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公益就是商业,商业也就是公益?

3277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文/熔财经

作者/夏晨

近日,有网友爆料滴滴旗下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已整体关停。无独有偶,叮咚买菜、字节跳动、小米、微博、知乎以及百度直播业务、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业务先后传出裁员消息,快手大幅削减员工福利,多家互联网大厂亦被传将在2022年缩招。

进入2022年,互联网公司的日子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好:政策监管继续趋严,市场竞争日益激化,各自的发展瓶颈也都更加明显。

但奇怪的是,在裁员消息被纷传的同时,互联网公司做公益、慈善的新闻不绝于耳。左手裁员、右手慈善,这波操作令人费解。外界疑惑的是:监管加紧对互联网公司有何影响?面对裁员风波,他们为何还要忙着做公益慈善?

慈善公益,互联网企业和大佬很卖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互联网巨头入局互联网慈善公益事业。

去年11月,民政部官网公布了《民政部关于指定第三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公告》,字节跳动、小米、亲青、B站、平安等10家平台入选。加上已有的腾讯公益,淘宝公益,美团公益,新浪公益,滴滴公益等平台,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已有30余家。

同年12月,中国社科院研究团队最新成果《企业公益蓝皮书(2021)——基于第三次分配视角》正式发布。该蓝皮书研究分析了中国企业公益发展进程的阶段性特征,以期为深入研究中国企业公益现状提供基准性参考。根据蓝皮书发布的“民营企业公益发展指数”,榜单前五互联网企业占了三席,阿里巴巴、腾讯、蚂蚁集团分别名列第一、第四和第五。

据悉,三家互联网公司都分别成立了公益基金会,其中阿里和腾讯在2021年分别投入了1000亿元和500亿元支持共同富裕。在其设立的公益品牌项目中,蚂蚁集团的“蚂蚁森林”和其公益基金会的“蓝马甲”行动,分别致力于绿色低碳和适老化改造,腾讯的“99公益日”成为一年一度的全民公益活动。

可见,各大互联网巨头们在公益慈善事业上均出手阔绰。此外,一些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中。

美团捐2亿元,成立了医务人员支持关怀专项基金;字节跳动捐2亿元设立医务人员人道救助专项基金;好未来也设立了1亿元抗击疫情专项资金等等,还有不少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公益活动中。

除了这些大企业外,在福布斯发布的《2021中国慈善榜》上,已经有超过100位中国企业家捐出了245亿财富。根据福布斯慈善榜数据,2021年捐赠现金最多的国内企业家是马云,捐赠达到了32.2亿元。2021年度,包括王兴、丁磊、陈磊、王小川、周鸿祎这些在慈善界并不活跃的互联网大佬们也都进行了2000万元以上的现金捐赠,此前的5年内他们的现金捐赠额都未出现在福布斯榜单上(榜单门槛为1000万元,并不代表无捐款)。

图源:福布斯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公益界,有些互联网大佬喜欢以夫妇的名义进行慈善活动,刘强东&章泽天夫妇(京东)、李彦宏&马东敏夫妇(百度)、陈天桥&雒芊芊夫妇(盛大)等。

尽管他们对外宣称为了同一个目标:早日实现中国的共同富裕,但质疑声依然不少:“这是‘面子工程’,还是另有所图?”

资本与监管,可否共存?

另一边,互联网公司裁员潮,逐渐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来自监管的压力也给互联网的未来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

2021年,超过35家互联网公司出现规模化裁员。年底,裁员、收缩成为互联网巨头的主要工作: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快手等大厂,全部沦陷。

更头痛的是,进入2022年之后,这股裁员潮似乎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根据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情况调查,49.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有裁员举措,接近半数。而且报告中还传递出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裁员力度和企业规模呈正比,也就是说头部互联网大厂裁人裁得最狠。

从各家互联网公司的财报情况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整个市场正处于寒冬期:广告主投放预算正大幅减少,广告主投放频次也在下滑。

至此,互联网的造富神话已经一去不复返,怀揣着梦想挤破头皮进入互联网大厂的年轻人们,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

202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应用程序(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二选一”等问题作出了针对性规范,对大型网络平台的要求不断趋严。

《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地45天之后,包括豆瓣在内的106款App下架,阿里创投、腾讯、哔哩哔哩等互联网巨头接二连三罚单。其中,针对阿里巴巴涉嫌“实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阿里巴巴集团做出行政处罚,责令其停止“二选一”垄断行为,并处以182.28亿元罚款。

事实上,互联网已经踏入一个强监管+反垄断的时代,本质是为了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监管的趋严增加了互联网企业的成本,这是过去互联网行业野蛮生长所需要补缴的学费。

资本对此反应迅速,这两年受疫情影响纷纷涌入线上的资本望风而逃,互联网企业由此进入捂紧口袋入“寒冬”模式。

因此有网友认为,“与其说现在是互联网的寒冬,倒不如说是资本的寒冬。”

很多公司面对危机,最先想到的就是裁员减负,至少可以有效粉饰财报。但是头疼医头的做法对于扭转颓势恐怕收效甚微。互联网公司一方面要应对新对手的蚕食,另外一方面又要承受行业下行的压力。

在“熔财经”看来,经过多年的持续繁荣之后,互联网大厂走到战略收缩、裁员这一步,是必然的——这既是为未来做准备,也是为过去的盲目扩张还债。

监管红线下,互联网企业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即使行业下行,我们发现互联网企业的慈善公益只增不减。积累用户是先发优势,“只要拉进来足够多的用户,以后平台模式无论是做重,还是做轻,想象空间很大。”有人认为监管指导和社会监督下的公益并不矛盾。

互联网企业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口碑而言,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但有网友则表示,可能是“作秀”。

慈善公益和商业,能否平衡?

互联网企业做公益,有利好,也有不少争议。

2020年,B站发布了一条马云演讲的视频,曾被骂惨。说马云是:成功学大师、忽悠、您这是把公益做成了生意等等……官方紧急下架了他的视频。

马云之所以被骂,是因他在视频中说:“商业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它创造价值,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让无数人就业,让无数人看到希望。阿里巴巴一直是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在做事,公益和阿里巴巴从来就不能分割。”

这番话引起很多人抵触,认为马云这是要把公益做成商业,并且让商业超过公益的高度,这对许多人的价值观是一个冲击。

从慈善公益到商业,能否平衡?

虽然大多数互联网募捐平台都声称“0”服务费,但是,巨头们怎会做赔钱的买卖,平台的运营成本从哪里来?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不少轻松筹和水滴筹用户反映:“在平台捐20元,付费时扣23元”“误导老人投保”等现象。

按照水滴筹相关工作人员的说法,其公司招股书显示,水滴保险有将近20%的用户是水滴筹吸引过来的。

以公益和慈善作为切入口,获取海量用户,然后做增值服务,是网络互助形成商业闭环的变现方式,向用户推送保险产品是商业闭环重要的一环。

水滴筹用户捐赠后会被提醒购买保险

这让人不得不再度追问,这做的是公益还是生意?

2021年,水滴公司成功上市,刺激了很多用户。他们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认为水滴作为慈善公司,居然也想着圈钱。由此,水滴公司“收割爱心”“利用人性善良挣钱”“不是公益是生意”等质疑不绝于耳。

面对众人的质疑,水滴公司否认自己是公益慈善组织,而是一家保险科技公司。尽管2021年,水滴筹累计捐赠200万元银行账户利息用于大病救助相关的公益项目,但大众对于水滴的争议没有消失。

也许,公益和商业本身并不矛盾,通过合理的商业模式,甚至可让公益做得更好,关键是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

此外,税收方面也是外界对互联网公司做公益存疑的地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也就是说,企业在实行公益捐赠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扔钱。不仅可以换来美名,还能享受纳税优惠。只是目前,国内对合法避税的争议较多。

要知道,来自外界的公募慈善,只有70%需要用于指定用途并接受审计。私募的则只要符合出资人的意图,不用接受审计。也就意味着,就算出资人一分钱也不用于慈善,也是合法的。

以夫妇的名义进行慈善活动的互联网大佬,一方面是婚内财产捐赠难以计算清晰,一方面又能强化“模范夫妻”的背书,让企业家的人设更加立体丰满。

这么看来,互联网公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尚,资本家的慈善,也并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做公益对于他们百利而无一害,既能合理避税,又能赚取公信力和话语权,何乐而不为?

在经济迅猛发展,互联网急速渗透的当今社会,人们被利益引领在各个领域探索着机会,当这样的探索抵达“公益”时,如何平衡公益与商业,是所有互联网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互联网作为媒介,希望能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让我们进一步知道,什么是网络的社会意义。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熔财经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