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塑料袋也受制于人,国产10年研发打破垄断,核心技术100%自研

海西商界 2021-12-06

塑料袋环境保护

1051 字丨阅读本文需 4 分钟

在“碳达峰”以及“碳中和”双碳背景之下,国家不断加大对于塑料污染的治理力度,以便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

2021年,相关“限塑令”进一步升级为“禁塑令”,意味着国家对于塑料污染的可降解工作更为重视。

从我国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来看,历时多年已经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现如今,我国的可降解塑料产业从此前的光降解塑料、淀粉添加型降解塑料发展成当下的可以全面降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业内透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消费量约为26万吨,过去5年内,我国的生物降解塑料年平均增速约为20%。

现如今,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生物可降解塑料材料再度成为业内外人士关注的重点。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正在可降解材料产业化过程中,遇到严重的技术问题,相关技术被海外企业严重垄断。

现如今,在国家政府的扶持以及相关企业的不断努力之下,国产企业经过10年的研发终于打破了国外相关技术的垄断。

近日,南京全凯生物基材料研究院发布消息表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张全兴带领的团队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潜心研发,成功自主开发出了生物基高效复合催化剂以及高产率丙胶酯合成装备。

简单点说,张全兴教授带领团队研发出的新技术,意味着我国在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化领域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实现了重大突破。

如今,我国对于“白色污染”的治理工作越来越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的就是更好地完成“双碳”目标。

而想要有效快速地治理白色污染,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新材料制品至关重要。这其中,聚乳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正如笔者前文提到,中国在可降解材料核心技术发展方面,严重受制于人。生产聚乳酸的关键材胶酯以及相关的生产技术,大部分都被外资牢牢掌握在手中。而我国,在成套的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基本上是空白。

如今,南京新研究机构成功打破国外企业对于可降解材料的技术垄断,对于我国可降解行业的发展以及白色污染的治理来说,都至关重要。

早在2010年,张全兴教授就在南京大学组建了合成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生物材料研究室。

研究室成立之后,张全兴教授带领团队不断进行聚乳酸材料合成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在发布足够的权威期刊具备一定研发实力之后,张全兴教授加大科研力量的集聚,加大研发力度与研发速度。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全兴教授团队的不懈努力之下,国产丙胶酯合成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基本解决聚乳酸材料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现如今,我国的塑料制品诸如购物袋、一次性餐具以及农业所常用的地膜产品大部分是石油基材料,这种材料最大的却显示不环保、不可再生。

而张全兴教授带领团队研发聚乳酸合成材料作为一种生物基材料,不仅绿色环保也具备可再生、可降解性,对于环境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海西商界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