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城市9547家医院参加“首采”,全国常态化跨区域中药(材)联采启动

动脉网 2022-01-11

中药联盟标准中药饮片

1455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19个省、86个城市、9547家医疗机构,报量规模超过100亿元(截至1月6日12时)。1月6日,随着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一声“开市”锣响,全国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首次联采工作正式启动。联盟联采范围覆盖中药饮片(含配方颗粒)、中成药等中药类型,根据联盟当天发布的采购公告,首批联采围绕中药饮片(含配方颗粒)展开。

三明采购联盟(全国)作为唯一一个获得国家认可与鼓励加入的全国性、跨区域药品耗材采购联盟,是国家集采和省级集采的重要补充力量。当天,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向全国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进行了授牌,由全国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开展中药(材)常态化跨区域联合采购,助力联盟成员省市构建“从产地到患者”的中医药服务闭环。根据计划,联盟首次联采交易工作将在今年首季度完成,联盟成员省市在二季度就能享受到首次联采成果,届时这些省市的老百姓将能用上此次联采的优质放心中药。

三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三明采购联盟(全国)领导小组总顾问詹积富在给联采启动的致辞中表示:“山东与11省(区、市)共同发起组建的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与三明采购联盟(全国)携手合作,承担起联盟的中药(材)联采工作。期待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建立优质优价的联采交易机制,帮助中医药发展提质增效。”

当天,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干杰,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山东16地市主要负责同志和联盟省市代表现场观摩联盟联采启动。山东互联网医保大健康集团董事长、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负责人廖杰远现场为领导和嘉宾介绍了交易中心的建设运营情况。

据介绍,为更好服务和支撑联盟中药(材)联采工作,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基于坚实的数字化平台能力,建立了“质控溯源、质量保险、合量议价、交易结算、智慧药房”五大核心体系,破解中药(材)流通领域的诸多行业痛点,将推动实现联盟省市中药(材)供应的“保质、提级、稳供”。

全国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示意图

中药(材)质量是中医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前提。近年来,国家出台多份文件推动药品带量采购,但中药(材)联采始终未有突破,关键在于其标准化问题难以解决。中药材种植、药物生产执行标准及工艺水平等因素,都影响着中药饮片(含配方颗粒)成品的质量。

为此,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制定了优质中药饮片标准,通过企业竞争参与,优选建立了种植基地、全程溯源的质优价适的中药饮片,并通过质量保险、留样对照等措施保障饮片质量,让中药饮片联采在价格稳定的基础上,明显提升饮片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临床疗效,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解决质控问题,形成跨区域的标准互认、价格互认,是联盟采购的基础。”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副司长、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中药饮片质量保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范吉平介绍,交易中心依托数字化平台建立了全流程溯源质控体系,通过溯源码链接上下游各主体,实现从种植采收到加工炮制、从成品检测到成品仓储全流程数据自动化采集、记录和监控,做到“一码溯源”。

在全程质控的前提下,交易中心还着力打造质量保险体系、合量议价体系、交易结算体系、智慧药房体系。通过质量保险体系为医保部门、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采购方提供全程质保;采用“量价适配、智能撮合”交易模式,以“同质优价”为原则撮合成交;建立中药(材)联采、议价、交易、结算、监管的一体化在线闭环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流通方式,降低流通成本;同时,在重点城市落地运营智慧中药房,为患者提供集约化智能煎药和配送到家服务,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山东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刘智表示,三明采购联盟(全国)是三明医改的重要成果,全国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成为其中药(材)采购分部,便于更好地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落实“以较低费用取得较大健康收益”的国家政策目标,积极探索中药(材)采购的新模式,推动中医药产业的改革创新与规范发展,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地区的老百姓。

作者:动脉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动脉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