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泉上市 400年工艺敲开资本大门

极客网 2021-09-07

张小泉

1014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极客网·极客观察9月7日(文/水木)9月6日,A股迎来“刀剪第一股”。张小泉在创业板正式上市交易。上市当日张小泉股价大涨394.06%,报34.09元/股。

张小泉始创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其前身是剪刀匠人张思佳在徽州黟县开设的一家叫“张大隆”的剪刀铺。从品牌传创设至今,张小泉已历近400年之久,是中华传统老字号最优秀的品牌代表之一。

本次登陆A股市场,张小泉拟募集资金4.55亿元,主要用于建设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项目。

据招股书显示,张小泉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亿元、4.84亿元和5.7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0.72亿元和0.77亿元,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32.76%。2020年张小泉剪具销量为2932万把,刀具为621万把,刀剪套装172万件,合计3725万件,相当于每天卖出10万多件刀剪产品。

目前的张小泉已经成长为一家主要经营业务涵盖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生活五金用品制造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剪具、刀具、套刀剪组合和其他生活家居用品。

应该说这是一次传统工艺与智能制造相结合的又一典型。也为更多的“老字号”转向现代化经营、资本市场相结合树立了可参考的标准。

目前全国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一共有1128家,涉及A股的上市公司约有70家。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这些老字号在A股市场的比例仅为7%左右,其余大部分老字号虽然保留至今但经营状况并不善。这就值得更多老字号重新思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作坊式”经营思路待变。

或许经典传承的优秀工艺已经不再是检验企业和品牌成色的唯一标准,如何与现代化的经营模式紧密挂钩则显得更加关键。

作为A股市场上屈指可数的成员之一,张小泉目前剪刀销售收入全国第一、刀剪等综合业务加起来位居前三,在行业中占据龙头地位。但在销售渠道模式上已经全面铺开的张小泉其所占市场份额也仅为 1% 。可见目前刀剪制造行业整体的行业集中度非常低。

那么以此来判断该行业的市场前景依然具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在此背景下,张小泉作为刀剪行业第一家登陆证券市场的的传统老字号,在资本以及现代商业经营思路的加持下为其后续扩大市场份额占比提供了更多机会。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张小泉造业务上的布局或许有些面窄,刀具行业又属于高耐耗产品,较长的产品使用周期可能会拖累长期利润的持续增长。

这的确是其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作为又专又精的传统制造企业,这也正是其最大的优势,反而如果盲目的跨行业追加产品线更有可能陷入顾此失彼的窘境。

目前来看,留给张小泉的机会依然很多,在生活类五金消费品领域可拓展的空间比较充分,但需要避免的是绕开制造主业而趋向资本运营。

来源:极客网 水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极客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