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无「南山必胜客」

数字力场 2021-11-30

必胜客

3225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要与流行性谬误为敌。

撰文 | 佘宗明

一个巴掌拍不响。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他为什么打你不打别人?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存在即合理。

你行你上啊。

我曾整理过一份「杠精经典句式」,发在网上后,一堆人转评赞。

看来,许多人苦这些伪逻辑久矣。

说它是伪逻辑,是因它似是而非。

▲周杰颜之在理。

脑补下这画面:

你说:校园霸凌太可恶。

法外狂徒张三说:他为什么打×××不打别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你说:照你这么说,家暴也能洗?

他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你转移话题:不聊这些了。你看国足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没?太臭了。

结果又是遭他一通怼:存在即合理。你行你上啊。

你是不想起赫克尔老师的那句话: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有时比类人猿和原人还要远。

像这样的伪逻辑,就在流行性谬误之列。

而当下网络中的流行性谬误,还远不止这些。

01  

「喜欢挤早晚高峰的老年人是什么心理?」

「老人该不该在早高峰时搭乘公交车?」

在某问答社区,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少。这「代言」了很多人的直观印象:老年人就喜欢在上下班高峰期跟上班族抢座位。

但2019年6月,北京推行了两年多的「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形成的数亿条大数据显示,老年人免费乘公交未对年轻人通勤高峰产生压力,反而有效补充了通勤低谷期的公交运力。

从大数据看,通勤人群出行有明显的波峰波谷,老年人出行趋势则比较平缓,没有典型的波峰波谷。通勤早高峰在7点半到8点之间,8点后明显下滑,老年人基本都是在9点之后出行,没有产生明显的叠加效应;他们的出行还能补充公交车低谷,从而熨平曲线波动,让公交车减少空载浪费情况。

这或许印证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赛斯·斯蒂芬斯在《人人都在说谎》中的结论——

在没有电脑帮助的情况下,我们的直觉有时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直觉有可能酿成大错;我们总会给自己的数据加权,总是过于重视一个特别的数据点——我们自己。

书中首个小标题就给我们来了一记警钟:「你的直觉出错了」。

▲日剧《邻家月更圆》剧照。

生活中,我们确实不光容易被伪逻辑带到坑里,还容易被直觉引向认知误区。

比如,在某乎泡久了,我们总会生出这样的既视感:用户人均985、211,普通一本劝复读,双非一本研究生不值得;月薪过万是讨饭,标配是年薪百万。

可截至2018年,我国本科生占总人口比例仅4.43%,研究生占比仅0.627%。至于收入,「6亿人平均月收入不足1000元」挺能说明问题。

知名评论员曹林老师在《反直觉的数据》一文中,就曾援引网帖中一组「挺让人意外」的数据:在中国,90%以上的人没有喝过星巴克;13亿人没有出过国;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

意外吧?

但这是去掉滤镜后的事实面相。

赛斯·斯蒂芬斯曾说过:社交网络是骗子,搜索(大数据)才是诚实的孩子。

此前媒体对「名媛装富产业链」的起底,算是对此做了注解。

02  

揆诸现实,有不少流行性谬误都是标签化思维的产物。

典型的,如「南山必胜客」「龙岗无敌手」「余杭常青树」等。指的是什么,懂的都懂。反正提到互联网大厂打官司时,总有吃瓜群众想到这些标签。

这类标签贴久了,也会催生很多刻板印象和直觉化判断——这些大厂官司打赢了,靠的还不是背后那股「神秘力量」?

再跟阴谋论思维结合下,对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的想象就冒出来了,「元芳」口头禅也可以安排上了:大人,此事必有蹊跷。

可事实上,有个毛的猫腻啊。

这类标签本就是谬种流传,经不起数据检验。

近期,《财经》商业治理研究院发布的有关研究报告显示:

互联网企业诉讼多集中于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占比高达99%。

头部互联网企业作为原告的胜诉率较高,他们的起诉地往往并非自己的「主场」,判决亦未见「主客场」差异。

各互联网企业主诉案件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例胜诉率随主体变化不大,各企业胜诉率集中于80%-90%这一区间内,在每年的平均胜诉率上下波动,不存在某一企业存在持续的畸高或畸低的胜诉率。

▲资料来源:《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数据分析报告》

你说北京的法院会偏袒在北京的互联网企业?

不好意思,百度和网易在北京的胜诉率分别为77.71%和97.44%。

你说深圳的互联网公司会「近水楼台先得月」?

腾讯在深圳的胜诉率则低于百度、阿里。

哪有那么多神秘的力量?

只有证据为王、占理则胜,能做护身符的也只有法律本身。

03  

很多人可能会说:不对呀,NBA里打球,还可能有主场优势呢。

还有人脑补出大厂跟地方的利益关联,并将地方法院嵌入其中,然后用「站队思维」去解释某些个案判决的胜负。

这就有些「杠精」了:你官司打赢了,他说「果然是××法务一出、战无不胜」;你官司打输了,他说「这次护身符不奏效了?」

他们左一个「共济会」,右一个「大棋论」,中间再来一个「内幕论」,齐活了,也赢麻了。

这不仅是对大厂和所谓「资本家」的低级黑,更是对司法的直接抹黑。

在此问题上,稍有理性者都该信法律、信数据,而非信「直觉」。

▲日剧《邻家月更圆》剧照。

事实就摆在那:数据表明,头部互联网企业胜诉率与归属地法院不存在正相关的关联。

原因也不难得知: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渐趋完善,涉知产类案件只要证据链条完整,胜诉率本就较高;

知识产权法院、互联网法院的专门设立,让知识产权相关互联网案件审判结案率和审判质量持续提升;

在内部裁判尺度均衡统一、外部社会监督氛围浓郁的背景下,北上广深杭的这些法院很难也不会「厚此薄彼」玩双标。

如曹林老师说的:法院在地理上属于某个地域,可互联网是没有边界的,判决书都必须上网接受「舆论陪审团」的审视。

所以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互联网大厂更愿意选择去「非主场」起诉了——有了证据,在哪打不是打?何况,还能避免那些无妄的揣测。

南山没有「必胜客」,龙岗没有「无敌手」。

所谓的「必胜客」,在证据不利时照样会败;所谓的「无敌手」,在不占理时同样会输。

04  

贴标签,很容易制造流行性谬误和习惯性成见。

上面提到的,不过是例证而已。

贴标签本来很正常:它能帮我们节省信息筛选成本,也符合大脑「先建立模块,再分类索引」的信息处理特征。

但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过:「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人们一旦给某样事物贴上某种标签,也会框定对该事物的认知。

说到这里,那些所谓的「剩女」点头如捣蒜,「女司机」们也心有戚戚。

▲日剧剧照。

到头来,那些批发「标签」、量产「帽子」的人,也会成为自身刻板印象的囚徒。

他们看到「一叶落」就觉得「知天下秋」,可「一叶」后面连着的未必是「知秋」,而是「障目」。

很多标签都起于主观臆断,兴于偏见连着偏见,终于被事实「打脸」。

某种程度上,避免标签先行,打破很多错谬标签背后的刻板印象,就跟反直觉一样,是克服流行性谬误的必经之路。

05  

说起来,许多「伪常识」跟「错谬标签」也是俄罗斯套娃。

比如,鱼刺卡喉咙,吃饭或喝醋。

这是「急煞医学生系列」:喝醋没什么用,当异物长时间存在食管狭窄处,有可能导致鱼刺刺破粘膜、划伤食道造成感染或引起大出血,必要时就该去医院。

比如,每天至少得喝8杯水。

每个人所需要的水不一样,喝多了无益健康,还会造成肾脏的负担。正确原则是,渴了就喝。

比如,吃红枣补血,吃木瓜丰胸,喝骨头汤补钙。

生物学对此一百个不答应:红枣中所含的铁元素微乎其微,还不如吃红肉或动物内脏;植物雌激素作用微弱,真正丰胸方法只有手术;汤里油脂丰富,有利于长肉,无益于补钙。

Ps:很多家庭群里的养生帖都「含伪量」超标。

除了这些生活「知识」外,还有很多桥段也站不住:

如,周星驰电影《七品芝麻官》里的滴血认亲。

血滴融合,不代表有血亲关系,只能说明水温情况。

▲《九品芝麻官》剧照。

如,「鸵鸟心态」的典故来源——鸵鸟遇到危险会把头埋到沙堆里。

真实情况是,鸵鸟遇到危险时,第一时间是以约70公里的时速跑路,跑不了就开战。

避免被这些错谬标签或伪常识牵着鼻子走的方式,就是信科学、信事实。

要是没有伽利略「用科学说话」的比萨斜塔试验,估计「物体下落速度由重量决定」的谬论还会被无数人奉若圭臬。

要是没有互联网企业诉讼统计数据,相信「必胜客」「无敌手」之类的说法也仍会以讹传讹。

06  

说到底,不要被那些错谬标签或伪常识带着跑。

要与流行性谬误为敌。

在这方面,金庸其实就给我们上了一课——

《倚天屠龙记》里,被视作「魔教」的明教,遭到六大「名门正派」围剿,演绎了一出「自古正邪两立」。

▲《倚天屠龙记》剧照。

可事实上呢?

这些「名门正派」各怀心思,反倒是明教教众在大数已尽之时,「个个神态庄严,丝毫不以身死教灭为惧」,还跟着光明左使杨逍念诵经文: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若只看「正」「邪」标签就得出脸谱化认知,那阴谋家成昆「或成最大赢家」。

这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不要迷信那些「标签」。

事实才是硬道理。

✎作者 | 佘宗明✎运营 | 李玩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数字力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