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大厂元宇宙圈地,深挖行业护城河,这些科技巨头到底在下什么棋?

人工智源库 2022-04-07

科技英特尔高通

6509 字丨阅读本文需 15 分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元宇宙的概念现如今已经从科幻小说中走入现实。但当人们满心期待地戴上昂贵而沉重的VR头盔时,幻想中宏伟的数字城市并未出现。

映入眼帘的只有一望无际的“像素石块”和蹒跚前行的“方块虚拟人”。

回到现实的人们意识到,技术的进步对于元宇宙来说,只不过是一次“大爆炸”,元宇宙的建设才刚刚开始,元宇宙的“原住民”们将踏上一条与数十亿年前单核生物相同的道路:改变这个宇宙的荒凉,为它添上至关重要的“生机”。

在这趟漫漫旅途中,掌握了底层技术的芯片大厂们显得尤为重要。

一、芯片大厂的元宇宙之路

1、戴上高通,看见元宇宙

有一则讲述皮鞋来历的著名寓言:一个古老的王国里,国王为了他的臣民不被尖锐的石子划破脚,下令宰杀全国所有的牛,用牛皮铺满道路。他的一个仆人则进言到可以让人们用小块牛皮包住自己的脚。国王采纳了这一建议,最终皮鞋诞生了。

在这个年代,人们开始追求在数字世界的“沉浸感”。屏幕越来越大,屏占比越来越高,桌上的屏幕越来越多。

但这么做的人们,逐渐发现限制“沉浸感”的其实是屏幕这种交互方式本身。正如那个国王即使杀光全国的牛,也无法铺满全国的路。

于是进入数字世界的“皮鞋”——XR设备应运而生。所谓的XR,全称为“拓展现实技术(Extended Reality)”,实际上包含了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融合现实)三种技术。面对元宇宙的复杂需求,单纯的AR、VR或是MR技术都难以实现。只有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在元宇宙世界中通过“数字化身”进行多人群互动、交流等社交行为。

这种全新的交互方式令人神往。高通技术公司副总裁兼XR业务总经理司宏国在谈到XR未来时说道:“现在有了VR和AR技术的加持,计算已经演进到了空间计算的阶段。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屏幕消失了,整个世界都成了你的‘主屏’,而这一转型刚刚开始。”

虽然早在2016年市场上就已经有面向个人用户的XR设备,但很长一段时间里XR设备都被视作电子产品中的鸡肋。笨重、昂贵几乎成了XR设备的代名词。消费者必须花上一大笔钱,才能戴上笨重的头盔进入虚拟世界。普通人无法承受进入元宇宙的成本,消费者对这样的用户体验也并不买账。

这一点从XR设备的销量就可以看出。在VR概念刚刚被人知晓的2016到2017年,资本曾经疯狂的涌入这个市场。根据IDC数据,2016年全球XR设备出货量曾一度同比增长383%,达到904万部,但昂贵的XR设备并没有给用户带来满意的体验,这导致VR狂热迅速退潮:2018年全球VR头显的出货量由375万台下滑至350万台,AR眼镜的出货量则由45万台暴跌至26万台,几乎腰斩。

高通在2015年就已经开始在XR领域的布局。2018年推出了首款专用于XR领域的芯片平台XR1,随后又推出了首款支持5G的XR芯片XR2。

此前一直“蹭”手机芯片的XR设备,终于有了自己的芯片。

专为XR产品而生的骁龙XR平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之前XR产品延迟高、移动性差、分辨率低等问题。XR2芯片已经被Pico、HTC、Oculus等XR领域的头部玩家纷纷采用,占领了XR领域半壁江山。

同时由于技术的成熟,XR设备的价格也从昂贵走向亲民。搭载骁龙XR2的Pico Neo 3 VR一体机价格仅售2499元,还在发布之初上线过“180天打卡返半价”活动,Facebook旗下的Oculus发布的Oculus Quest2价格也仅为299美元。相比前几年高端头显动辄上万的价格,目前进入元宇宙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

2020年,Facebook正式发布了搭载了骁龙XR2的VR头戴设备Oculus Quest2,该设备成为了XR设备领域第一款现象级的爆品。

2021年,Quest2的销量约为810万部,而Xbox的销量约为800万部。这是VR设备第一次在销量上超过传统游戏主机。

高通的努力,终于使前几年被认为“凉”了的XR市场再次沸腾。

根据Counterpoint的预测,2025年XR头戴设备出货量有望突破一亿台,相较2021年增长十倍。巨额的销量增长不仅带来了销售额的提升,更为原本“荒凉”的元宇宙带来了一批“原住民”。正当元宇宙的“火”出圈之际,高通又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加了一把干柴。

在2022年的GDC期间,高通宣布设立了总金额高达一亿美元的骁龙宇宙基金,用于投资打造XR技术体验和相关AI技术的开发者和企业。

高通正在用砸下的真金白银证明自己对XR赛道的信心。

如今,在高通的努力下XR设备正在摆脱过去笨重、昂贵的印象。越来越多的人得以通过XR设备一探元宇宙的风貌。

而在眼镜的另一头,另一家芯片巨头英伟达,正在元宇宙的世界里开展着浩浩荡荡的“大基建”。

2、播种“地球二号”,英伟达要当“赛博上帝”

作为GPU头部厂商,英伟达一直被认为是元宇宙建设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相较于在数字世界中去品尝一块多汁的牛排,英伟达现在似乎对如何利用这块虚拟牛排提升现实世界中厨师的技艺更感兴趣。

实际上,早在元宇宙这个概念被资本带火“出圈”前,英伟达的工程师们就已经开始在这个数字世界中大兴土木了。英伟达中国区高级技术市场经理施澄秋告诉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在业界还没有形成“元宇宙”的概念时,英伟达就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数字孪生技术。

英伟达在加州的新总部“Voyager ”在现实世界中破土动工之前,英伟达的员工们已经带上VR头盔,在这栋建筑的数字孪生中往来参观,留下了无数脚印,并在数字世界中七嘴八舌的为这栋大楼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们希望人工智能的一些训练能在数字孪生中完成,” 施澄秋告诉雷峰网,“像机器人、智能驾驶、智能仓储、智慧城市,我们可以在数字孪生中对AI模型进行前期训练,直到效果达到某一阶段再将其投入到现实中。这将能为我们节省很多的开发成本和时间的同时避免很多预料之外的危险。”

而在“元宇宙”中搭建这栋虚拟大楼的技术,就是如今英伟达Onmiverse平台的前身。Onmiverse平台作为英伟达元宇宙规划中的核心技术,近年来被英伟达在各个场合反复提起。

这一平台的底层技术,正是为游戏玩家所熟悉的 NVIDIA RTX 图形平台和CUDA架构。

不同于一些蹭热度的所谓“元宇宙厂商”做出来的“像素画风元宇宙”,这两大核心技术为英伟达的元宇宙战略提供了牢靠的技术支撑。前者能够为元宇宙提供包括光线追踪在内的更真实的物理环境,而后者则为开发者提供了更轻松的开发条件。

基于这两大“杀器”,英伟达相信自己已经拥有了制造一个“以假乱真”世界的能力。为了证明这一点,英伟达在2021年4月的GTC上“偷梁换柱”,让“虚拟老黄”在线上演讲中为CEO黄仁勋“代班主持”了15秒。而“虚拟老黄”直到8月的SIGGRAPH 2021上发布的官方幕后纪录片中,才因为英伟达自曝而为人所知。

“虚拟老黄”以假乱真的能力已经足够令人震惊,但英伟达的野心并不止于此。

在2021年的GTC主题演讲中,黄仁勋向人们讲述了他对元宇宙的展望:“我们可以创造地球的数字孪生模型,它可以持续运行以预测未来,用观测到的数据进行校准并改进预测然后再次预测。”

“老黄”眼中的元宇宙世界将是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数字将包罗万象,从宏观到微观,从天气到工厂,从物理学到生物学。甚至可以选择是否遵循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则。

但想实现这一切,还需要一个最简单但最关键的要素:人。

只有更多的开发者参与进来,这片广阔的天地下才可能生长出人们所期盼的花花世界。为此,英伟达努力的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这片处女地的大开发中。

英伟达乐于把自己定义为“元宇宙方案的提供者”。就像是在掘金热中向矿工出售铁镐的杂货商人,英伟达正站在元宇宙的荒原上向这个宇宙的拓荒者们兜售着趁手的工具。

为了吸引更多的拓荒者,英伟达最近又在Onmiverse的基础上推出了Onmiverse Cloud,这可以减少用户对前端设备的依赖,也不必再花大价钱购买设备才能参与到元宇宙的建设中来。按照英伟达的说法,Onmiverse Cloud将帮助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多快好省”的建设元宇宙。

如今,英伟达的元宇宙中,已满是“数字矿工”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基于Onmiverse平台开发的成果已经在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智能仓储等多个领域开花结果。“老黄”期待的那个世界,似乎已经越来越近。

而常常在电脑上与英伟达“并肩作战”的英特尔,也已经悄然开启了自己的元宇宙征程。

3、元宇宙长路漫漫,英特尔唯与算力作伴

相比英伟达和高通,英特尔对元宇宙的布局较晚。直到2021年,英特尔加速计算系统和图形组的负责人Raja Koduri才在一场关于元宇宙技术的会议上宣布英特尔“迈出了走向元宇宙的第一步”。

比起玩家和资本对元宇宙狂热的追捧,技术出身的Raja Koduri对元宇宙的态度显得非常冷静。

“要为元宇宙提供动力我们需要比今天强大的多的技术,计算效率要比现在的先进水平提高1000倍。”在讲述英特尔元宇宙规划的同时,Raja也对着元宇宙概念泼下了一盆冷水。

在Raja看来,元宇宙注定会成为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主要计算平台,但目前的技术“甚至算不上在接近元宇宙。”

因为在英特尔看来,算力决定一切。

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里,曾经借章北海之口表述了基础技术的重要性:“成吉思汗的骑兵,攻击速度与二十世纪的装甲部队相当;北宋的床弩,射程达一千五百米,与二十世纪的狙击步枪差不多;但这些仍不过是古代的骑兵与弓弩而已,不可能与现代力量抗衡。”

在英特尔看来,指望“元宇宙”的世界在几年内到来,无异于指挥一支骑兵部队去完成装甲部队的战斗任务。

英特尔的担心不无道理。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部分“元宇宙”应用,就受到了算力的擎肘。Meta 推出的《Horizon Worlds》作为一个Roblox风格的聊天室,在玩家仅仅以粗糙的动画示人的情况下,最大参与者上限也只有20人。这确实距离人们畅想的元宇宙相去甚远。

未来不会立刻就来,但人们还是要朝着未来走去。

基于这样的认知,英特尔将在元宇宙上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如何使算力增加上。

英特尔走向元宇宙的第一步,是软件。

2021年12月13日,英特尔加速计算系统和图形组的负责人Raja Koduri在一场关于元宇宙技术的会议上宣布了英特尔的持续计算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巧妙”的方式,可以在硬件不升级的情况下使设备获得更强的算力。

这项技术将允许设备“借用”其它高配置设备中的硬件,这种技术与之前曾经盛行一时的云游戏有些类似,不过在应用层面更高:这项技术是调用其他设备的高性能硬件参与计算,实时传输的是计算数据而非仅仅是画面。

在技术演示中,英特尔使用了一台没有搭载独立显卡的笔记本流畅运行了配置要求较高的游戏《杀手3》。

理论上,只要满足该软件协议的硬件,都可以被纳入这个“租借设备”的网络中共享算力。通过这一技术,甚至还可以在不升级硬件的情况下获得一些硬件的独有特质,比如英伟达RTX显卡上搭载的DLSS技术。

这使得未来计算机硬件的资源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租借”,在不用承担高端硬件高昂成本的同时,还能利用互联网中大量闲置资源。在英特尔看来,这将成为硬件达到元宇宙要求前的过渡时期里提高算力的重要方式。

除了黑科技,还要有硬实力。英特尔深知走路需要靠两条腿的道理,除了软件上采用持续计算技术“借”算力外,英特尔也在高性能计算硬件上也在努力跟进。

二、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从一定程度上看,元宇宙并非是一个完全的虚幻概念,其部分核心关键技术的发展会在未来逐步落地及商业化应用,并将释放巨大经济价值和发展机遇。不少国际知名咨询企业看好元宇宙的未来,如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普华永道预计,元宇宙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普华永道发布报告《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2021-2025年精要》表示,以长远来看,元宇宙将会继续散发娱乐IP的魅力,继续让人们为这些IP所着迷。除了让IP更加有生命力之外,普华永道认为,VR/AR产业在2030年将为全球增加1.5万亿美元规模的市场。

在此背景之下,元宇宙成为许多企业争抢的美味“馅饼”。例如,2022年伊始,全球游戏业界围绕元宇宙的竞争加剧:1月18日,微软宣布687亿美元收购美国游戏企业动视暴雪,成为微软也是游戏业界最大的一笔并购;10多天后,1月31日,索尼互动娱乐宣布将以36亿美元收购热门游戏《命运》的开发公司Bungie;一些游戏创业公司也在积极投入元宇宙事业。近日,中国“首钢园元宇宙”由新华社向全球发布,“首钢园元宇宙”由红色地标公司、华为河图和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将首钢园工业遗存与科幻元宇宙概念及创新科技无缝融合。首钢园作为北京冬奥会组委驻地和重要赛事场地,科技赋能、亮相世界,成为中国向世界递出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除此之外,不少经济体的决策者也加快了在元宇宙领域落子布局的步伐。1月20日,韩国政府公布一份促进元宇宙产业发展的长期路线图,目标是5年内成为全球第五大元宇宙市场。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称,按照计划,韩国将培育至少220家营业额超过50亿韩元的元宇宙企业,并于今年创办“元宇宙学院”,实现到2026年共培养4万名本土专家的目标。元宇宙在中国也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武汉、合肥、上海市徐汇区均将元宇宙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此前浙江、无锡等省市也在相关产业规划中明确了元宇宙领域的发展方向,加强底层核心技术的前瞻研发、推动元宇宙技术在多领域深度应用等成为重点。

现阶段,元宇宙的发展仍处在初期,主要应用在游戏领域。VR、AR、MR等视觉交互技术的发展,为元宇宙中“人、物、环境”之间的交互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当前互联网公司所构建的虚拟社交、购物、游戏和学习等场景下的体验,与元宇宙的设想要求尚有很大距离。可这些都是元宇宙未来发展的基础,由此出发,一个繁荣的元宇宙离我们并不遥远。” 苏文力表示,元宇宙中,每个居民都有独立的身份,拥有自己的圈层和朋友关系,有强沉浸和低延迟的体验感受。这里宣称有超越现实的自由和多元性,有自己的经济系统。居民们在其中组建社区、建造城市、共同构建社会规则。当前元宇宙生态中已经出现了涉及游戏、艺术品、娱乐、地产、金融等领域的产品服务,其中的金融领域基于区块链技术已初步构建起来。

三、数字经济重要一环

目前,有关元宇宙的讨论和争议不绝于耳:有人看法乐观积极,但有人心存担忧和质疑。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复苏来说,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型融合载体,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一方面,元宇宙作为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另一方面,推动元宇宙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发展地基。

虽然元宇宙的前景诱人,但当前元宇宙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有专家预测,从算力条件、网络技术、扩展现实等现状来看,元宇宙产业还需要10至20年的发展时间。元宇宙产业具有新兴产业不成熟、不稳定的特征。因此,无论是政策端还是市场端,布局元宇宙皆存在技术上的不确定风险,产业和市场都亟须回归理性。具体来看,在技术层面,技术局限性是元宇宙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尤其是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架构性信息技术亟须提升。在法律层面,全球决策者应当总结提炼在网络平台发展过程中的治理经验,加强元宇宙前瞻性立法研究,关注监管审查、数据安全等问题。

“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预测,2020年至2024年,VR/AR终端出货量增速达到约80%,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CAGR达50%。中国VR产业市场规模2020年为400亿元左右,2023年预计超过1000亿元。元宇宙或将带动相关的人工智能、AR/VR等产业链的发展。”陈雳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元宇宙是数字经济重要的一环,随着政策面的关注和核心技术的发展,行业或迎来新的机遇。“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两次强调数字经济,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这个数字在2020年为7.8%。相关重点发展的行业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都是支撑元宇宙发展的核心技术。当前,元宇宙的定义还未被明确,核心技术仍需要发展,元宇宙概念泛化、炒作严重,仍需要警惕相关风险。

元宇宙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广阔的机遇空间。“大航海时期,一些欧洲人选择远涉重洋到达美洲新大陆,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这带来了物种和文化的大范围交流,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很多先行者也因此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认为,元宇宙就是当今的“新大陆”。想要进入元宇宙,并不需要冒险跨越重洋,但要勇于走出当下的舒适区,将注意力投入于元宇宙的相关活动之中。

企业若想进入元宇宙开展商业活动,就必须以元宇宙中所能接受的方式行事,学习掌握元宇宙的运行规律。元宇宙中的众多参与者构成了一个生态,会不断演进发展。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到自己在元宇宙中的生态位。在生态中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样也从生态中获得支持服务。要在元宇宙中积极寻求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依靠群体的力量,实现合作共赢。在元宇宙建设的活动中,应努力发挥企业所独有的技能优势,整合生态内其他资源为我所用。要有敬畏之心,切不可贪大求全,避免在非自身优势的领域消耗资源。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元宇宙,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就如同物种大爆发时期,会有各种各样的物种涌现。其中的绝大部分会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企业进入其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存活下来。应从局部寻求突破,建立起生存根基,再逐步扩大探索的领域空间,争取更好的生存环境。只有融入了生态,成为了共同构建的元宇宙中的一分子,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对于元宇宙,应持“让子弹飞一会儿”的态度。让时间去证明一切,从而发现新规律。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应当积极应对元宇宙带来的挑战。其一,若企业仅在现实世界中做生意,就不太可能理解客户在元宇宙中所形成的新观念,也就无法把握客户的需求本质,做不出客户所期待的产品和服务。元宇宙强调去中心化,要求为其用户提供沉浸式和开放自由的体验。这与现实世界的环境有较大差异,对传统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二,现实世界中拥有强大技术优势和资本加持的少数大公司,有操控元宇宙发展和运行的动力和条件。虽然元宇宙会通过自身强大的群体力量对此做出修正,但很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害。在目前相关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创新发展一定要秉持“科技向善”的原则。其三,虚拟世界的法则可能会反过来影响人们在现实世界做出判断,有可能对现实世界的运行规则造成冲击,因此,要对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未雨绸缪。

文章来源: 行业报协,雷锋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人工智源库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