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智能化:智能化转型已经跑出“加速度”,机床、印刷……无所不在

人工智源库 2022-03-05

人工智能加速度印刷工艺

3642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都说“万物皆可冰墩墩”“万物皆可变糖葫芦”“万物皆可AI”“万物皆可玻尿酸”,其实也可以说“万物皆可智能化”。现今智能制造正在快速发展,以智能制造为引领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而在国内进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经跑出“加速度”,正成为汽车制造、机床、印刷、生物制药、食品饮料、物流仓储、纺织服装、石油化工、海洋水利、矿冶等各行各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一、万物皆可智能化

1、汽车智能化

近些年,伴随着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发展不断加速,以智能化、数字化为特点的汽车革命2.0时代的到来,智能网联汽车已不再只是交通运载工具,也是大型智能终端、计算中心,还是中国汽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更是支撑构建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关键节点。

根据乘联会对外公布的2022年1月乘用车产销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了41.2万辆,同比增长141.4%。而2021年全年,智能网联汽车累计销量高达271.8017万辆,在全年累计销量中的占比超过12.74%。

可以说,智能汽车销量的增长加速汽车产业变革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AVP无人驾驶独立停车、RPA遥控停车辅助、APA自动停车辅助、智能语音控制等更多智能、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2、机床智能化

“十八罗汉”、“四大天王”是国产机床短暂的辉煌时期,彼时,国内机床企业大量涌现,国产机床产业一派繁荣景色。不过,我国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国,但起初国产机床实力有限,在高档数控机床领域,高度依赖进口。诚然,国内机床企业不断精进自身技术、提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关键零件已告别海外进口。

数控机床是“工业之母”,是加工制造产业的基础,也是国人心中的一块巨石。然而,受到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等因素的驱动,发展机床智能化也已是我国重塑制造业优势、抢占竞争制高点,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目前,国内机床企业正在开展数字化转型,探索智能化解决方案,数控机床与新一代 AI 结合形成的智能机床或将成为产业发展趋势。

3、印刷智能化

作为“传统行业”,印刷业的智能化进程也将直接决定着整个印刷产业链能否跳出传统制造行业的痛点,实现更加高效的生产,推进行业向前发展。欣喜的是,受益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IT、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我国的不断演进也给印刷行业加速拥抱智能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愈来愈多的包装印刷企业,尤其是上市的包装印刷企业近年来正在大刀阔斧地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头部企业更是快速向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对竞争对手形成降维打击,一场包装工业的大革新与大洗牌在2022年不期而至。据悉,上海一印刷机械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拥抱智能化,通过4G路由器产品以及智能组网解决方案实现了印刷机械设备的智能化,为行业整体的智能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4、制药智能化

随着越来越多生物医药步入商业化,如何在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灵活性和实现高效生产的同时,找到放大生产和多管线切换的高效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成大方向。就目前来看,生物医药等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整体上正处于夯实基础、探索高阶应用阶段。

据了解,Cytiva生物工艺自动化解决方案Figurate以满足生物制药企业实现不同等级的自动化需求,以及多管线切换,将助力生物制药智能化工厂建设,为提升国内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水平贡献力量。而日前,诚益通董事长梁凯接受专访时曾表示,“公司将工业软件作为实现智能化的关键,已逐步确立了生物智能制造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致力于帮助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5、仓储智能化

仓储业作为连接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基础性纽带,其行业地位已经得到行业内广泛认可。得益于电商的高速发展,物流仓储市场需求强劲,各大物流仓储供不应求,甚至出现短暂“爆仓”现象。据了解,2021年上海物流仓储市场租赁需求旺盛,录得租金涨幅达2.2%,空置率则显著下降2.4%。

虽是如此,但物流仓储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如用地供应紧缺、资金周转困难、仓储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难题。目前,许多企业积极升级仓储智能化水平,采用码垛机器人、分拣机器人、AMR机器人等仓储机器人,构建起覆盖全国的高度智能化的云仓体系,为供应链全链条提供智能设施设备支持,既实现仓储货物的智能拣选、搬运与分拣,又增加80%-130%的立体储存密度,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

6、石化智能化

近些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再加上在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加快推进的新形势下,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

根据现有形势,有行业人士指出,中国的石油石化产业必须要抓住智能、数字化的机会,加强“智能油气田、智能炼化厂、智慧管网和智慧加油站”等建设,实现全产业链云生产、智运行,推动组织、流程、技术、管理升级,将我国的产业发展由快转变为强,建设制造强国、数字强国。

据了解,目前,有石化企业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勘探采集站出入库的自动、快速、准确读取,大大提高了仓库管理准确率和效率。也有石化公司以“数智化赋能业务、数智化引领业务、数智化创新业务未来”为原则,通过“数智联动”赋能高质量发展。还有石油化工企业搭建石油化工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系统,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更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为安全管控、智能管理保驾护航。

二、人工智能的七大领域

人工智能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之一。人工智能是我们作为人类正在研究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将比火或电更深刻。

美国《福布斯》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尽管目前很难想象机器自主决策所产生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光的车轮到达2022年时,人工智能领域新的突破和发展将继续拓宽我们的想象边界,其将在7大领域“大显身手”。

1、增强人类的劳动技能

人们一直担心机器或机器人将取代人工,甚至可能使某些工种变得多余。但人们也将越来越多地发现,人类可借助机器来提升自身技能。

比如,营销部门已习惯使用工具来帮助确定哪些潜在客户更值得关注;在工程领域,人工智能工具通过提供维护预测,让人们提前知道机器何时需要维修;法律等知识型行业将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帮助人们对不断增长的可用数据中进行分类,以找到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信息。

总而言之,在几乎每个职业领域,各种智能工具和服务正在涌现,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完成工作。2022年人工智能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将会变得更加紧密。

2、更大更好的语言建模

语言建模允许机器以人类理解的语言与人类互动,甚至可将人类自然语言转化为可运行的程序及计算机代码。

2020年中,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了第三代语言预测模型GPT—3,这是科学家们迄今创建的最先进也是最大的语言模型,由大约1750亿个“参数”组成,这些“参数”是机器用来处理语言的变量和数据点。

众所周知,OpenAI正在开发一个更强大的继任者GPT—4。尽管细节尚未得到证实,但一些人估计,它可能包含多达100万亿个参数(与人脑的突触一样多)。从理论上讲,它离创造语言以及进行人类无法区分的对话更近了一大步。而且,它在创建计算机代码方面也会变得更好。

3、网络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

今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1年全球风险格局报告》,认为网络安全风险是全世界今后将面临的一项重大风险。

随着机器越来越多地占据人们的生活,黑客和网络犯罪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这正是人工智能可“大展拳脚”的地方。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网络安全的游戏规则。通过分析网络流量、识别恶意应用,智能算法将在保护人类免受网络安全威胁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22年,人工智能的最重要应用可能会出现在这一领域。人工智能或能通过从数百万份研究报告、博客和新闻报道中分析整理出威胁情报,即时洞察信息,从而大幅加快响应速度。

4、人工智能与元宇宙

元宇宙是一个虚拟世界,就像互联网一样,重点在于实现沉浸式体验,自从马克·扎克伯格将脸书改名为“Meta”(元宇宙的英文前缀)以来,元宇宙话题更为火热。

人工智能无疑将是元宇宙的关键。人工智能将有助于创造在线环境,让人们在元宇宙中体会宾至如归的感觉,培养他们的创作冲动。人们或许很快就会习惯与人工智能生物共享元宇宙环境,比如想要放松时,就可与人工智能打网球或玩国际象棋游戏。

5、低代码和无代码人工智能

2020年,低代码/无代码人工智能工具异军突起并风靡全球,从构建应用程序到面向企业的垂直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等应用不一而足。这股新鲜势力有望在2022年持续发力。数据显示,低代码/无代码工具将成为科技巨头们的下一个战斗前线,这是一个总值达132亿美元的市场,预计到2025年其总值将进一步提升至455亿美元。

美国亚马逊公司2020年6月发布的Honeycode平台就是最好的证明,该平台是一种类似于电子表格界面的无代码开发环境,被称为产品经理们的“福音”。

6、自动驾驶交通工具

数据显示,每年有1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90%是人为失误造成的。人工智能将成为自动驾驶汽车、船舶和飞机的“大脑”,正在改变这些行业。

特斯拉公司表示,到2022年,其生产的汽车将拥有完全的自动驾驶能力。谷歌、苹果、通用和福特等公司也有可能在2022年宣布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重大飞跃。

此外,由非营利的海洋研究组织ProMare及IBM共同打造的“五月花”号自动驾驶船舶(MAS)已于2020年正式起航。IBM表示,人工智能船长让MAS具备侦测、思考与决策的能力,能够扫描地平线以发觉潜在危险,并根据各种即时数据来变更路线。2022年,自动驾驶船舶技术也将更上一层楼。

7、创造性人工智能

在GPT—4谷歌“大脑”等新模型的加持下,人们可以期待人工智能提供更加精致、看似“自然”的创意输出。谷歌“大脑”是Google X实验室的一个主要研究项目,是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发出的一款模拟人脑具备自我学习功能的软件。

2022年,这些创意性输出通常不是为了展示人工智能的潜力,而是为了应用于日常创作任务,如为文章和时事通讯撰写标题、设计徽标和信息图表等。创造力通常被视为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技能,但人们将越来越多地看到这些能力出现在机器上。

文章来源: 智能制造网, 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人工智源库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