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硅片的第三者挑战隆基一体化地位,趁双寡头相争之际,坐享渔翁得利

2731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2021年第四季以来,多数新能源股票走入了杀估值的通道,30%以上的跌幅者比比皆是。

这其中,最惨的当属被誉为“小隆基”的上机数控(603185.SH)。从2021年9月2日收盘价349.66元一路下跌至2022年2月21日119.6元,跌幅高达65.8%。

而就在不久之前,以光伏设备起家将业务延伸到单晶硅的上机数控,还是赛道股的星中之星。复权来看,从2019年12月2日16.47元的收盘价,上涨到2021年9月2日的349.66元,涨幅高达2023%。

不到2年的时间里上机数控走出了20倍波澜壮阔的行情,令人瞠目结舌。

就在近期,历经股价大起大落的上机数控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三个交易日涨幅超过20%。

股价大幅上涨的原因除了资金上面的博弈外,也存在着基本面的变化。

2月24日晚间,上机数控公告,拟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投资118亿元建设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生产项目。

众所周知,工业硅是生成产多晶硅的原料,而高纯晶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晶硅或者硅料,是生产单晶硅的原材料。

此举意味着上机数控意在打通上游原材料渠道,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然而,事实真相并非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上机数控此举或许更多是出于无奈。

1、光伏中下游的隐患

光伏行业里,硅片应该是很多人最熟悉的环节了,因为里面有一个隆基股份,隆基股份作为光伏行业知名度最高的公司之一,核心业务就是硅片。硅片领域里,还有一个公司,叫中环股份,应该很多朋友也都是知道的,这两者堪称硅片双龙,垄断了全球近70%的市占率。

再给大家复习一下光伏行业的的产业链情况。

从产业链可以看到,硅片属于上游环节,可以说是光伏产业链的核心,两个龙头如此之高的市占率,如果你是中下游的企业,你会怎么想?

比如是担心它们进一步垄断市场,尤其担心它们联合起来操纵市场,那下游就只有被任意宰割的命了,所以除了让两个巨头不对付之外,中下游是有很强的动力去扶持其他的硅片企业做大做强的。

而且更要命的是,隆基和中环这两个巨头,不但垄断硅片行业,隆基又是行业里一体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不只是硅片,金刚线、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等,它都做,甚至做的非常好,跟很多中下游企业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这就是不给人活路了,所以为了遏制隆基的进一步壮大,中下游开始刻意扶持硅片行业里的第三者。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上机数控迅速崛起。

2、卷得太厉害了

上机数控本次扩产的是硅料。硅料在近两年可谓大放异彩,投资者对此应该不会陌生。

得益于产业的高景气度以及产能错配等问题,硅料极为稀缺,其价格从2021年初的85元/KG一路上涨到243元/KG,最高价甚至超过了270元/KG。

可以说,2021年光伏产业链始终围绕着多晶硅的价格变动而变化。“拥硅为王”是这一情形最真实的写照。

因此,多晶硅企业赚得盆满钵满。阿尔法通过调研发现,众多硅料企业,生产成本甚至可以低于50元/KG。而2021年超过半年以上的时间,硅料售价高达200元/KG。

历来火热的赛道从来不缺乏资本的追逐,面对巨额的利润,各大厂商开始蜂拥而入。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硅料端扩产164.5万吨,相当于现在产能的两倍,同比增幅超过5倍。若产能释放后可以支撑超过600GW的组件需求。

而两年后乐观的组件需求不会超过350GW,如此看来未来势必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形。

如此看来,上机数控大规模扩产硅料的选择不是特别明智。

然而,部分对光伏产业有所了解的朋友们不会这么想。相反,他们的观点是上机数控整合上游资源的战略是明智且必要的。

其一,当前上机数控参与的硅片产业环节竞争态势较硅料有过之无不及。

在硅片领域,一直流传着隆基和中环双寡头的传说,二者在硅片领域耕耘数十载,建立起了精益生产模式。

拉晶、切片等环节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较早完成了产业链的整合,覆盖到硅料、电池、组件、设备,建立起较深的护城河。

即便作为切片机龙头的上机数控掌握了部分工艺的know-how,仍旧难以撼动二者的先行者优势。

更为关键的是2022年硅片环节比起硅料更“卷”。

即2020年313.6GW扩产后,2021年,硅片扩产规模达到339GW,新老面孔齐发力,竞争愈演愈烈。

根据各大厂商公告的产能扩充计划,产量实际状况,阿尔法测算得出,2022年硅片产量超过400GW。而在乐观的估计情况下,按照1.25的容配比来计算,组件需求难以超过300GW。

2023年,硅片产量将超过500GW,而组件的需求难以超过350GW,产能过程情况进一步加重。

相比之下,2022年硅料端供需情况则乐观得多。随着通威股份、保利协鑫、大全能源、新特能源未来两年产能相继投产,产量将大幅提升。

以此为据,阿尔法测算得出,2022年预计硅料产能将从60万吨提升至90万吨, 2023年有望提升至140万吨。主流硅片厚度继续降低,从180mm-170mm-160mm。组件对应硅耗从2.9g/w下降到2.6g/w。

2022年对应的组件产量大约为333GW,2023年组件产量大约为538GW。

通过这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来,今年硅料仍旧是一门好生意,通威等扩产先行者会获取超额收益。

但是,双方辩论手不得不承认的是,明年的话,硅料供给溢出情况较为严重,甚至于超过硅片。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再度透过数据,深入到产业竞争策略来一探究竟。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硅片双龙隆基和中环,竞争几十年,彼此是很不对付的,双方各自拉起来182联盟和210联盟相互抗衡。

上环数控由于是新入者,没有太多历史包袱,选择了中环的210联盟。光伏行业归根到底看光电转化效率,而大尺寸硅片对于光电的转化效率有所提升,虽然在当下,还面临生产成本,良率,包装运输等问题,优势并不明显,但从光伏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只要光电转化效率提升了,这些都不是问题,产业链会逐步做适配的。

当然了,上机数控之所以选择了210联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行业扶持第三者核心动力是隆基的发展,选择210联盟更能得到产业中下游的青睐,目前中环主要业务还是集中于硅片,跟中下游的竞争关系不大。

而上机之所以能从一大批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光伏中下游选择的第三者,则主要是因为它之前本来就是做硅片的上游设备的。

上机数控本身便是全球光伏金刚线切片机龙头,甚至隆基都使用它家的产品,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设备,本身就是实力很强的光伏设备厂商。

还记得咱们之前给大家分析的设备公司的增长逻辑之一吗?寻找下一个2年10倍机会,迈为股份等设备公司的逻辑和分析框架

就是卖铲子的,自己亲自下场挖金子,因为本身具备设备的优势,相比其他竞争对手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当然了,如何利用这种优势,迅速崛起,那就很复杂的,但不管怎么说:上机可以算是把握住了这个大机会,一举成为硅片第三者。

4、行业迭代的脚步从未停止

每个产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目前来看,光伏产业仍旧处于成长期。市场前景良好,需求旺盛。

可另一方面,厂商大量增加,产品向优质、低价方向发展,厂商投资大幅上升,逐步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两年后,光伏产业可能会经历生命成长周期中的回潮期。

当一个产业各环节逐步发展成熟后,所面临的便是竞争策略的选择。最为常见的便是整合资源,进行一体化策略。

除了少部分企业可以“先入关中为王”,大部分企业这种选择往往是无奈之举,优胜劣汰,自然法则。而跨界进入陌生产业领域更为不可取。

个体往往无法抵抗时代的选择。

可是,在新能源替代的浪潮中,每个个体行为激起了一朵朵浪花,共同推动着浪潮前行。

文章来源: 新能源大爆炸,阿尔法工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NE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