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裁员的暴力十分钟和若干疑问

华尔街科技眼 2022-04-07

京东商城互联网电商京东股票

2899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HR说要聊聊,我没想到是要谈离职,之前也什么很直接的征兆。从和他开始对话,到我走回工位,大概有十分钟时间。这十分钟时间内发生了什么我并不清楚,只知道我的ID已经无法登录OA系统,我来不及备份的资料和邮件就再也接触不到。在这恐怖的十分钟内,我在京东7年的职业生涯就被彻底格式化了。”顾磊(化名)面对《华尔街科技眼》,讲述了他所遭遇的“暴力”裁员。距离裁员约谈已经有半个月时间,顾磊仍觉得心有余悸。

顾磊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虽然人大学子千千万,但顾磊觉得作为创始人刘强东的校友,在京东工作还是多一份踏实感。入司后的7年,顾磊熬成了高P员工。横向来看,要比同龄人成长得略快一些,这一点也让他颇有优越感。((京东内部P代表技术岗,M代表管理岗))

在顾磊的记忆中,京东集团内部每年都有裁员,或者说叫优化。但和此次裁员不同的是,之前是低P员工正常的末位淘汰,不涉及高P和M序列员工(管理岗),裁员过程也不紧不慢,被裁者总要和HRBP(HRBP是企业派驻到各个业务或事业部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过上几次招,最后才能达成共识。

顾磊说,这一次HR的谈判效率很高,且姿态强势、语气不容辩驳,传达出五个意思:一是裁你没商量;二是赔偿普遍N+1;三是好聚好散,日后找工作的背调我们就会手下留情;四是说裁员已经和相关部门报备过,即便走仲裁流程 ,赔偿也大差不差,不必劳神费力:最后则是告知Deadline,即3月31日之前必须办完手续。

顾磊问了身边同被裁员的同事,为何不能登录OA,同事称为了数据脱敏,离职通知口头送达后,公司就可以强制停掉员工登录权限。

我被量贩式裁员了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了顾磊和无数和互联网大厂员工头上,在互联网红利退潮、疫情导致的消费降级等因素的影响下,裁员成为互联网大厂上半年的主旋律——百度裁完腾讯裁,腾讯裁完京东裁。京东裁员消息四散,京东零售、京东国际、京喜等各个业务部门大幅裁员。

HRBP约谈各个业务部门负责人,并给出明确的裁员比例,要求各负责人尽快“动手”在3月31日之前终止与下属员工的劳动合同,整个裁员过程就只持续了两周时间。

此次的量贩式裁员,HR工作量极大,也自然无暇顾及所谓谈判的艺术。离职方案无非两种,第一种,和平分手,接受N+1赔偿,离职证明写自愿离职;第二种则被裁者负隅顽抗,双方走仲裁,至于怎么写离职证明、赔偿多少,仲裁委说了算。

从业务部门来说,裁员重点是盈利能力弱,或者亏损的部门,那些尚未实现盈利的新业务,也成为裁员重点。一位不愿具名的赵先生告诉《华尔街科技眼》。

被裁员对象按工种来说主要是技术人员。“公司觉得效率技术人员效率并没有那么高,要裁撤一部分。”

“按照绩效考核来说,之前业绩得C的,就会被裁掉。绩效考核相对主观。除了承担具体数字指标的岗位,比如销售,基本上打A 还是C,还是主管领导说了算。业务领导也会和手下组成评审团给员工打绩效,最终的评判结果还是符合领导意志。“

普遍裁员比例普遍在20%左右,京东总部员工大约4万人,加上京东小哥则有10万人,被裁员工大约有1万人。HR忙不过来,业务领导亲自下场裁员。在艰巨的裁员任务下,京东也顾不上程序正义。

我为什么不再被需要

有一个疑问是,包括腾讯、百度、阿里、京东在内的互联网大厂都在裁员,但这一轮京东的裁员被关注度明显更高,原因之一就是刘强东推翻了之前的表态。

和其他公司CEO距普通员工于千里之外不同,京东有很强“兄弟“氛围。不少京东小哥和安保人员,都是刘强东的宿迁老乡。刘强东向来惦念家乡,时不时还会和一线业务人员喝酒干杯,称兄道弟。之前对于知名媒体人秦朔抛出的“人工成本很高,当机器能代替人工时,你会不会裁员”的问题,刘强东信誓旦旦表态称:即便机器代替人工,我也不会裁了兄弟,我心里过不了这一关。

基于这样的企业文化,京东集团被外界称为能给员工归属感的“兄弟厂”。顾磊半开玩笑地说,被裁员那一刻,感觉被大哥刘强东抛弃了。

被抛弃的不仅是顾磊一个人,之后他经历了人生中最盛大的一次离职。办离职手续的京东员工服务中心人满为患,人流密度赛过京东用餐高峰期。

内部员工都了解,京东总部人流顶峰期是午餐,这个时间段人流量大、用餐地点集中、电梯上下速度慢,所以点餐和取餐都需要排队。顾磊没想到这一幕被复制到了办理离职现场。因为时间紧,被裁人数多,离职排号用了四个小时。“不过办手续的同事明显已经成了熟练工,离职流水作业——1-7窗口办手续,12窗口交工牌,都办下来不过半小时。”谈及这个场景,顾磊感觉哭笑不得。

在排队的四个小时里,顾磊想了很多问题。当年顶着985、211的名校光环,他进了人大师兄创办的公司。但7年以后,却不再被京东需要了。

对于离职原因,腾讯、百度、京东都遮遮掩掩,未给出特别正式的官方说明。在外界看来,互联网大厂裁员已经是大势所趋,其根本原因无外乎经济环境不佳,公司增长停滞。

传言四起,内部人士透露,4月1日为持股员工的股票行权日,所以要保证在3月31日前解除合同。除了经济性因素,也有说法称,互联网大厂裁员不约而同地裁员,也不排除刻意突出艰难处境,为获得相关政策的扶持埋好伏笔。

上述的说法无法印证,不过为了确保此次裁员的合法性,互联网大厂已经事先做足了工作,包括向劳动人事局报备等。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是一份去年12月百度的裁员报备资料,京东HR也或多或少透露出“裁员已经报备”的信息,希望以此劝退有仲裁想法的员工。

报备过是否就意味着裁员自由?劳动者是否就失去了相应的谈判话语权?关于以上问题,有专门从事劳动仲裁的律师告诉《华尔街科技眼》,实际上,裁员报备是正常的流程,按照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须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但若是与员工谈不拢还可以再向劳动人事局提起仲裁。

我还是最抢手的人才

名校毕业的顾磊,职场一路坦途,在每个阶段,他看起来都像是最抢手的人才。但这次被迫离职中,他开始变得自我怀疑。在离职等号时间,顾磊开始从崩溃变得逐步理性,他分析了一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就是学历背景、履历背景占优、熟悉大厂业务流程和生存法则。而对于自己的业务能力是否一流,他却有些含糊。顾磊负责的业务部门既有外包协作也有供应商支持。作为高P员工,他并不需要亲力亲为,只要指挥作战即可。自己的部门输入思路,外包团队负责执行。每天自己要做的就是参与无穷无尽会议——以此实现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实际上,包括美团、联想、华为等大厂,各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对于供应商的依赖颇深。举例而言,有的公司品牌和公关业务真正操盘的都是供应商,所以遇到最考验指挥官实力的危机公关事件,就暴露了真实实力。2021年有企业在危机公关中昏招迭出,导致一个财年增加了3个亿亡羊补牢的品牌重塑开销。

有前美团业务高管向《华尔街科技眼》分析称,按照目前大厂裁员的手笔,即便裁员20%-30%,公司业务仍然能够正常运行。这说明之前大厂存在严重的冗员现象。“人浮于事是大厂的基本特征,那些“浮”起来的员工自然也不会有太多历练的机会,对于他们是否有真正的业务能力,我还是持谨慎态度。”

而对于大厂员工再就业的前景,有资深HR坦承,小厂员工更重业务实效,大厂员工更在意程序、流程。从能力层面来说,大厂员工不一定比得上小厂员工。但在招聘中业务能力无法量化,相比之下我们一般会选择有大厂履历背景的。这并非履历歧视,毕竟大厂员工熟悉大厂文化和规则,HR不必花费很高的培训、教育成本。

即便如此,对于下一步的去向,顾磊表示悲观。HR倾向于选择何种人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经没有岗位可跳,大厂都在裁员,小厂的HC(headcount:职位)也紧张。而且小厂员工分工不细,需要一人多面,不是擅长用供应商的大厂员工可以承受得了的。不过能不能习惯和适应先放在一边,当务之急是找到下家度时艰。“如此仓促的裁员,势必会增加寻找下一份工作的难度。我已经顾不上什么同龄人之间的优越感,降薪也是能接受的。”顾磊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华尔街科技眼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