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技术创新者李睿:国产替代完成后将是原始创新的春天

动脉网 2022-01-12

李睿

3254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前言:创新是真正能够穿越时代的东西,它在推动时代发展的同时,也在记录着时代的变革。在近几年的医疗创新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开始走出实验室,投身医疗创新的伟大事业之中,并以技术创新为市场带来颠覆。他们是新一代企业家。我们相信,医疗创新的新一轮变革将由这一群人引领。

为此,动脉橙果局特别策划“青年创业者说”这一系列专题,希望通过与已经走在创新前沿的青年创业者近距离对话,深度理顺其隐藏在背后的创新逻辑,为正在启航的新一代企业家们带来灵感与思考。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睿,他以独有的斑块成像技术为临床脑血管疾病诊疗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其创立的医疗影像公司清影华康不仅获得了薄荷天使基金的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还通过临床与工程的结合,将多种成像技术转化为产品和解决方案,逐渐成为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的领军企业。

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睿博士专注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结合的磁共振研究,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瘤、肺动脉高压、颅内静脉疾病、心脏和心血管疾病等进行成像技术开发和临床应用研究。李睿研究员在技术成果已进入产业转化,实现了从临床需求中来到临床应用中去的全链条闭环式创新,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医工结合的典型范例。

从图像处理到成像,从科研到产业

回顾过往经历,李睿一直在科研与产业之间横跳,这似乎也注定他要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做一些事情。

2005年,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的李睿进入万东医疗,做了4年工程师。在此之前,他主要在清华大学从事图像处理的相关研究。图像处理的前提是图像的获取,这里就涉及到图像的采集。因此,李睿一直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往成像方面进一步探索,只有拥有更丰富的图像采集方式,才能在图像处理环节获得更多信息。

在万东医疗的4年,李睿接触到磁共振——一种更具功能性的成像技术。相比X射线和超声,无论是成像结构还是对比度,磁共振技术都更具特色。2009年,李睿回到了科研界,前往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2011年回到清华大学。

这个时候,科研成果转化的东风悄然吹起。清华大学在2010年成立了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希望通过清华大学深厚的工学背景,在医疗影响领域开发新的成像方法,以改变临床诊疗路径,通过提升临床对于重大疾病的诊疗水平,降低重大疾病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负担。

李睿主要从事的是脑血管病方向的成像研究。在中国,脑血管病已成为第一大死亡原因。临床上一直在期待更好的影像学手段,能够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层面发挥作用,提升脑血管病的诊疗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李睿和团队在斑块成像上取得了一些成果。

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本身就与诸多临床医生有科研合作,这个过程中李睿感受到了斑块成像技术巨大的临床价值:合作的临床医生不仅在科研中会使用到该技术,也在积极探索该技术的临床应用。

“无论受试者还是临床医生,他们都对这个技术非常期待。”李睿回忆道。也正是如此,他意识到这些好的成像技术不应该局限在学校或者仅供少量的三甲医院使用,而要进行技术的大量普及。但这仅靠科研是无法成立的,必须有一个商业化实体。

2016年,李睿成立清影华康,并将相关知识产权通过作价入股方式转移到这家公司,正式开始了从成果转化到商业化的征程。清影华康的成立,也标志着李睿及其团队完成了斑块成像技术从科研到临床试验到产品的过程。

这也是目前国内医学影像领域为数不多的原始创新。李睿认为高校成果转化体制的建立给成果向产品转化带来了极大的推动,这也意味着原始创新的春天即将来临。

国产替代完成后,将是原始创新的时代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目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产替代,另一类则是原始创新。

早年间,高端医疗器械市场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国内没有足够量级的企业。在这样背景下,联影、华大智造等企业实现了国产替代,这对行业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是国产替代完成之后,我们就需要面对下一个问题,就是原始创新。”李睿表示。

谈到原始创新,比较常见的一条路径是“Lab to Market”,这条路欧美国家已经取得了大量成就。但就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而言,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较弱。从国产替代到原始创新,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由盛到强的必经之路。

“要真正往自己创新这条路上走,把实验室的创新真正做成产品,让患者和医生受益。”他强调。

如何实现原始创新?

那么,原始创新这条路该怎么走,要怎么实现呢?结合自身经历,李睿总结了4点经验:

1技术研发要针对临床真需求

正如托马斯爱迪生所说的那样,“我发现这个世界需要什么,然后就前行,将他发明出来”。创新往往因需求而生。但并非所有的需求都如同物理定律一般真实存在,如果被并不真实的需求所迷惑,创新者最后可能会陷入“无用创新”的怪圈,影响后期的产品转化和商业化。

对从事原始创新的“新一代企业家”而言,需求的鉴别尤为重要。李睿认为,真正的需求一定是针对临床诊疗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要在临床场景中去挖掘。

“医生每天面对什么样的病人,在疾病诊疗过程中他们遇到或者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都是临床最真实的需求。”他补充道,“我们就针对这些需求去做成像技术的开发,进而形成产品。”

据了解,李睿团队与国内脑血管领域最顶级的医生团队一直紧密合作。此外,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也是依托清华大学医学院建设的校级科研平台,临床医生也是李睿课题组重要的科研人员,他们参与了从科研到转化再到产品的全过程。

“在产品临床应用后,我们还需要继续做一些医生培训和市场宣传工作,这也离不开临床医生的支持。他们的参与非常重要。”李睿对此表示。无论是医院还是高校,医工结合都在逐渐形成趋势。相比单兵作战,医工结合能够与临床医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更快的推动成果转化。李睿认为,也许未来业内将涌现出大量医工结合的产业化项目。

2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科研人员创业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企业运营经验的匮乏。术业有专攻,科研人员站在技术创新最前沿的位置,但对企业运营则相对缺乏经验。

“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很重要。”李睿坦言。就他本人而言,尽管深度参与了公司的初创和筹建过程,但在公司正式运作后,李睿的精力更多是在战略方向定制和研发创新上,公司的日常运营则交由合作伙伴负责。在他看来,职业经理人的参与能够加速成果转化这个过程,但目前科研人员还缺乏触及这些人的渠道。

“目前更多人的选择是让自己的学生来负责具体的运营工作,但是这些学生也缺乏经验,企业运营需要非常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他表示。

3让科研与创业连贯起来

当然,对新一代企业家而言,创业带给他们的还有身份的变化。“大家本来的任务都比较重,所以在团队里更要形成合力。”谈及科研工作者和创业者的身份平衡,李睿这样表示。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与其说是双重身份的平衡,不如说是两种身份的融合。科研人员本身就需要带领学生进行研究工作,而这些科研课题的成果,未来也可能转化到产品里面去;企业一方面可以提供一定经费支撑课题组进行研究和试验,另一方面,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也能够为公司的产品研发带来支撑和背书。

“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找到好的合作伙伴,能够一块商量公司的战略方向,能够把你的想法执行下去。”他再次强调。

据悉,清影华康已通过搭建成果转化平台,与科研院所共同搭建顺畅的知识产权转化流程,形成共赢的合作生态。未来,公司还将通过搭建产品商业化平台,同时与医院合作,搭建起资源网络,与医院共同推进研究,为产品寻找循证医学证据,使企业标准化解决方案成为临床的强需求。

4创新只是起点

最后,李睿还谈到了作为技术持有人在成果转化中的自我认知。从成果到产品,这个过程中将经历非常多的环节,需要多方面人才的付出。创新是原始创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它只是起点,不是全部。

“在没有变成商品前,创新的价值都没有真正实现。”李睿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持有人需要对创新价值有清醒的认知,同时在整个转化的流程和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我们都是职务发明,所以需要有合理合规的转化流程,否则就是在日后给自己埋雷。”他补充道,“现在成果转化的机制已经非常好了。”

凭着技术的先进性和对需求的精准把握,清影华康自成立便开始了盈利。2020年8月,清影华康完成了由薄荷天使基金主导的首次外部机构融资。“薄荷天使基金投了很多科学家创业的项目,他们很清楚科学家创业会遇到的问题,也能为我们带来一些经验和资源。”谈及投资人的选择时,李睿这样说道。

目前,基于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和临床医生的产学研合作,清影华康已陆续上线了数款医疗影像领域的独家产品和解决方案。李睿告诉动脉橙果局,目前转化的还只是成果的一部分,未来还将基于这样的产学研合作将科研成果带入市场,形成更多的产品闭环。

作者:周梦亚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动脉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