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旺季不旺,价格创19个月新低,厂商上演“最后的倔强”,企业如何过冬?

建材今日看 2021-11-30

苏打期货浮法玻璃

2168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10月底,有玻璃行业人士曾感慨“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生产成本维持在相对高位的同时,玻璃却在跌价;玻璃跌价的同时,走货却并不旺。由此他预判,未来3个月,玻璃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

进入11月后,尽管很多原片生产企业开始调涨,但下游企业按需补货,成交情况一般。短期厂家调价亦趋谨慎。

11月10日消息 国内期货市场,玻璃期货主力合约FG201昨日夜盘低开重挫,今日开盘后延续下行,盘中一度触及1572元/吨,创19个月新低,最终收跌7.19%至1611元/吨。


国泰君安期货能化商品首席研究员张驰表示,今日玻璃大幅下跌,一方面现货仍然在延续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市场弱势格局。近一周以来,玻璃现货普跌了10%-15%。另一方面,核心下跌驱动仍然在延续,房地产持续弱势,融资难度较大导致地产对玻璃的需求在资金端受到巨大限制。

另外,玻璃厂持续累库,高库存压力迫使玻璃厂持续降价。后市在未来近半年漫长淡季的压力下,减产成为消化库存的唯一手段。据测算,在当下地产基本格局不变的情况下,玻璃行业需要减产5%才能达到平衡,因此玻璃下跌趋势未结束。

据隆众资讯统计,全国玻璃均价2315元/吨,环比下降1.94%。华北地区主流价2225元/吨;华东地区主流价2338元/吨;华中地区主流价2180元/吨;华南地区主流价2437元/吨;东北地区主流价2328元/吨;西南地区主流价2378元/吨;西北地区主流价2320元/吨。

“金九银十”的玻璃传统需求旺季,却表现出旺季不旺的现象,下游需求疲软,这个冬天该怎么度过?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一秀分析认为,随着成本的不断提高,当前浮法玻璃企业的利润正不断下行,目前处于薄利状态,如果利润一直走低,会有更多窑龄较长的玻璃生产线停产冷修。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期货盘面运行至成本线以下时,不仅为生产企业检修提供了有利时机,企业还可以巧用期货工具,通过盘面买保或买入交割,以满足常规的现货订单需求。

1、“过山车”的原片价格

今年以来,玻璃现货价格波动较大。反映到期货盘面上,一季度玻璃期货呈震荡偏强走势;二季度在下游需求较好及低库存情况影响下,盘面呈震荡上行;三季度受需求下降、库存累库、宏观数据转弱的影响,盘面后期呈震荡下行走势。

王一秀分析,上半年复产浮法玻璃生产线较多,产能增量明显。随着7月产量的不断提高、房产政策的趋严,房企资金持续紧张,加之疫情、洪水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库存逐步呈现持续累库的趋势。当前库存量已突破往期高值,创历史新高。

“后期如无大幅检修,开工及产量仍将处于高位。”王一秀表示,当前窑龄超过8年未冷修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占当前在产产能的12.5%,窑龄超过12年未冷修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占当前在产产能的3.54%,后期应关注玻璃厂冷修情况。

需求方面,房地产企业资金面仍在持续收紧,土地储备意愿及能力均有明显下降。从最新数据来看,近期在资金紧张下新开工同比降幅明显,后期或仍偏弱。汽车产量同比呈下滑趋势,且产销率低于往年同期。

“房地产资金政策有所放松,资金面或有转好可能,但在预售资金管控仍较为严格下,房企资金仍较为紧张,需求或仍偏弱。”王一秀提醒,后续应关注房地产政策最新变动情况。

2、长期行情仍然存在

据了解,目前北方地区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玻璃企业成本已经达到2200元/吨至2300元/吨以上,而部分企业5mm大板现货价格已跌至2000元/吨以下,利润持续被压缩。

山东某玻璃企业负责人认为,一旦亏损加剧,生产线的停产放水会在冬季形成一个小高潮。受冬季燃料价格上涨和销售淡季的影响,厂家一般也会选择在冬季停产冷修。

11月15日,安徽芜湖信义玻璃有限公司两条日产90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山东淄博金晶集团一条日产600吨浮法线放水冷修。

“现在的市场在进行一个自然的寻底过程,这个底,应该是在大部分企业跌破成本线、全行业开始出现亏损的时候,在跌无可跌之后,才会迎来反弹。”上述玻璃企业负责人表示,市场有减产停产的预期,价格的底是多少,要看11月供暖季之后的玻璃行业的平均制造成本。冬奥会之后,明年3月的市场会出现一个复工高潮。这对于玻璃企业来说,是值得期待的。

而在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看来,房地产调控边际趋于稳定,竣工端对玻璃的需求虽然迟到终究会来;碳达峰、碳中和时代,城市更新需求无论从需求量还是从持续性来说都足以成为新建商品房之后新的玻璃需求增长点。玻璃的长期行情仍然存在。

3、全产业链负反馈下 纯碱恐难独善其身

作为玻璃的上游原材料,纯碱期货主力合约SA201小幅下跌1.10%,收于2512元/吨,盘中最低至2412元/吨,创自7月初以来新低。

据隆众资讯统计,截止11月4日当周,国内纯碱整体开工率75.86%,环比下调0.67%。周内纯碱产量53.99万吨,减少0.47万吨。2、据隆众资讯,截止11月4日当周,国内纯碱库存增加,库存40.80万吨,环比增加4.95万吨,轻重同步增加。

国泰君安期货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当前市场交易的核心逻辑是纯碱厂家库存上升的现实与未来玻璃减产的预期。平板玻璃低利润且累库、光伏玻璃低利润,是纯碱最大的压力。玻璃潜在冷修产能初步预计在2.3万吨/日左右,占玻璃实际产能13.5%。纯碱厂家持续累库的情况下,减产已经让位于弱需求的现实,后续现货面临被动降价压力。

由于地产的持续弱势,导致玻璃需求持续弱势。浮法玻璃占重碱需求的75%,这种压力不是仅占1/4的光伏玻璃扩产能弥补的。以当下玻璃累库速度,未来库存将接近2020年疫情期间的历史最高峰库存水平,当时玻璃厂直接减产10%。全产业链负反馈下,纯碱恐难独善其身。

2022年的纯碱趋势或将转变为纯碱市场的传统格局,上半年高库存压力下偏弱,下半年减产加玻璃旺季以及光伏玻璃投产共同驱动下偏强。在玻璃长周期转弱的背景下,2022年将会是浮法玻璃减产预期与光伏扩产的共同作用。

文章来源: 金融界,中国建材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建材今日看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