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视角 | 滴滴事件启示

阿尔法智汇科技 2021-07-09

科技阿尔法移动互联网

1127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滴滴的下架十分突然,而在传出数据泄露之后不久,便被网安部门审查,网络舆情也十分沸腾,对于违法收集、使用数据一事,国人激愤不已,但在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下,踩踏红线的科技平台屡见不鲜,早在滴滴之前,便已有很多案例,但为何滴滴事件的性质却如此严重?而此次滴滴被审查,又给互联网科技行业带来哪些启示?

 

一、数据的价值

7月2日晚间,国家网信办官网发布公告称,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由此看来,滴滴平台搜集的用户数据,绝不仅仅停留在基本信息层面,滴滴出行在国内有超过4亿的用户数量,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让滴滴能够搜集到足够体量的数据进行后台算法的深度学习,大数据算法不断升级之后,会形成精准的数据预判,而在资本市场的驱动下,当算法比用户自己还了解自己后,“大数据杀熟”来了。平台无偿地控制用户信息,实施大数据杀熟,剥夺消费者剩余价值,最大限度地攫取社会财富。

如果说滴滴此番赴美上市,仅仅是因为数据的商业价值外流倒也不至于国家部门出手整顿,滴滴更重要的数据,其实是基于用户出行的道路数据、地图数据。滴滴已经上线了自己的地图,配合一年上百亿次的出行服务,获得的数据,比常规地图更精确。这类数据已经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管控范围内的战略性的数据了。

在数字时代,小到家居用品,大到飞机轮船,全都在进行着数字化互联,而由此产生的深度数据,价值无可估量,可以说,企业的数据,亦成为了企业资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数据安全的防护

数据价值如此大,那保护数据不被窃取盗用,便至关重要了,数据安全是科技行业老生常谈的问题,一个基本的逻辑是,技术基于用户个人偏好进行差异化服务,只要有偏好的选择,数据便存在泄露的风险,用户想要平台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就要开发更多偏好内容,就要授权更多数据搜集的许可,这看似是一个等价交换,但持续的数据收集所产生的后端价值,用户是看不到也体会不到的,而且随着数据深度的增加,这种价值的不对等会越拉越大。

如何能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保护数据的安全?要从技术方与用户方两个层面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从技术方来看,通用数据与隐私数据的界定应该更加明确并且在技术实施时严格执行,比如用户姓名、性别、职业等公开信息可以定性为通用数据,在非必要的情况下,由用户授权通用数据即可获得相应的服务内容,而身份信息、手机号码、健康信息、家庭成员等更加深度的信息应明确定性为隐私数据,平台在此类信息获取时,应单独获得用户本人授权,并对此类信息的使用范围与使用目的进行详细说明,确保用户知情权。

从用户层面来看,增强自身数据安全意识尤为重要,要真正意识到个人信息的私密性与重要性,对各类平台数据收集的请求要慎重授权,对明显侵犯用户权益的数据搜集行为果断拒绝。既然我们已经生活在了数字时代,那我们的认知层次更要匹配这个时代,只有提升认知,树立网络数据安全意识,我们才能更好的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美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阿尔法智汇科技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