢记国务院领导、省市党委政府的重托,临危受命,出任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他以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超前的改革思维,坚持自主创新,强化国际国内合作,紧紧抓住发展不动摇,实施一系列改革发展措施,带领中国重汽实现蜕变,创造国有大企业集团改革脱困发展奇迹,成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典范。截止到马纯济同志正式退休的2017年年底,中国重汽已由2000年销售整车3800辆、亏损过百亿元、濒临倒闭的企业,成长为年销售整车30万辆,营业收入905亿元,利税总额66亿元的重、中、轻、客、特全系列大型国际化商用车企业集团。

在马纯济同志带领中国重汽取得17年光辉业绩的背后,更弥足珍贵的是,他开创了我国汽车行业,特别是重卡行业的诸多先例和创新模式。从2004年年初开始全面推进国际化战略,快速拓展国际重卡市场,至2017年重卡出口到百余个国家,出口销量占总量三分之一,连续12年保持全国重卡行业出口第一名。特别是2007年11月,中国重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红筹股上市,是至今为止国内汽车行业唯一一家在港红筹上市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香港上市首期融资近百亿元港币,更重要的是,搭建起了企业发展的国际化平台。

自此,中国重汽国际化向资本、品牌、市场全面拓展。2009年7月,中国重汽与世界重卡巨头之一德国曼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保持51%控股股权的前提下,不仅获得64亿元港币融资收入,而且获得全球最先进的发动机、驾驶室、车桥等关键总成零部件及整车技术,走出一条开放自主、引进消化再创新之路,改写了对外合作以市场换技术、50对50的旧方式,开创我国整车企业对外合作的新模式。在危机和困难面前,他勇于面对,敢为人先,视危机为机遇,视困难为潜力。

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大无畏担当精神。他不计个人得失,放弃仕途,展现了高风亮节的领导风范;他坚持国际化战略,打造企业自主核心竞争力,扛起了民族汽车工业的大旗;他始终坚持为职工谋福利,让职工享受企业发展的红利。他夙兴夜寐,雷厉风行,以人格魅力和显著的业绩、创新的思维和高超的领导艺术,赢得了职工的爱戴和同行们的尊重。

他带领广大员工以振兴民族汽车产业为己任,科学发展,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企业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他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历程的践行者。他不忘初心,是中国民族汽车工业企业家的杰出代表。


▍汤玉祥

第五届饶斌奖授予汤玉祥。 汤玉祥不接受任何奖项,但这个奖他欣然接受。从OEM角度看,全球最大客车企业唯宇通也。现在,宇通电动车也做得最大,智能化除示范运行外,还走在前面。汤玉祥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能获得这个中国汽车工业里最有份量的奖项,是他毕生的荣誉。 汤玉祥的颁奖词如下。

| 汤玉祥:挺起民族客车工业的脊梁

汤玉祥,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作为宇通掌舵人,汤玉祥以超前的战略眼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带领宇通积极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大潮,使一家濒临倒闭的客车修配厂,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客车龙头企业,走出一条以自主创新支撑企业发展、引领行业进步、振兴民族工业的拼搏之路。自2003年以来,宇通产销量始终在国内位列行业第一,自2010年起成为全球销量最大客车企业。

改革开放后几十年间,以宇通为代表的民族客车企业,不仅抵御了国外品牌的强势进军,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始终占有绝大部分份额,而且开始出口海外占领国外市场。汤玉祥认为,创新是宇通发展的核心原动力。技术创新方面,宇通每年投入销售收入4%以上,用于技术创新和研发。

建成并拥有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承担863计划等重大专项46项;主持完成《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客车制造领域,宇通在安全、节能、环保、舒适、轻量化、智能化等技术方向,已形成行业领先的技术储备。产品创新方面,在汤玉祥带领下,宇通自主研发一系列经典产品,成为行业发展风向标——1999年开启新能源客车研发,截至目前累计推广节能与新能源客车11.5万辆。自2005年开始自主研发,到2016年实现高端公、商务车T7,填补国内高端客车空白。

2019年,宇通L4级自动驾驶巴士亮相博鳌亚洲论坛,并在郑州智慧岛实现开放公交线路试运行。自主研发的宇通机场摆渡车打破国外品牌的长期垄断。管理创新方面,在汤玉祥直接推动下,宇通着力于打造全产业链高效管理和运作,先后开展研发转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配置器管理、生产执行系统、打通运营主线、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全面实施企业信息化,为行业树立全业务链条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标杆。

进入新时期,面对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号召,以及新技术发展应用,汤玉祥带领下的宇通,将继续以振兴民族客车工业为己任,持续为各国民众提供美好出行体验,努力打造基于高端化、电动化、智能化等“三化”融合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全球客车市场挺起民族汽车工业的脊梁。


▍李书福

2020年饶斌奖空缺。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疫情影响。那2021年这次为何颁给李书福?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中,他是唯一一位汽车界人物。第二,吉利重组沃尔沃,是中国制造业最大的里程碑,创造了历史纪录。 书福的颁奖词如下。

| 李书福:中国民营汽车的开拓者

李书福,1986年创业,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创办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汽车。35年来,李书福专注实业,大力发展民族汽车工业,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中国汽车品牌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在其卓越领导力和前瞻视野引领下,吉利控股集团已连续10年位列世界500强,在全球拥有逾12万名员工,是一家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全球创新型科技集团。李书福是中国民营汽车开拓者和领军者,他一直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

企业创立之初,他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提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的雄心壮志。他敢于筑梦,想常人之不敢想、为常人之不敢为,一句“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令人动容。李书福对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倾注全部至诚至爱之心。他克服政策、资金、人才困难,造就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先河之举,为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注入关键变量,引领中国汽车人不断向高攀升,向全球进军。李书福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他以一个持续创业者的无畏和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义无反顾地扛起自主创新大旗,用超前眼光不断整合全球资源,把最初在人们眼中并不看好的吉利汽车发展到现在,在圆中国人汽车梦的同时,也为中国汽车人赢得尊严。2001年,吉利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2010年,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成为中国第一家跨国汽车集团公司。2021年,吉利控股集团业务涉及乘用车、商用车、出行服务、数字科技、金融服务等,是全球汽车品牌组合价值排名前十中的唯一中国汽车集团。

这些惊世之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生动注脚和时代强音。李书福不仅热爱汽车,还热心公益,非营利办学,致力于推动教育事业和产教协同发展。在他的领导下,吉利控股集团于1999年创办中国最大民办大学——北京吉利学院,之后还累计创办三亚学院等10所非营利教育机构。

迄今为止,为社会培养人才近15万名。他成立“李书福公益基金会”,于2016年启动“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大胆实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公益事业,出资6.8亿元,帮扶10省20地建档立卡户3万余人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有责任、敢担当,紧跟时代热点,积极为行业和社会发声。他还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称号,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中国十大慈善家等荣誉称号。 饶斌奖意义重大。我的奋斗目标是,将饶斌奖传承下去,未来希望将奖励额度扩大到100万元。企业家是创新主体,所有奖项中,饶斌奖最为他们所看重。


▍青托工程及其他项目

基金会第二个项目是青托工程,2017年6月启动,迄今已有四届。青托工程由中国科协立项,采用以奖代补、稳定支持方式,大力扶持有较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32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 这个项目重点支持自主科研选题,参与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在有影响的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任职等。

帮助托举对象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努力成长为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成为汽车产业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技术负责人的重要后备力量。 企业家也好,青年人才也罢,这两个项目均聚焦创新型人才成长。

我参加过青托工程两次答辩,真是后生可畏。按照中国科协考核标准,产学研领域先申报,经过初评资格审查,进行终评答辩。答辩也是促进青年成长的一个过程,怎么汇报、怎么表达,要从年轻人开始培养,要锻炼他们的气质和气场,否则也不能成为新时代领军人物。

青托工程3年为一个培养周期,每人每年支持15万元。自2016年以来,已有138人次申报青托项目,经过严格评审,26位优秀青年人才获得项目资金支持。此外,从2018年开始,基金会还自筹资金支持2名青托人才,3年共提供90万元资金,使受资助青托人才成长为国内乃至国际知名技术领军人才。

除这两项工程外,基金会还支持华人汽车工程师活动,包括全球汽车精英组织和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中国分会。 全球汽车精英组织2009年4月成立,由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直接领导,与美中汽车交流协会,以及日、欧等海外华人汽车组织联合共建,旨在联合全球汽车行业专家和技术领军人物,构筑中外汽车行业高层次专家之间的对话与长期合作平台。成员构成包括中、美、德、意、法、日、韩、瑞典等主要汽车国家的行业精英。

再加上其他一些项目,比如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都构成基金会的主要起点。接下来,我们将扩大公益范围,助推年轻人成长,支持汽车人才研究报告,围绕人才创新核心价值观做事,以此扩大影响力。同时,唤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相信随着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基金会将持续提升影响力。我们希望为国家汽车产业振兴搭建一个公益性平台,推动人才成长,助力中国汽车强国梦。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帮宁工作室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