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声发财”的广州人又拿了个第一

抱朴财经 2022-01-29

人均可支配收入广州深圳

2100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什么是一线城市?我觉得谈GDP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谈谈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钱,一切免谈。

作者:今纶

这段时间除了GDP,我们讲点实在的,比如和老百姓有关的钱,我们只引用官方的公开数据。

先说说广州的“双万亿”,最近的消息是广州社零、外贸双双突破万亿。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广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老百姓花钱的力度)以及广州的对外贸易数据都创了历史新高。

01拥有“双万亿”的只有北上广

我必须强调,社零、外贸这两个数据很重要,而且同时拥有“双万亿”的只有北上广。

2021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122.56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2.9%。

这说明北上广的人生意、工作做得不错,也有钱花,敢花钱。

京沪不用说,广州的全口径财政收入其实一直是排在全国第四,只是因为“三级财政”的原因(既要给省里上缴,也要给国家上缴),所以一般预算收入不算高,但贡献很大。

因为这个前提,广州人才有相对富裕的底气和基础(这事儿,我们在后面用数据说明),所以社零才能破万亿。

和同样社零破万亿的重庆相比,广州的人口比重庆可少了1000多万。

如果压力太大,房贷过多,社零也很难破万亿,因为要攒钱去还房贷。

至于广州外贸破万亿(2021年,广州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0825.9亿元,同比增长13.5%),很多人关心结构的问题,也关心到底是哪些市场主体在大幅度增长,我去仔细研究了一下,结论是:方向很健康。

广州的外贸是个暴涨的趋势:出口总额6312.2亿元,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9.6%。进口总额4513.7亿元,同比增长9.6%,因为2020年疫情影响,两年平均下降2.7%。

贸易主体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7.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2.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占了超过一半的比例。

你以为广州出口的主要是凉茶和服装?别开玩笑了,机电产品占了大头: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6.0%,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9.8%。

简而言之,广州人出口的是科技产品,是智慧结晶,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那么,这些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

02四个一线,广州这个数据第一

外贸好了,与外贸有关的庞大的从业人员才有工作机会,才有钱,有了钱才能去消费。当然,广州不仅仅是外贸这条线在挣钱,它只是其中的一个领域。

这些年实在被那些“某某城市GDP超越广州”的声音吵烦了,GDP很重要,还能比你荷包里的钱重要?我们来看看老百姓的收入吧。

惊人的事实是:

广州去年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增加值是四个一线城市第一!妥妥的冠军!

啥叫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你干了一年,花了多少钱,存了多少钱,实物也算,几个数据加起来。

说得规范一点就包含四项,分别是: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我去查了一下公开的数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与2020年相比,2021年四个一线城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数据如下:

(特别说明一下:深圳没有农村,但是北上广都有)

所以,我们说广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增加值第一,没人反对吧。

就总量而言,上海第一,北京第二。北京上海的资源,其实其他城市都没法比,包括广深,所以收入高很正常,每月比广州多了几百块。

至于深圳,没有农村也不好简单比较,但202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确实比广州少了3569元。

七普数据显示:广州常住人口达1867万,常住城镇的人口为1609.67万人,占86.1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57.99万人,占13.81%。

深圳常住人口数达到1756万。

非常简单的数学题就是:广州的74416元比深圳的70847元大,就是说广州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深圳居民高。

你可以不信,数据就是这样,我无法造假。

不过,根据我的了解:同等岗位,比如某某码农岗,深圳确实会比广州会略高一点。

那只有一个解释,深圳有大量的工作岗位我没有接触到,没有看到,但是统计局利用专业渠道专业工具可以搜集到更多数据,你们要相信深圳统计局,不用相信我。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深圳的社零数据一直落在广州后面。

当然,如果广深比较全体居民的话,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64878元)是在广州(2020年,63289.2元)前面的,因为广州还有257万农民。

北上广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呢?

我没有查到北京、上海2021年的数据,那么,我们就拿2020年的来看看:

2020年,广州农民的收入超过北京农民,一年只比上海农民少4800元,每个月少400元。

你们可以说这不可能,可是这都是写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以及官网可查的公开数据。

京沪深的房价都比广州高,大致差不多区位的学位房房价甚至是广州的两倍、三倍,而广州的科教文卫资源可是华南第一,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已经突破GDP的30%,在穗投资世界500强达到330家。

所以,广州为什么连续多年常住人口增加量位居全国前几名?除了京沪的入户门槛高之外,很多人在选择城市的时候都会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收入如何?荷包的厚度如何?

第二,房价如何?掏光“六个钱包”,再赌上自己的青春能不能买得起房?

什么是一线城市?我觉得谈GDP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谈谈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钱,一切免谈。太穷,也免谈。

在体量足够大的前提下(此句是为了防杠精,因为有的资源型小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很高),只有能提供和京沪人均可支配收入差不多的城市,才能称之为一线城市,广深当然都是合格的。

当然,关于一线城市,这不是唯一的条件,考核的指标还有不少。

我们常说广州人“闷声发财”,这是事实,如今,广州人又拿了个和钱有关的第一名,我们只能说:广州人挣钱的能力是真厉害!

你以为他在茶楼喝茶,他在挣钱,你以为他只是单纯在上网,他在挣钱。

一个从不说“搞钱”的城市居然这么会“搞钱”,还这么淡定低调,也是服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抱朴财经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