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带火激光雷达市场,三位85后打造激光雷达独角兽,行业迎来规模应用元年

IT猿人 2022-01-12

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科技

2438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1月5日,禾赛科技在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展出AT128。这款车规级半固态激光雷达搭载新一代自研芯片,已获得全球数百万台的主机厂前装量产定点,包括理想、集度、高合、路特斯,计划下半年全面量产交付。

1、激光雷达的产品演变史,就是半部自动驾驶行业的进化史

激光雷达这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精确距离的主动测量装置,相当于人的眼睛,承担“感知”与“识别”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应用到地图测绘、智慧城市、服务机器人(比如扫地机器人)等领域。

禾赛科技正是全球领先的3D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截至目前已发布10款产品。客户包括主流自动驾驶公司和顶级汽车厂商、一级供应商、机器人公司等,遍及全球30个国家、70多座城市。

禾赛科技的创始人,是三位85后学霸。李一帆从小学习优秀,一路被保送至清华,毕业后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深造,拿到机器人专业硕博学位。在硅谷工作时,他通过清华学长向少卿(正在斯坦福读电子机械双硕士)的引荐,结识了同在攻读机械工程系博士学位的孙恺。

三个人一拍即合,在硅谷最大的城市圣何塞成立了禾赛科技。孙恺担任首席科学家,向少卿出任CTO(首席技术官),李一帆为CEO。次年(2014)他们回到国内,公司落户于上海嘉定。

起初,禾赛科技做的是激光气体遥测系统。可这个市场太小,没有太多盈利空间,三位年轻人不愿意局限于此。彼时自动驾驶开始兴起,全球有几百家企业号称在研发激光雷达,但因为产品技术复杂,真正能实现大量出货的只有一家美国企业(Velodyne威力登)。他们觉得大有可为,想把已有的激光技术和在硬件领域的积累运用起来,于是果断闯入新市场。

2016年10月,禾赛科技正式发布了第一款32线激光雷达。仅仅半年后,就推出新款40线激光雷达Pandar40,这款产品凭借着测距远、抗震性好、精度高、耐高低温,以及明显的价格优势,一举打破国外同档次产品的垄断。当时很多自动驾驶公司都拿不到激光雷达,他们抓住机遇进行推广,拿到了不少订单。

站稳脚跟后,禾赛科技一鼓作气,相继推出PandarGT和Pandar64,2019年初发布了搭载其自主研发的高速振镜系统和激光器的PandarGT 3.0。全年在无人驾驶市场形成的销售金额超过37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跻身行业头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成本上没有任何优势,Velodyne在当年年底裁退北京员工,退出中国市场。

去年11月,禾赛科技获得小米7000万美元追加投资,此轮融资总额达到3.7亿美元。成立至今,公司已累计完成6轮融资,金额超过5亿美元,其中不乏德国博世、美团、高瓴、启明等知名企业和机构。根据《2021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其估值为140亿元。

禾赛科技正在积极拓展“朋友圈”,去年相继与中国自动驾驶卡车服务提供商主线科技、全球头部自动驾驶公司之一驭势科技达成战略合作;12月底又牵手美团,为其自动配送业务长期供应长、中、短距在内的多款激光雷达。

有研究报告显示,到2025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5.4亿美元,中国市场将增长至43.1亿美元。

2、激光雷达应用受车企与资本热捧

从2021年开始,越来越多车企新车型定点了激光雷达,将量产车型配置激光雷达的性能系数作为新车型的典型亮点和卖点。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领域,激光雷达正成长为一个全新的市场增量。

已与吉利汽车联手的百度宣布成立造车品牌集度后,其激光雷达定点厂商也选定为此前百度投资的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科技。

“对于手握业务的甲方来说,在定点一个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供应商前后,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获得资本层面的收益,已成为目前创投领域常见的玩法。”有国内芯片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对于车规级芯片和激光雷达公司来说,投资不等于定点,定点也不等于就有投资。在融资层面说服投资部门后,接下来要在产品层面搞定采购部门。但无论如何,车企们如今都在角逐自动驾驶功能,激光雷达的硬件堆料已成为潮流。

更多数量的传感器上车,几乎成为业界共识。有不愿具名的激光雷达厂商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自动驾驶技术为智能传感器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也对传感器提出更加智能、更懂运算的要求。对于激光雷达公司来说,有了车企的投资、定点乃至形成稳定出货,对初期的业务促进作用极大。

3、巨头集体进场,激光雷达将形成万亿级增量市场

对于很多车规级传感器的从业者来说,2021年可谓不平凡的一年。一方面,日益成熟的传感器供应商在去年实现了向国内汽车厂商车规级产品供货;另一方面,受到全球芯片短缺市场现状影响,2021年车规级传感器实现了巨量增长。有国内汽车芯片从业人士向《证券日报》,2021年1年的产品销量,大致相当于过去几年的销量之和。

对于激光雷达这个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新增零部件来说,一旦能够成功上车并且站稳脚跟,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这就是为何2021年大量的资本涌入激光雷达赛道的原因,也解释了为何禾赛在冲刺科创板受阻后,依旧能够得到小米、高瓴等顶级投资人的青睐。

越来越多的车企有意愿通过股权投资和定点的方式来绑定供应商。这对于激光雷达公司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创新联盟调研员表示,比如单一大客户营收占比过高,竞争车企定点排他等问题,有些会在IPO过程中会被挑出审查。此外,行业的飞速演进,也使得无论是车企还是激光雷达供应商,都需要共同面对潜在的技术路线和风险问题。

首先,在技术路线方面,激光雷达纯在机械式、MEMS微振镜式、旋镜式和OPA光学相控阵几种形式。其中OPA属于纯固态激光雷达,也许会成为未来自动驾驶的终极解决方案,也许会被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取代。目前而言,受技术成熟度影响,落地遥遥无期。

与此同时,激光雷达行业,巨头正在集体入场。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自研激光雷达Honeycomb,依靠在自动驾驶领域深耕多年的理解,最近还宣称拿了不少车企的订单;华为在成为Tier1的道路上继续埋头苦干,宣布在研发激光雷达已有两年时间,但还未见到真正产品,似乎在憋“大招”;深耕无人机的大疆,在内部孵化出Livox后独立运营,直接将动辄上万美元的激光雷达拉到了1万元人民币水平以下。虽然巨头起步晚,但都纷纷迎头赶上。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总销量达到7803万辆,中国的销量就超过2500万辆,这还不包括商用车领域。一辆车的激光雷达成本即便1万元,也会诞出万亿元级规模的潜在市场。

激光雷达成功上车和规模应用预计会在今年出现,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规模交付后,需要证明这个高价的新增零部件的价值,即对客户体验是有作用的,其具备车规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之后激光雷达这个新增零部件必然会形成巨大的增量市场。

文章来源: 证券日报,新潮商评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IT猿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