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率35%,客户流失率为0,企业更愿意选择的“数字员工”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2946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琐碎的重复工作交给机器人就好了——或许是这个时代经常出现在你脑海中的想法。事实上,人们离这一刻已经不远。

客户流失率为0,“数字员工”有多火?

RPA,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又称“数字员工”,是模仿用户在电脑的手动操作方式而替代人类重复操作的一种软件程序。近年来,RPA的发展可以用“坐火箭”来形容,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数据显示,2018年-2023年全球RPA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6%,而中国更高达64.5%。

专注RPA研发的云扩科技的发展说明了这一点。据刘春刚透露,过去一年他们的销售额增长了500%,每天公司官网都有数百个在线咨询,询问该机器人的使用情况;已经用上RPA的客户流失率为0,付费意愿呈几何式增长。

RPA的火爆和数字化转型关系密切,它能极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把人从重复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比如,最早和云扩科技达成合作协议的国药试剂的“痛点”,就是每天需要向监管部门做大量申报工作,以前这些都是通过人工完成,但用了RPA后,“数字员工”就能从数据库里识别出合适的正确的数据、填写表格、完成申报。

又比如在RPA大量使用的金融领域,一位熟练的会计师开出一张发票需要3分钟,而“数字员工”的开票速度可以达到一秒一张。

“到2021年,‘数字员工’的贡献将增加35%。”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说。

RPA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

AI能力不只能帮助拓展RPA的应用范畴,RPA也让AI的应用可以延伸到更多场景之中,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图像/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搜索推荐等)主要在技术驱动型企业中实施,企业普遍缺乏接触并应用新技术的机遇。作为AI工具的绝佳载体,可以设想,未来大部分企业初次接触AI技术可以通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潜移默化完成。甚至更进一步,由于RPA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各行业的自动化效率,员工的创新能力得到解放,新科技的研发迭代大大加速。

相对地,在RPA的发展中,人工智能其实也至关重要。一般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应用,主要依照事先拟好的程序规则,执行例行任务。例如报表制作、数据输入或是数据搜集等。而进一步的技术应用,目标是加入AI感知能力,流畅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做到图片、视频、文本、语音等的信息识别,与业务流程作业串接,自主查询、回复、处理并响应内容:最终目标是能无障碍处理自然语言,达到自主学习、进阶分析与多元的判断与处理能力。

从组织变革角度看,RPA使企业提前适应了人与数字员工一同工作的未来图景。

企业通过部署RPA提高效率,优化业务流程。从繁琐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后,员工可以专注投入富有创造性和更高价值的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可以改善人员流失,工作氛围会更好,内部创新也会持续增加,全方位提高运作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算法及人工智能工具的进步,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大多数技术的成长轨迹一样,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虽处于早期阶段,但将会继续向前发展。RPA证实了自动化科技的价值,使企业人员更适应与数字化劳动力一起工作,优化了管理策略,进而为全面运用各种性质的人工智能做好准备。RPA因此被认为是通往人工智能的第一步。

实在智能RPA,可能是离人工智能最近的RPA。实在智能RPA深度集成领先的自研NLP(自然语言处理)和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可广泛用于财务、税务、金融、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保险、客服、运营商、制造等多种行业自动化场景,提升企业自动化能力。支持客户私有化部署,具备定制化影像文件的扩展能力,可根据业务场景训练特定算法模型,快速响应针对特定场景的定制化需求。

一业带百业,中国将建立全球首个行业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RPA爆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引入“数字员工”。

刘春刚表示,需要RPA系统的行业往往具备三个特征:

首先是行业的合规性和监管要求比较高,这种行业对流程会更为重视,会造成许多重复性工作;

其次是产业的供应链较长,上下游之间存在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传递工作;

三是企业的业务流程和逻辑比较复杂,RPA系统能帮助他们解决重复性工作。

为应用这一发展,何宝宏表示中国信通院牵头联合90余家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首个面向RPA领域的标准体系,研发如何通过RPA“一业带百业”,夯实数字化转型数字支撑,助力网上办公、智能+、数字经济产业等的转型升级。

“唯有站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巨人’的肩膀上,RPA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何宝宏说。

机器“唤”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据媒体报道,2020年江苏省对1000多户企业以及68万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0多户企业中,25%以上的新岗位产生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调研预计,未来3年时间,34.46%的技能技术岗位和36.37%的工程师或技术研发岗位呈增加趋势。

2019年,人社部在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725号(社会管理类188号)提案的答复中提到,2016年以来,人社部持续跟踪“机器换人”对各地就业影响情况,定期会同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和企业座谈等方式,多渠道了解分析人工智能对企业用工影响情况。人社部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仍处于温和且渐进的过程。

同年,人社部发布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的通知,对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这一工种进行了明确定义,即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算法、深度学习等多种技术的分析、研究、开发,并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设计、优化、运维、管理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2020年人社部公布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将新兴职业纳入职称评价范围,增设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133个特色评审专业,推动了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

如今,打开主流的招聘网站,输入“人工智能”等关键词,一些高薪职位诸如“自然语言处理”、“架构工程师”、“语音识别工程师”、“机器人产品经理”等需求旺盛。

京东智能客服言犀团队负责人告诉央广网记者,基于智能化系统解决业务问题的需要,近年来京东还培养了一批“AI训练师”,通过参数调整、模型训练、话术调优等一系列优化动作,让机器人能够变得越来越聪明、人性化,提升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认为,智能经济具有超大规模的产业分工体系的特征,而我国的人口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庞大规模也需要发展智能经济,将形成智能化模式下的产业创新和就业创造的规模效应。未来的人工智能将实现社会经济信息一体化变革,智能化新模式新市场新服务的需求强劲,多重发展趋势将叠加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数字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最近“元宇宙”这个词十分火热,元宇宙是基于虚拟数字世界的一个平行宇宙,元宇宙的出现为数字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与平台。在虚拟世界中,必然缺少不了虚拟机器人的存在,它就像是虚拟世界规则的维护者、新用户的引导者以及平台的建设者。复杂庞大的元宇宙中必然避免不了一些bug的存在,如果只靠人力去维护发现,需要耗费掉大量的资源,通过数字机器人的支持,去进行不断运算执行,我们可以很快的发现这些bug,并尝试通过数字机器人来对它们进行维护,维护不好的再上传到云端,依靠工作人员来维修,可以节省掉大量的时间与人力。

像游戏中的npc一样,对于初次进入元宇宙的新用户需要数字机器人来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快速地上手,与游戏中的npc不同的是,数字机器人更加的智能化,在后期也可以成为我们在元宇宙中的智能管家,帮助我们进行一些简单的任务,在我们离线时操作我们的账号,处理一些简单的信息。

无论是在虚拟世界中还是在未来世界中,数字机器人都将存在,但更多的是活在虚拟世界中,在现实生活中数字机器人的作用与功能始终是有限的,我们的生活与日常更多的是实体机器人,在虚拟的数字世界中,数字机器人成为了唯一区别与人类的存在,它可以代替人类来完成许多人类无法胜任的工作,它或将成为元宇宙的“大脑”。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形态计算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作出过许多十分大胆的预测,将来人工智能是否可以代替人类,人工智能是否会统治人类,我们目前都不得而知,未来的元宇宙必将是人类与数字机器人的共同主场,但是我们仍然要时刻保持警惕,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不能突破伦理道德的约束。

文章来源:央广网,小黄ballballu,小明很酷,文汇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