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正式官宣造车,“华为太子”李一男能否再谱传奇?

汽车大事记 2021-12-16

李一男华为小牛电动车

3705 字丨阅读本文需 11 分钟

[ 按照当前进度,牛创品牌将在小米汽车之前上市,抢得先机。]

在2021年结束前,一头小牛激起了新造车领域最后一股波澜。

12月15日,随着NIUTRON牛创汽车首场内部沟通会的举行,小牛电动入局四轮电动车领域的消息正式被实锤。

2015年创立小牛电动的时候,李一男说那是他最后一次创业,但是面对前途大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个创业达人又怎么能忍住呢?

时隔6年,李一男再次亲自带队。

根据官方曝光的最新消息,牛创汽车首款产品尺寸接近理想ONE,定位中大型城市SUV,价格在30万元以上级别。

但是反观小牛电动车,尽管这个品牌看起来很热门,李一男也说这是让他非常骄傲的品牌,可事实上其60万辆的年销量还不及年销量千万量级的爱玛、雅迪的零头。对于这样一家在两轮电动车领域尚未能抢占前列的企业跨界造车,而且还要造30万元以上车型,不少看客并不看好。

但是,如果人们足够了解李一男,足够了解小牛电动车这个品牌,就会意识到这家即将登场的新势力车企背后有多强大的能量。

低调潜行三年,牛创不是初生牛犊

01

其实,小牛入局造车,早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

在招聘网站中,牛创新能源科技的简介毫不避讳地写着:牛创新能源科技是李一男继小牛电动成功上市后再次创业,聚焦于智能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造车项目立项于2018年11月,品牌总部位于北京,上海设立研发中心,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位于常州。

此外,企查查显示,早在2020年10月下旬,常州牛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常州牛创”)就已经成立,到了2020年12月初,作为牛创新能源科技的核心主体——江苏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江苏牛创”)成立。

也就是说,牛创造车项目已经酝酿了3年,即使从公司成立算起也已经布局一年多。而且,不同于官宣造车时还是0基础的小米,这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牛创,当前的造车进度早已超出众人想象。

今年3月中旬,业内传出小牛电动将收购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厂的消息,小牛电动CEO李彦表示:“这个跟小牛电动没有关系,属于误传。”事实上,与北汽新能源谈判的是李一男带队的牛创,但并未谈拢,牛创最终选择了常州市金坛区金龙大道563号的大乘汽车生产基地。

2018年重组混改后销量持续暴跌的大乘汽车,今年已经被申请破产重整3次。今年6月,常州金坛的大乘科技产业园以15.51亿元的价格被拍卖抵债。接盘者是常州市金坛区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旗下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该产业园仍然归金坛区资管委所有。

多位知情人士证实,目前牛创汽车正在以租赁的方式使用大乘科技产业园。牛创汽车员工已于8月份陆续进入到该产业园办公,园区大门logo也已经替换为NIUTRON。企查查显示,常州牛创和江苏牛创两家公司地址,也在8月6日同时变更为常州市金坛区金龙大道563号。

解决了厂房的问题后,牛创马上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招聘。

8月中旬,账号主体为江苏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牛创汽车招聘公众号上线,并发布了涵盖工程设计、成本预算、动力总成、电子架构、采购在内的四十多个岗位招聘,8月30日,该账号又发布了包括整车管理、制造工程、质量以及试制实验在内的三十多个岗位。

当前牛创面向社会招聘的均是基层员工,但是大规模招聘尚未启动,核心研发团队就已经接近1000人,均来自于国内外主流一线汽车公司,平均工作年限10年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透露,高管的招募早在2019年就已经落实。相比起新造车人才竞争严重内卷的当下,牛创无疑抢得了先机。

随着人员的落实,牛创试制车很快提上了日程。11月下旬就已经有业内人士拍到牛创试制车谍照。在15日的媒体沟通会上,牛创汽车不仅官宣了品牌中文命名“自游家”,还直接亮出了完成度更高的车模,中控、外观等诸多细节也同步曝光。车型定位大五座城市SUV,价格定位30万元级别。

而更让人吃惊的是,早在沟通会之前,官方就早早在招聘网站上自曝了自家的产品路线:包括自主开发双子星平台,技术路线涵盖增程式和纯电动。产品融合汽车和电子消费品的设计理念,同时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系统也将自主研发。

每一个关键词都向人们宣示着,这个即将登场的新造车品牌已经规划了十分明确的路线,做好了十分周全的准备。

人们以为这是一头不谙世事的初生牛犊,不曾想,这个牛创汽车已经是有备而来的猛虎。

牛创汽车,天生是个互联网玩家

02

不过,来势汹汹的牛创虽然准备周全,不少吃瓜群众还是会觉得小牛终究只是家造两轮电动车的小企业,“自行车都干不好造车?”

在牛创之前,入局造车的百度是互联网巨头,不仅资本雄厚,还有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小米则是消费电子巨头,不仅在智能交互领域深耕多年,用户量更是数以亿计。作为智能汽车部件供应商的华为更是被称为“民族的脊梁”。

相比自带品牌Buff的前者,牛创有什么?

某种意义上,李一男这个男人可以说是牛创汽车最大的Buff。今年,李一男正值51岁的知天命之年,但他向来又是一个不听天命的人。

往前推20年,这个26岁成为华为常务副总裁的男人,曾被视为任正非的接班人。但是,因为未公开的原因,他放弃了“华为太子”的光环,在常务副总裁的位置上离开了华为并开创了港湾网络,一度将华为打得满地找牙,几年后港湾网络被华为收购,回归华为他也没待多长时间。

先后任职百度CTO、12580 CEO,成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并在2014年创立了北京牛电科技开启了小牛的两轮征程,却意想不到地在2015年因涉股市内幕交易锒铛入狱。尽管不少接触过李一男的人都认为他情商不太高,但是在创业路上,李一男着实是实至名归的天才甚至鬼才。

李一男对技术发展趋势、产品走向有着惊人的敏感度和准确的把握能力。这正是任正非曾经想将他培养为接班人的重要原因。

“没有一男,就没有现在的小牛”,“正是一男对锂电出行前景的笃定才有了后来仅仅2周时间他就做出亲自下场和胡依林搭档创业的决定,接着就雷厉风行地在最初一个月内快速组建了小牛的基石创始人团队。是他在还没有产品原型的时候就敢拍板把产品定位于国际高端。”牛电科技第二大机构股东,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这样评价李一男。

除了对产品、技术敏感,李一男在用人的眼光上也是一等一的锐利。长久以来,外界都认为,牛电科技创始团队是一支因为李一男个人魅力而聚集组成的“黄金团队”。除了李一男,这个团队里还有微软归来,设计师出身的胡依林,还有来自小米的市场营销能手张一博……

正是这样一位天才的创始人,让小牛首款产品创下15天众筹7200万元的“众筹神话”。产品虽还未出世,就获得天使和A轮投资。

正是这样一支团队,为小牛带来了德国红点、美国IDEA、日本G-Mark、中国红星、德国IF设计奖等工业设计大满贯,引发友商争相模仿;正是这样一支团队,为小牛带来区别于众多友商的智能交互体验;正是这样一支团队,打造出业内前所未见的粉丝营销现象,从将粉丝命名为“牛油”,到线上小牛社区的打造,再到线下“草莓音乐节”别出心裁的“世界猜拳大赛”,让用户记忆犹新。

可以说,小牛在两轮电动时代就是个互联网基因深厚的新势力玩家。

如今,来到四轮电动车领域,看似技术门槛拉高了,但是本质上,车企再怎么自研电动化平台,续航、安全上的差异终将被宁德这些龙头供应商抹去;唯有在智能化、美学设计、用户运营上的个性化思路,才能为消费者带来切实的差异化体验。所以,小牛在两轮电动车上的丰富经验无疑将助力牛创打造一个深度互联网化的新势力品牌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月前曾有小道消息称,小鹏P7设计团队已经被小牛电动车以三倍工资挖走;近日,又有消息指出,小牛电动设计副总裁刘传凯将加入NIUTRON。可见,用人眼光犀利的李一男早已开始发力。

资金是一道坎,但毕竟有李一男

03

当前尚未正式亮相的牛创汽车,可以说能量十分强大。

如果非要指出牛创的一些潜在的困难,那最大的不确定性应该是资金这一道坎。

在沟通会上,李一男透露公司已完成5亿美金(约合31.8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此外,李一男还表示,从2018年11月立项以来,整个过程中没有一天缺过钱。

但是,造汽车尤其是造智能汽车终究是个烧钱的活。蔚来李斌说过,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以上的资金准备,否则别想做好。

如今初具雏形尚未开启大规模招聘的牛创,已经有近千人规模的核心研发团队要供养,工厂暂时也只能以租赁的形式使用,由此可见,尽管有A轮5亿美元的资金,牛创的日子也并没有很宽裕。

在小牛电动项目资金缺乏时,家底尚可的李一男可以自己注资追加。但是在汽车时代,面对动辄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任凭创始人家底再怎么雄厚也难以一直支撑下去。

5亿美元说少不少,但说多也并没有多到哪去。

以最“铁公鸡”的理想汽车为例,从2015年7月到2020年末,理想汽车净投融资总额达到362亿元。牛创的5亿美元还不及其中十分之一。

所以,对于一切已经准备就绪的牛创而言,持续推进融资是最迫切的当务之急。而要想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即将亮相的牛创必须拿出自家的看家本领以及具有亮眼竞争力的产品,给投资人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融资的艰巨任务中,有李一男,一切会变得事半功倍。

一方面,李一男不仅曾在金沙江创投基金担任合伙人,如今还是梅花天使创投的合伙人,所以无论是人脉力量还是对投资人心理的拿捏,李一男都有着远超众多新造车同行的把握。

其次,在小牛电动的时代,李一男创下的15天众筹7200万元的“众筹神话”已足以见其个人魅力。此外,此前在36氪的报道中,更有熟悉李一男的投资人直言:“如果李一男开放融资,我们会第一批投资。”

基于李一男在资本市场的经验与个人魅力,牛创要融资不会太难。

此前业内消息透露,牛创汽车首款产品将于2022年上市。在15日的媒体沟通会上,李一男再次明确,首款产品将于明年3月试生产,并将于9月正式投产启动交付。从目前产线、产品、人员方面的完善程度来看,这个进度规划对于牛创而言并无太大难度,一切均在计划之内。

也就是说,最晚官宣造车的小牛,将会抢在小米、集度等明星跨界品牌之前登陆市场。

这般低调潜行而又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在传统车企转型品牌、跨界品牌纷至沓来的大环境下,不仅将为牛创汽车抢得先机,更将为牛创在后续终端市场竞争中积攒爆发的潜力。

- END -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汽车大事记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