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之战已“升级”,单折已经满足不了手机大厂的野心

微观人 2022-02-17

专利

2546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与近一年高点相比,超半数的折叠屏概念股回撤幅度超过30%,北上资金开始介入到高回撤的折叠屏概念股当中。

近日,三星公司发布一项“双折”折叠屏手机专利,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各拥有一组铰链,使手机同时具备横折、竖折、外折、内折四种能力。另有业内人士爆料,谷歌首款折叠屏手机有望在今年三季度投入量产,四季度正式发布。

OPPO双折叠屏专利曝光

日前,荷兰科技博客 LetsGoDigital 爆料称,OPPO正在开发一款独特的、带有双铰链的可折叠移动设备,且允许将三摄系统翻转到前部。并且,在2021年7月6日,广东OPPO移动通信已经向CNIPA(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款可两点折叠的手机外观设计专利。而该文件于 2022年2月1日则获得批准并正式向外界公布。

根据公布的专利设计图来看,使用该专利的设备展开以后,将会是一块显示面积与Find N类似的显示屏,尽管据专利显示该设备的宽度缩小了约15%,但是其还是保留了灵活的可折叠特性。不过该专利与此前折叠屏手机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不但拥有第二条铰链,而且铰链的位置也比较特别。该铰链被部署到了机身的右侧部分,以便将竖直排布的后置三摄单元翻转到正面来使用。也就是说,该三摄组合不但可以作为后摄使用,也可以旋转到正面,通过主屏来用于自拍使用。

在该专利的外屏上,可以看到采用了显示屏顶部居中打孔的前摄设计。而展开后,主屏幕上并没有任何打孔的显示,而根据外屏上前置摄像头和双铰链后摄可以翻转成为前摄的设计来看,展开后的大屏上有没有摄像头设计都并不会影响该专利设备的使用体验。所以,OPPO即便没有给该专利的主屏设计摄像头也在情理之中。

早在2021年,华为Mate X2、小米MIX FOLD、三星Galaxy Z Flip3/Flod3、OPPO Find N、荣耀Magic V、华为P50 Pocket等折叠屏手机陆续问世。根据市场调研机构DSCC的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折叠屏手机的总出货量环比增长215%、同比增长480%,预计2022年有望接近1750万部的出货。

中信建投此前表示,折叠屏市场已初步完成消费者教育,同时在量产、应用生态等难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即将迎来高速增长。集微咨询分析,随着手机尺寸已接近极限,铰链设计逐步走向成熟,软硬件层面的针对性优化,折叠屏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2022年将开启真正意义上规模出货的“折叠屏元年”,折叠屏手机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多家上市公司透露折叠屏布局情况

A股市场上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折叠屏手机产业链。日久光电2月16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生产的光学膜产品可以应用于折叠屏手机中。

维信诺2月15日在互动平台提到,公司在折叠屏领域进行了长时间的技术研发,产品已交付头部品牌客户。宜安科技同一天指出,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锆基液态金属生产线,也为国内最大的手机终端客户提供几代折叠屏手机的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

新纶新材表示,公司光电显示材料应用于折叠屏、偏光片等产品,产品经模切加工后最终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等消费类电子领域。

精研科技1月28日在互动平台透露,目前公司具备折叠屏手机转轴件(铰链)的研发和量产能力,且已在为部分主要客户进行折叠屏手机转轴件的开发、试样、生产,并在积极向转轴组件方向拓展。

中石科技1月28日表示,公司的柔性石墨等产品可以应用于折叠屏手机中。

折叠屏三条技术路线

当前折叠屏的类型可分为三种:内折叠、外折叠以及上下折和双折叠。

采用内折式的折叠手机,如果要屏幕匹配机身,直接的弯折将导致直接的碎裂,所以,手机折叠总是考虑让机身去匹配屏幕。Galaxy fold给出的方案是利用滑轨,通过类似门与门框让屏幕间转轴增加一条滑动轨道,打开屏幕的同时转轴改变位置,给屏幕留足了弯曲的空间。但屏幕结构的复杂性注定消除不了折痕。初代的Galaxy fold和小米mix fold就是因为铰链在展平时用卡扣固定,开合手感也很差。

外折,顾名思义把屏幕外折裸露在外,整个机身作为U型结构外侧。屏幕向外折叠,机身背面受到一个挤压力,而转轴同时进行转动,将原本的刚性转轴结构变成可随意转动的精密齿轮,通过齿轮把挤压力转移到转轴结构里。外折的确解决了内屏合不拢的问题,但大尺寸的脆弱屏幕,不能套壳不能贴膜,弯折处的屏幕更加脆弱,并且,这种方案需要精度更高的铰链给到屏幕足够的支撑,耗费的成本直接高于初代8倍。

无论是内折和外折,都存在明显的使用难题。

核心难点在于:柔性屏、铰链技术和适配。虽然经历数年机型迭代,折叠屏手机已经能够提供较为完整的使用体验,但以上问题依旧没有被完美解决。始于外形、止于产品性能,在折叠手机的选择上,用户也都各有偏向。

根据田野调查,一线及新一线30岁以上人群对横向折叠手机的关注度更高,纵向折叠手机因外观时尚便捷更受年轻女性欢迎。与此同时,产品形态和功能的多元化,成了折叠屏机型迭代的新趋势,换句话说,手机不只是个移动互联网的终端,而是能够取代PC功能的移动工作站。

折叠屏手机的卖点显而易见:分屏操作与大屏视觉效果,已经覆盖大部分的轻量化办公场景,取代一些低性能PC。不同程序之间的无缝拖拽、数据资料直接从本地读取,能够满足分屏多任务处理表格、PPT和运行大型手游。如此看来,折叠屏手机在用户选择上对商务群体进行了圈地,所以短期内并不能长线突破。

埃弗雷特·罗杰斯曾提出“创新扩散理论”,主观能够感受到某个新事物的信息被传播,“获知—说服—实施—确认”。在传统认知中,消费升级势必会给手机行业带来利好,实则不然,手机正在回归其工具属性,手机用户分层已经越来越细,很难再靠着产品形态革新形成换机潮,很多手机玩家入局造车,小米、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

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折叠屏所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供应链是最难的点,过去长期依赖海外核心供应链的做法并非良策。以柔性屏为例,作为可折叠盖板关键的瓶颈组件,目前的盖板材料主要分为透明聚酰亚胺CPI和超薄玻璃UTG两种,三星作为最早使用UTG的厂商,占据全球市场的龙头地位,带动从行业内盖板材料从CPI转向UTG,后者具备高硬度、耐刮蹭、高透光率的特点,弥补前者折痕明显的缺陷。

UTG虽然原料不存在供应短缺,但产业链上下游仍需大量磨合。

UTG产业链的进入壁垒体现在原片技术的开发,多数品牌仍选择三星显示和肖特玻璃,内外资竞争明显。依靠本土的核心材料、器件供应商,从芯片到屏幕,日韩等地消费电子品牌崛起,产业链需要大规模的采购支持和研发投入,并不适合目前国内企业去做长期小额战略性创新尝试。

国内也有相关企业进入小批量投产UTG阶段,比如,去年3月凯盛科技拟投十亿建造年产1500万片的UTG项目;同年7月,赛德半导体表示UTG生产线实现量产;长信科技也规划300K/M的产能,以满足客户和未来时间节点需求。

在折叠屏的转轴和铰链设计方面,大部分的国内大厂都还依赖安诺电子等外企,刚发布的Find N在结构件和屏幕方案上,更多采用的是来自三星的技术积累,这样一来虽然能够借助技术优势快速入局,但无法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投入巨资依靠海外供应链定制的方案,不利于实现国产折叠屏领域扩容、升级和降本。

关于折叠屏,一场供应链战争,或已打响。

文章来源:数据宝,钛媒体,机智万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