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从保守制度到扩张策略,瑞银集团不安全

陈述根本 2022-01-06

瑞银集团银行瑞银证券

5473 字丨阅读本文需 12 分钟

文/陈根

众所周知,金融业是瑞士经济的主要支柱。瑞士两个超大银行——瑞银集团(UBS)和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在世界银行业尤其私人理财领域独占鳌头,再加上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苏黎世再保险公司(ZURICH RE)构成了瑞士全球一流的金融集团。

曾经在中国还没有崛起之前,在八国联军之后的一段时期,瑞士金融综合实力之强,是仅次于美国、英国的世界第三极力量。其中,具有近百年历史的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构成了瑞士金融银行业的基石。事实上,瑞士金融业绩之所以如此卓越斐然,就与这个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瑞士银行的保密,吸引了全球数以万亿计的财富。

这正是瑞士银行的高明之处,与富人为伍,为富人提供财富保密与保管,这样的一种品牌营销方式让UBS迅速在欧洲脱颖而出。正如欧洲的一个汽车品牌沃尔沃,曾经也是打着安全的品牌理念让自己的汽车脱颖而出。但试想,哪辆汽车的出产又不是经过符合标准安全的安全测试才下线的呢?

但与汽车不同的是,这种打着为客户提供绝对信息安全保密的财富管理制度,其实是一种最有效的财富积累手段。只要这些富豪们出现意外身故,他只能财富除了瑞士银行之外就无人知晓,也无人可取。而这些财富就可以假以时日,悄无声息的被瑞士银行占为己有。这才是这个品牌与这个度设计者们的高明之处,一种易于常人的敛财之道。

然而,所谓财富“安全”的背面,却是各种不为人知的洗钱、腐败、逃税等阴暗。为了与各种不能见光的财富成为朋友,瑞士银行成为保管员,借助于其“华丽”的外衣为这些财富提供一种“合法”的流动手段。近年来,以“安全”而全球闻名的瑞士银行,正持续受到“安全”的挑战——或许,以“安全”而全球闻名的瑞士银行,从来就没有真正“安全”过。

从保守制度到扩张策略

16世纪,由于受到基督教加尔文教派的迫害,新教徒带着大量金钱陆续从法国和意大利逃到日内瓦,随之诞生了最早的瑞士银行家。为了保护这些新教徒,避免泄露他们的情况,银行家们建立起了一种行业内非正式的基础保密制度,这项银行的自律制度大约持续了170年。

直到1713年,瑞士日内瓦议会制定了一项规定,银行必须登记客户信息,但未经市议会批准,不得泄露给储户本人以外的任何第三方。此次瑞士日内瓦议会颁布的规定,标志着瑞士的银行保密制度上升至地方政府制度层面,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成为了瑞士银行保密法最早的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短暂时段,是瑞士银行崛起的历史机遇。20世纪30年代,纳粹在德国掌权后,制定了系统迫害犹太人的计划,迫使欧洲犹太人纷纷将财产向中立国瑞士转移。与此同时,纳粹又强迫德国公民把存在瑞士银行的钱转回至德国国家银行。

正是在这种特定历史背景下,瑞士政府和议会为更好地保护本国银行业及其发展,强化了与其他国家对银行不同的保护措施,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奠定了银行秘密或银行保密制度的基石:1934年,瑞士制定了西方第一部银行法——《联邦银行法》。瑞士《联邦银行法》建立了一个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监督制度,强化了银行的组织建制和管理运作。

根据1934年《联邦银行法》的规定:瑞士银行一律实行密码制,为储户绝对保密;任何储户都可选择自己认为妥当安全的方式在瑞士的银行开户存储款项;储户被允许使用化名或者数字来代替真实姓名,甚至使用虚拟的办事处、公司和代理机构等形式开户;不但开户存款时可以由代理人委托办理,而且取款或转账时银行也会完全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章程办理,财产的真正拥有者可做到永不露面。

并且,银行办理秘密存款业务只限于2~3名高级职员,禁止其他工作人员插手过问。对于泄漏存款机密的人则给予严厉处罚:监禁6个月和罚款2万瑞士法郎或更重的处罚。该法还规定,任何外国人和外国政府,甚至包括瑞士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法院等都无权干涉、调查和处理任何个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除非有证据证明该存款人有犯罪行为。

当然,瑞士银行保密制度并不具有对外扩张性,仅是小国在受到外来强大压力时,作出的自卫反应措施。从本质上说,在1934年特定历史时段建立起来的瑞士银行保密制度是一个保守性制度,不呈进攻态势。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却从防备逐渐转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发起进攻的护身法宝。

在保密制度的安全背书下,数十家来自瑞士的独立公司,包括1862年成立的温特图尔银行、1890年代成立的瑞士银行公司(SBC),以及1912年温特图尔银行与托根堡银行合并而成的瑞士联合银行(UBS),最终联合成立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瑞银集团”。

到了今天,瑞银集团共设400多家银行,全球分支机构多达5030家。此外,瑞银还是欧洲前三大银行之一,总市值为610亿美元,总资产超过1.126万亿美元。同时,瑞银还管理着超过3.2万亿瑞士法郎的资产(AUM),其中约2.8万亿瑞士法郎是投资资产。2017年6月,其投资资本回报率为11.1%,紧随其后的高盛和摩根大通分别为9.35%和9.456%。但与高盛和摩根大通不同的是,瑞士银行的高额资本回报率是基于促使客户进行金融投资行为所收取的佣金,而高盛和摩根大通则更侧重于投行的业务。

就是这样,凭借着数字账户、化名账户、信函银行留存以及屏幕公司或海外公司账户,瑞银集团富集了全球数以万亿计的财富,吸引了包括欧洲客户,中东、北美和亚太地区的客户,建立起自己庞大的金融版图。

瑞士银行不安全

虽然从瑞士银行保密制度的历史渊源、法律基础、技术手段等方面来看,瑞士曾经拥有世界上最贴近客户、对客户给予最大保护的银行体制。但这是在美国的FACTA法案,以及CRS法案实施之前,是在中国和美国还不是绝对主导世界地位的那个时代。

然而这种以财富“安全”为品牌营销的背面,却是各种不为人知的腐败阴暗,而这种可以滋生阴暗的“安全”,从一开始就是脆弱的。尤其是当瑞士银行自身利益因为“安全”而受到威胁时,人们便可以看到瑞士银行业显示出来的真实面目。瑞士银行将会毫不留情的抛弃与出卖,这些曾经为他的辉煌业绩提供过帮助的客户们。

比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瑞银集团成为了美国司法部的讨伐对象。瑞银集团被迫交出了美国客户名单——2009年2月19日瑞银集团交出250个美国客户,之后在2010年6月10日又交出了4450个美国客户。

很显然,成为美国与瑞士较量博弈牺牲品的,不是瑞银集团,而是瑞银集团下的美国客户。于是,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美国客户,不满且愤怒地通过司法渠道起诉到了瑞士法院要求给一个说法。

真相是,尽管法律禁止银行、银行雇员,以及银行相关的其他从业人员泄露银行客户秘密,但根据瑞士联邦宪法,联邦政府可以在涉及瑞士国家利益和具有紧急性质的特殊事件时,运用联邦政府才能使用的强制性权力或紧急处置权。

因此,迫于美国的强大压力,2009年2月19日,瑞士联邦政府以紧急情况为由,向美国交出了第一批250个美国客户的名单;间隔了16个月后,联邦政府又向联邦议会提交了一个特殊单行法动议,要求联邦议会批准联邦政府第二次向美国政府提交名单。

毕竟如果联邦议会不核准,瑞银集团就可能遭到美国司法部起诉,乃至丧失在美国本土的银行营业执照。后果之严重,不难想像。事实上,正是联邦议会为联邦政府背书,才拯救了瑞银集团。瑞银集团最终以缴纳7.8亿美元罚款的结局,逃过了在美国灾难性的一劫。

相比之下,成为牺牲品的美国客户就没那么幸运了。虽然被交出的美国客户名单与美国3亿多人口、700多万海外美国侨民相比微不足道。但这个空前事件对美国公众,尤其在海外开设银行账户,或更确切地说,在瑞士银行开设账户的美国人而言,不管他们是否出现在该名单之上,都具有严峻的威慑力量。同时,对上榜的几千人,美国国税局也按照美国法律,执行了补交税金和支付罚款。

事情到这还没有结束。2009年7月,美国国税局颁布了《自愿披露纲要》,给所有在最近6年内,未如实申报个人财产,未缴纳或未如实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一个补交税金的最后期限,以免他们受刑事追究的惩处。正是在这个特殊情况下,两害之中取其轻,全美国逾35000个纳税人选择了自首。

然而,就是这些美国不法行为人,却向美国国税局抖露出更多不为人知的重要信息,涉及到了瑞士金融业13个以上的银行以及律师、独立理财师、会计师和审计师等。这些被美国纳税人揭发出来的机构或个人,都直接参与了咨询,建议或协助美国纳税人规避美国税法的犯法乃至犯罪行为。

于是,美国司法部从美国国税局手中接过了瑞士银行业的卷宗。2011年12月9日,美国司法部直接向瑞士13家银行发出了最后通牒,限期要求它们在2011年12月31日前,向美国交出上述银行中涉及参与和协助美国纳税人偷税漏税或税务欺诈的相关文件。不肯轻易就范的瑞士威格林银行首先受到了美国的起诉,而在看到威格林银行的遭遇后,瑞士一众银行再也无法沉住气,分别向瑞士联邦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政府改变立场配合美国。

受到里外双重压力,2012年4月4日,瑞士联邦政府对提出特别请求的5家银行,以单独和保密方式给予了特许,准许它们向美国司法部提供银行雇员的情报。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至此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利益才是永远的朋友,瑞银集团保护的,从来都只是自己而已,而可以滋生阴暗的“安全”,从一开始就是脆弱的。

瑞银集团在今天

瑞银集团为结清美国税务纠纷付出了巨大代价:在2009年瑞银集团支付7.8亿美元之后;2014年6月,瑞士信贷又支付了25亿美元的天价罚金,以避免在美国吃官司,同时保住美国银行执照。瑞银成为了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最大的外国银行,其客户们的投资组合也遭受了重创。

与此同时,2014年7月1日,美国《外国账户税务合规法案》(FACTA)正式生效实施。FACTA法案要求全世界予以配合。与美国有关系的外国金融机构所属国要与美国国税局签订双边合规协定,旨在规定外国金融机构建立合规审查机制,对客户或账户持有人进行信息尽职调查,辨别并向美国提供其掌握的美国纳税人账户信息,包括自然人以及美国纳税人持有比例超过10%的非金融机构。对所有与美国有业务关系的瑞士金融机构,FACTA法案是绕不开的礁石。在FACTA法案面前,瑞士银行对于美国客户存在的价值已经几乎不复存在。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美国的FACTA法案的启发之下,2014年7月15日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用于金融账户信息互换(Automatic Exchange of Financial Account Information,简称:AEOI)的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共同申报准则(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简称:CRS)。简单的说,就是在CRS信息交互的签署国家里,所涉及的跨国居民税务都要进行税务信息交互。

2019年8月15日,在国际社会步步为营的压力下,瑞士进入CRS全球金融账户涉税信息交换的正式交换程序,联邦议会正式宣布在2019年9月,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的一批33个国家和地区的税收主管当局交换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瑞士兑现诺言签署了该多边协议,瑞士持续近百年的银行保密制度终于落幕。

瑞士这次交换的银行、信托和保险信息主要包括:开户人基本身份信息如姓名、登记地址、税务居民信息、税务居民税号编码信息、金融账户报告的账户信息如账户结余、资产、收入等信息。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中国大陆身份证的人,并在瑞士银行有存款500万。那么,瑞士银行就会把你的存款报给瑞士税务局,瑞士税务局再将你的存款信息报给中国大陆税务局。

即便如此,在美中矛盾不断升级的今天,非美国公司的身份似乎让瑞银在国内市场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在中国境内所有外资参股的证券企业中,瑞银证券是业务最全面的一家。持有全套投资银行牌照的瑞银证券,让瑞银处于绝佳地位,可以利用中国有望加速的金融业改革获利。然而瑞银一直不敢正视与面对中国客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敢承认自己已经无法为客户提供财富信息的保密。

瑞银也不会坦诚的告诉中国客户,在瑞银开户之后,客户的资产信息会每年一次主动报送给中国税务机关。这对于中国客户而言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当他们费尽心思将财富转移到海外,如果选择了瑞士银行之后,就意味着他的财富在地球上绕了大半圈之后,所有的个人以及相关的财富信息依然回到中国税务部门手中。讽刺的是,反而是美国的银行更为安全,因为美国不是CRS成员国。而FACTA法案针对的是美国公民,对于非美国公民而言,反而是一种更为强大的财产保密保护机制。

但不可否认,瑞士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并非全球化制度的制定者或决策者。在今天以及未来的世界格局与趋势中,瑞士银行显然只是一个没落贵族的形象。今天,真正能够影响或左右世界经济和金融秩序的,只能是在世界经济和金融中占具足够分量或实力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瑞士银行业的特别存在,只是曾经没有CRS和FACTA法案下的产物。而今日的瑞士银行显然在借助世界经济动力达到了一定程度,同时也因超越了自己的分量和实力,必然就会导致最终的落幕。这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是提醒,也是警示。

一方面,对瑞银集团希望尽可能的在大国之间保持中立的态度,只负责赚钱,不参与政治。然而瑞银一些管理人员对中国以及中国客户还是带着骨子里的轻视,尤其是曾经“猪门”事件的发生。2019年,瑞银一份提到猪流感疫情的看上去无害的经济研究报告中,经济学家保罗▪多诺万在讨论猪流感对中国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时,使用“中国猪”这样的措辞,在社交媒体上被谴责为“种族歧视”、“令人反感”。很显然,瑞银集团若不能及时改变对中国人的客观态度,而仍保留骨子里欧洲人的傲慢,自然会受到中国国民的抛弃,失去中国的市场。

另一方面,中国投资者应对投资市场有客观理性的态度,将投资的眼光转至中美两大市场。当前,中美两国领跑着世界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与美国资本市场一样,尽管存在各种的不完美,然而却是充满活力:美国上市公司则拥有领先全球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业务,中国上市公司背靠着最完善的基础建设体系、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最灵活的技术应用场景;中美市场同是全球主要新增资金资产配置的必选。

毋庸置疑,对于选择投资美国市场的投资者们而言,首先考虑的就是美国本土银行,尤其是高盛、大小摩、花旗之类的,这些美国本土的投资银行巨头才是真正了解美国资本市场,并且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具有话语权的投资银行。

而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显然也是中国本土的券商更具有专业性与影响力。在面对当今以中美为主导的全球金融市场而言,无论是对瑞银集团来说,还是对投资人们来说,瑞银的辉煌都过去已经成为历史。瑞士银行不论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都依然不是高净值客户的首选。

对于所有的高净值人士们而言,投资美股就选择美国的投资银行,投资中国A股就选择中国本土的银行、基金、券商。显然,中国股市依然逐步形成了一种慢牛的成长趋势。大家也没有必要费尽心思的让财富出海,然后在瑞士银行游一圈之后又通过CRS将个人信息与财富交互回来。A股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真正成长为类似于美国股市一样的长牛格局,坚定的相信中国市场的成长性与机会,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投资收益。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陈述根本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