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陆续卸任小米关联公司,用“后半生”豪赌造车

OFweek物联网 2021-12-15

雷军小米小米汽车

1655 字丨阅读本文需 4 分钟

近日,雷军接连卸下多家关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或董事长职务的事一度引起市场对其专注造车的猜疑。对此,王化在微博回应“雷军退出多家小米关联公司”称,该行为是正常变更。他表示,雷军今年的精力主要放在了造车相关的事务上面,高管们已经可以分担相关的一些工作和职责,这是一个姿态,更是一个行动。

再次造车的雷军,没有了严谨不苟的理工态,当真仍是少年。不可否认的是,小米手机业务已经足够出彩,但造车并不是靠情怀,小米在造车方面还是一个学生,能不能再次出类拔萃还是一个未知数。

小米造车动作频繁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并由其负责高品质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小米造车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表示,自己也将亲自带队,并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

(源自雷军公众号)

实际上,自宣布造车以来,雷军就陆续开始了其退出动作,专心“搞车”。2021年7月,雷军退出了重庆小米商业保险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而自9月1日小米汽车正式成立之后,其退出愈发频繁。据企查查显示,10月16-22日,雷军在6天之内退出上海小米金融、小米信用等三家公司;12月7日,其不再担任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此后从12月9日至12月12日,雷军接连退出广东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或董事长职务。

据小米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汽车团队成员已超过500人,照比9月1日刚注册时增加约200人。今年11月,小米宣布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都将落地于经开区,并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工厂产能分别为15万辆。

对于当前造车进展,小米方多次表示进展顺利。雷军也曾公开表示“目前小米造车的各项进展,比我的预期要快。”据了解,自宣布造车至正式注册公司的5个月间,小米汽车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研和产业链考察,组建团队,同时四处投资汽车电子、锂电等造车相关企业。

目前小米汽车还没有明确首款车的车型,此前雷军仅仅透露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计划是轿车或者SUV,定价区间在10万-30万元之间。根据几家头部造车新势力来看,从成立到推出首款量产车再到交付,需要花费的时间都在3—4年左右。目前小米汽车在技术和经验方面与造车新势力甚至是传统主机厂,还有着较大差距。成立于2021年的小米汽车,要想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首款车型,仍然需要加快造车速度。

造车风口上的竞速

显然小米手机业务已经相对成熟了,不需要过于操心。但小米汽车业务还是一个完全空白的领域,对于雷军而言,小米汽车将会是其最后一次创业,势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雷军也确实把造车当成了下半场最重要的事,而且对这个“人生的最后一次创业”是有足够信心的。不过,当下的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已经进入爆发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虽然小米作为知名的手机制造商,拥有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的积累,但作为造车市场的新入局者,没有造车经验的小米何时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成了关键所在。

虽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是风口上的猪太多,处在边缘的就有可能被摔死。新能源汽车的风口确实来了,根据IDC数据,政策助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未来5年增长强劲,2020年至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6.1%。

(源自雷军公众号)

不过,在风口上起飞考验的是速度。要想借助风口起飞,对于小米而言,最大挑战就是速度。“别人做了五六年,小米现在才做,晚不晚?

在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席卷下,已经突围的蔚来、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等,都已经成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完整的产品研发体系。此外,华为、百度等企业的模式和技术日渐成熟,再加上传统车企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整个行业的竞争在进一步加剧。

与先行者的时间差,可能是对小米最大的考验,汽车工业的长周期也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差距。对照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先后成立于2014年和2015年,从成立到交付第一款量产车,最短者耗时三年。这也是小米为自己设立的时间表,雷军在采访中表示,做一辆车的时间比较长,快一点也需要三年时间,也就是说,乐观情况下,小米的第一辆车将在2024年出厂。

而从小米汽车推出首款车型的时间节点来看,其将会面临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格局,能否胜出还是未知数。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OFweek物联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