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研究揭示,新冠虚假信息来源

陈述根本 2021-08-01
635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文|陈根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信息涌来。尤其在网上,因为空间的隐蔽性,许多人发表言论更加自由,而这些自由的言论背后,包含的信息真真假假。

自新冠病毒蔓延以来,网上关于其报道不计其数,其中难免包含不正当言论。此前,因含有错误的新冠信息,脸书和推特两大社交媒体禁了特朗普的相关受访视频。但在“言论自由”的前提下,虚假信息依然层出不穷。

近日,来自辛辛那提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新冠疫情期间发送的 1 亿条推文进行分析,揭示了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的来源。比如,一些人认为氯喹等抗疟药物可以抵御病毒,但事实并不如此,可这些信息一直到今日都误导着大众。

该研究团队通过调查,确定了新冠疫情流行前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主要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的来源,这些来源包括被误导的医务人员、阴谋论者,以及失格的审查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媒体上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者,他们并不都是可信的,仅仅因为某些东西正在流行或在回声中,它往往听起来更可信,但信息量的庞大或病毒式传播并不一定使其成为事实。

研究人员还发现,有些言论或许是有目的的,例如,在特朗普发布Twitter后,特朗普的追随者和福克斯新闻之间就抗疟药物和COVID-19形成了一个 “反馈回路”。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其是一种基本人权,公民可以通过各种语言形式,针对政治和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需要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所以,言论自由,绝不是无限度的自由,其需要存在于事实的基础上、道德的范围内、法律的约束中。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陈述根本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