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奇智荣登AI+制造第一股 李开复精心打造的又一10亿独角兽

微观人 2022-01-29

李开复独角兽人工智能

2663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1月27日,创新奇智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AI+制造第一股”。最终发行价为每股26.3港元/股,上市首日开盘价和发行价持平,以开盘价计算,市值超140亿港元。盘中,创新奇智股价最高为26.85港元/股,截至发稿,股价为20.50港元。

“我看见了风暴,却激动如大海”创新奇智CEO徐辉在致辞中表示,感恩我们身处这个充满市场机会和成长动能的时代,“保持热AI,共赴山海!”

从创立之初,创新奇智就备受关注,作为李开复旗下创新工场所孵化的人工智能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企业AI解决方案提供商。成长过程中,背后云集了众多知名创投机构,至今累计完成6轮融资,包括创新工场、成为资本、中金甲子、华兴资本、赛富投资基金、软银愿景基金等机构,在IPO前已经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

作为天使投资方,成为资本创始人及执行合伙人李世默在创新奇智上市现场表示,依托国内的超大规模的供应链、产业链,创新奇智在不到四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AI技术驱动型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为广大传统行业搭建了通往自动化、智能化的桥梁,也为全球AI行业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商业化道路。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也是中国引领全球智能化浪潮的独特优势,更是属于未来创业者的一片蓝海。成为资本将继续与创业者为伴,期待今后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产业互联网等新业态中挖掘出更多像创新奇智这样的优秀创业者并携手前行,通过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为高质量发展催生新的发展动能。

AI+制造第一股

Frost & Sulivan数据显示,创新奇智是中国制造业AI解决方案市场上最大的AI技术驱动型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是中国企业级AI解决方案市场上第三大AI技术驱动型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已为400多家客户提供AI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从2018、2019、2020到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721万元、2.29亿元、4.62亿元和5.53亿元,2018-2020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252.5%。

成为资本从2018年开始领投了创新奇智亿元级别的天使轮融资,并于随后的A轮继续加码。从最初投资至今,一路见证了创新奇智从“垂直聚焦AI+制造,到沉淀出1+N/1*N商业扩展模式,再到AI与传统行业融为价值共同体”的持续迭代升级。

谈及如何在天使轮就参与创新奇智的投资,成为资本合伙人顾旋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和李开复在小鱼易联的项目成功合作后,时常与李开复以及由他担任院长的人工智能工程院进行交流,也会做一些深度的讨论,如“AI+”方向下的大市场、大市场中企业转型和产效提升的关键痛点以及如何运用AI技术解决企业转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如何通过AI去真正解决行业客户的痛点,非主观想像出的痒点,是我一直在深度思考的问题。”顾旋说。那个时间段,成为资本在“AI+”另一行业应用赛道上投资的极飞科技,于无人机战场白热化阶段的竞争中找到了农业领域这一“根据地”,更加坚定AI公司找到自身应用场景且具备强商业化落地能力至关重要。

当时,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已初步形成规模化格局,尤其是安防领域已经进入红海,部分行业还停留在“空谈技术、难以落地”的窘境。于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希望找到另一个痛点显著、且通过技术改造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行业,因为在转型创新过程中那些痛点最多的领域往往有机会从红海走向新蓝海,制造业就是其中的代表。

2017年,李开复博士筹划孵化一个主打“AI+制造业”方向的公司,选择了我之前在SAP的老同事徐辉作为CEO,对他的经验以及商业操盘能力高度认可。一个好的AI创业公司要兼具产品和技术能力,团队中不仅要有技术人才,还需要有懂商业需求的专家,懂得把技术封装成方案或产品。于是之后便水到渠成,我们作为创新奇智天使轮的领投方,开始陪伴它独立发展和迅速成长。

打造“塔尖孵化”+基金投资模式

在创新奇智上市过程中,创新工场在里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就涉及到创新工场开创的“塔尖孵化”+基金投资的模式,深度帮助那些专精特新创业者。

有别于市面上“办公室租赁”模式的孵化,创新工场塔尖孵化采取的是研究和发掘世界前沿的技术趋势,主动搜寻优质的科学家项目标的,用业内的专业的投资投后团队组建的“科技投资+全面赋能”模式进行项目深度孵化。

所谓的全面赋能,就是从技术落地到行业探索,再到到市场开拓、融资辅导,从初期产品到市场化全过程地跟随陪伴。

早在4年前,李开复博士就对人工智能从技术到落地等发展趋势的多个预测:中国正在全面拥抱AI四波浪潮,分别是互联网智能化、商业智能化、实体世界智能化、和全自动智能化,这四波浪潮同时发生,相互赋能,将与实体经济结合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这四波浪潮中,创新奇智卡位“商业智能化、实体世界智能化、全自动智能化”三个重要阶段,瞄准用AI赋能制造、金融等相对传统产业。

趋势踩准了,创新奇智的“里子”——创始团队的搭建就非常重要。

早在AI还是如火如荼风口的2017年,李开复博士就提醒高科技创业者,创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做“有用的创新”——尽量迅速有效地把技术产品化,进而把产品市场化,迈出高科技创业的“死亡谷”,同时,硬科技创业的核心团队需要“技术人+产业人”的搭配,才能采摘最低垂的商业化果实。

为此,李开复邀请到具有20多年B2B企服经验的原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徐辉担任联合创始人和CEO,CTO则由原百度云计算事业部技术委员会主席张发恩担任。可以说,创新奇智在呱呱坠地之初就形成了“技术”和“商业”双轮驱动模式,因此在“场景+AI”的时代,以“技术”+“商业”双轮驱动下的创新奇智迎来了IPO,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站稳了脚跟。

AI赛道足够宽 容得下不同公司健康发展

除了创新奇智外,创新工场投资的澜舟科技也是塔尖孵化的典型例子。

澜舟科技的创始人是NLP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世界顶级AI科学家周明博士,他是过去八年来在国际发表AI论文最多的学者。周博士与李开复相识20年,在评估以预训练大模型为代表的自然语言方向取得突破性,已经达到可以创业和投资的门槛后,周明在李开复的“怂恿”下决定创业。

李开复说,“在过去两年我们进行了世界范围内的技术研究,并看到了‘自监督学习’新技术正在崛起,我们预测,这项技术将把自然语言理解带到超越人类的水平,这次重大的技术突破也将会使得NLP领域的相关应用进入到百花齐放的阶段。”

澜舟科技在2021年创立后,创新工场团队不仅协助周明博士从0到1定义产品方向,延揽业内顶尖的产品经验的合伙人,还从财务、法务、招聘、市场、募资等多维度进行立体赋能,促成与国内最大翻译机构传神语联网合作等。这种深度信任的全面赋能型孵化,让初创企业没有后顾之忧。

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工场布局很深。其中,在AI 1.0时代,创新工场早期投资了很多AI公司,特点是科学家创业。当AI进入到应用期的2.0创业时代,最合适的创业团队是技术人+产业人的组合。

目前,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已经塔尖孵化了4家公司,也投出了10家AI独角兽。创新奇智是AI2.0时代的标志性公司,面向企业AI市场,专注于推动AI商业化落地,以徐辉为代表的创始团队也是商业化背景。

李开复认为,AI市场足够大,各家AI公司的侧重和赛道各有不同。哪怕是AI四小龙时期的商汤、云从等,后续落地的场景也各有侧重点。创新奇智侧重的技术商业化方向,专注于赋能制造业和金融业的打法还是比较独特的。

因此,AI赛道足够宽足够长,商业化的天花板也足够高,也容纳得下不同的公司在里面共同健康的发展。

文章来源: 创业资本汇,雷递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