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私募大佬跌落神坛,曾15岁考中华中科技大学,22岁进入华尔街

侃见财经 2021-12-17

汪潮涌华尔街信中利

1424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资本,总能考验人性。

近期,有媒体报道,信中利投资的创始人、董事长汪潮涌已经失联两周。12月16日上午,新三板挂牌公司发布停牌公告称,汪潮涌失联的相关情况尚待确认,公司股票即日起停牌。

根据目前最新消息显示,汪潮涌已于11月30日被北京朝阳分局刑事拘留,理由是涉嫌职位侵占,不过该消息未经证实。

值得注意的是,其朋友圈最新更新停留在了11月29日,内容为“希望能有流动性,应该把北交所的平台用起。”

实际上,作为中国成立最早的VC/PE机构,尽管这几年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其基金管理的规模超过了百亿元。

据相关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末,信中利一共管理了36只基金,在管实缴规模为112亿元。

那么,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专业投资者,汪潮涌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生逢大时代,汪潮涌又是怎样把一手好牌给打烂的?我们还需从汪潮涌的背景说起。

1980年,年仅15岁的汪潮涌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

在那个大学生比较“金贵”的年代里,汪潮涌又以如此小的年纪被录取,其自然而然就获得了一个“神童”的称号。

也许是上天的垂青,也许是汪潮涌自带人生的光环。1984年,汪潮涌毕业时,恰好赶上朱总理组建清华经管学院。阴差阳错下,汪潮涌就成为了清华经管学院建院的第一批研究生。然而好运似乎对这个年轻人非常偏爱。

1985年,在那个留学热潮时代,汪潮涌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至此也为他在华尔街工作奠定了基础。

1987年,年仅22岁的汪潮涌经历过20轮面试进入了摩根大通。不仅如此,他还说服了摩根大通的管理者,要重视中国市场。

其后,汪潮涌还在美国标准普尔、摩根士丹利工作过几年。

1995年,时代给了汪潮涌一个机会,作为摩根士丹利中国区首席代表,同时又目睹了张朝阳、李彦宏等人为了几十万美金求告无门,这也萌生了他创业的念头。

1999年,汪潮涌成立了信中利资本集团,同时也得到了一个称号“投资界黄药师”,后来他投资了百度、搜狐等企业,但百度上市其就获利超过了百倍。

不仅如此,他还帮华谊兄弟牵线找过李嘉诚,华谊上市之后,其也是大赚了一笔。商业上的成功,让汪潮涌开始将更多的目光盯向了文化,于是成立一支帆船队就成了汪潮涌的梦想。160多年的美洲杯历史,没有一支中国队是一种遗憾,为此汪潮涌找到了美洲杯组委会,而组委会也希望他成立第一支中国队。

于是,汪潮涌又找到了国家体委,体委也给他了15年的授权,就这样他收购了资金紧张的法国“挑战者”,成功地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帆船队——中国之队。

梦想的归梦想,现实的归现实。好运不会一直眷顾一个人,王健林也是,汪潮涌也是。

2016年5月,汪潮涌夫妇以16.5亿元现金收购惠程科技11.1%的股份,相对于惠程科技当时8.89元的股价,溢价幅度高达113.7%。当时,汪潮涌的想法是,拟曲线将信中利打包上市。

但当时汪潮涌手中并没有这么多钱,这16.5亿当中,有12亿是通过“招商财富”的资管计划融资而来的,另外3.5亿是通过高利率拆借过来的,也就是说汪潮涌实际上只动用了自身1亿现金。本以为高溢价控股的企业能给他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没想到的是,这笔收购成了汪潮涌噩梦的开始。

高额的借贷让汪潮涌压力倍增,且恰逢赶上监管对“借壳上市”收紧,最终汪潮涌的借壳计划失败,于是他开始了对惠程科技大刀阔斧的整顿。

其后,在汪潮涌的主导下,惠程科技又开始了高溢价收购——17.8亿收购哆可梦布局互联网文娱行业。2018年,惠程科技营收、净利均创出了历史新高。但好景不长,惠程科技业绩开始一路滑坡。随着惠程科技股价的不断下跌,汪潮涌几次爆仓之后资金链断裂,这也是汪潮涌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根本原因。

2020年7月,信中利通过大宗交易将所持惠程科技股权转让给了其一致行动人。汪潮涌的资本“神话”也彻底破灭。

实际上,汪潮涌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原因并不在外而在内。所以,敬畏市场,是每一个局内人时刻要牢记的铁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侃见财经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