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4万亿!十大互联网公司股价雪崩,中国经济的巨轮开始转向

雨前财经观察 2021-12-15

腾讯阿里互联网公司

2574 字丨阅读本文需 11 分钟

今天(8月26日),我们统计了十大互联网企业市值变化发现:

2021年初至今,十大互联网企业市值共蒸发了5962.6亿美元,约合近4万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亚洲市值第一的宝座易主,一家芯片制造商登顶。

近十年来,坐在宝座上面的不是阿里就是腾讯,如今它们双双被人一脚踢开。

这家企业就是台积电。一年半前,台积电的市值只有阿里的一半左右,谁能料到,如今它的市值甩掉阿里好几条街。

市值缩水严重的不只阿里,在互联网公司的这波跌潮中,包括腾讯、美团、拼多多、京东、网易、百度等在内的互联网企业几乎全军覆没。

有的股价几乎腰斩,有的市值缩水过半,有的直接跌回了娘胎里。

深入《亚洲企业总市值排行TOP10》榜单,就知道行业风云变幻的背后,不只是一家芯片制造巨头崛起那么简单,背后或已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巨轮开始转向。

从2021年初以来的市值涨跌率来看,呈现上涨状态的仅四家:

宁德时代市值增幅最大,接近50%;

招商银行排在第二位,涨幅达到15.7%;

丰田汽车和宁德时代紧随其后,分别上涨约12.4%和8.0%。

接下来,看看下跌的企业。

工行和建行跌幅较窄,国内三大行业巨头——腾讯、阿里和贵州茅台,市值缩水严重。

阿里跌幅达27.3%,算下来,市值蒸发约172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万亿元);

贵州茅台跌幅约19.4%,算下来,市值蒸发约743.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818.4亿元);

腾讯跌幅为15.3%,算下来,市值蒸发约1040.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739.5亿元)。

请注意,阿里和腾讯蒸发的市值加起来大概有1.8万亿元。

在它们面前,那些蒸发几十、上百亿的,简直就是毛毛雨。而两者市值的蒸发并不完全与业绩呈正相关。

2021年上半年,阿里营收2057.4亿元,不及市场预期的2093亿元;利润为308.5亿元,同比下降11%。营收不及预期,利润下滑都显示出阿里的疲软。

反观腾讯,2021年上半年腾讯实现营收2735.6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净利润903.5亿元,同比增长46%,业绩表现亮眼。

中报利润900亿,腾讯直接拿出500亿响应“共同富裕”,这悟性、速度决断和执行力,也不一般。

如果说阿里市值的下降,与其半年来屡屡陷入舆论风波、经营业绩不佳有关,那么像腾讯这样方方面面表现都还不错的公司,市值也出现下跌,可能就是:

整个盘子出了问题。

2021年至今,十大典型互联网企业市值蒸发总和接近4万亿元。

从统计表能看到,十大典型互联网企业的市值全部处于下跌状态,且跌幅都不小。

贝壳跌幅最大,下跌近70个百分点,公司市值较历史最高点时蒸发约719.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666.8亿元),股票跌破20美元发行价;

拼多多次之,跌幅达44.9%,市值较2021年初蒸发约1000.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486.6亿元);

然后滴滴,跌幅为41.1%,市值较2021年初蒸发约277.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486.6亿元)。

当然,还有像好未来这种,市值跌到底儿掉的。

截至2021年8月25日美股收盘,好未来的市值仅剩33.47亿美元,较2021年初跌幅达到92.7%!!

与互联网企业几乎全线飘绿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台积电所在的芯片领域,以及宁德时代所在的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均呈现出较为稳定甚至增幅较大的态势。

从以上数据能看到,四家芯片制造商市值均呈现上涨态势,其中华润微市值更是增长了37.5%。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整体增幅更为明显。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国轩高科的市值涨幅分别为48.5%、18.3%和28.8%。

传统车企丰田、比亚迪亦呈现出上涨态势,两者均在将更多精力放在动力电池技术研发上,特别是比亚迪,市值较2021年初已增长近50%。

各行各业的变化,出人意料的迅猛。

地产、K12教育、互联网、白酒,我们习以为常的高利润行业,正在被一个个被打破。

6月30日消息,继“三道红线”之后,央行再将试点房企商票数据纳入监管范围。

7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对互联网领域集中开罚,滴滴、阿里、腾讯、美团、苏宁全部在列。

7月24日,新华社发布教培“双减”政策,猿辅导、好未来、新东方、学而思等学科类培训机构纷纷被迫转型。

8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召开白酒市场秩序监管座谈会的通知》,遏制“酒炒不喝”现象。

8月19日,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上线“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打破传统以来中介机构的房屋销售模式。

……表面上看,这些行业遭遇“地震”的原因,是监管的加强,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正在从局部最优解,迈向全局最优解。

所长林超表示,局部最优解提供的GDP增长,只是平均值的虚幻增长。就好比把一个外卖骑手和王兴的身价来做平均值,一下子外卖骑手就显得很有钱了,但对这个骑手而言毫无价值。全局最优解是让大部分人都富起来,养好14亿人。 这与817中央财经工作会议提出的“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一脉相承的。

在泽平宏观发布的《中国收入分配报告2021:现状与国际比较》篇中,有两组数据触目惊心:

其一,近年来中国收入基尼系数维持在0.46-0.47区间,收入差距较大。

其二,中国财富基尼系数从2000年的0.599上升至2020年的0.704,财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简单来说,就是中国收入结构呈现“哑铃状”,中等收入人群收入增速远落后于高低收入人群。

同时,财富差距比收入差距更大,2020年1%的人掌握着社会30.6%的财富。

这就是为何中央要搞“三次分配”。原因很简单,社会是一个生态,都去追求财富没有错,但人和人的差距不能越拉越大,特别是中等收入人群,不能成为“夹心层”。

“三次分配”的最终目的,是让处于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中产人数多起来,最终形成橄榄型社会。

要实现中国人整体的富裕,首当其冲的是解决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滋生的问题,比如资本无序扩张下出现的贫富分化、行业垄断、教育成本高企等问题。

回到行业来看,野蛮造富时代过去了。

无论是凭借人口红利、流量红利,抑或资本裹挟,实现快速“跑马圈地”的神话将成为过去式,一切将回到最本质的道路。

这个过程中,很多行业都要经历大幅调整。金融、教育、互联网、房地产,这些资本驱动的行业都会被削弱;硬科技、新能源、新消费、制造升级、产业数字化,这些研发和生产驱动的行业会被增强。

这些都能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找到注脚。

“未来五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在GDP中要超过17%,这里面就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像台积电、宁德时代这类企业会抢了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的风头。

各行各业迅猛的变化应证了两句话。

一句是,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另一句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精耕细作的时代;淘金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炼金的时代;取之于民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用之于民的时代。

很多行业都要反思自己到底创造了多少社会价值,那些没创造什么价值的行业,不管现在看起来多风光,未来都可能有被调控的危险。

無房 · 矩阵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雨前财经观察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