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博士打造中国版“霍尼韦尔” 连续十一年蝉联国内第一

工控零开始 2022-04-19

霍尼韦尔工业自动化褚健

4757 字丨阅读本文需 12 分钟

作为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龙头的中控技术,近日交出了业绩增长大幅提速的2021年答卷,超出了市场一致预期。

4月12日,连续十一年蝉联国内集散控制系统(DCS)市场第一的中控技术发布年度报告称,公司于2021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3.08%至45.1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42%至5.82亿元。相比于2020年24.51%、15.81%的同比增速而言,均有大幅提升,且较大程度超出了此前市场的一致预期,公司也将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0元(含税)。

业绩增长提速背后,是在国内流程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下游客户需求旺盛背景下,中控技术凭借技术领先、龙头规模优势,以及5S自动化管家店和S2B平台的线上线下服务新模式,突破多个头部大客户,不断实现流程工业客户覆盖率上升。

目前看来,公司正通过技术研发投入和收并购不断扩大自身竞争优势,在智能制造、国产替代、“双碳”政策催化行业高景气的未来,拥有稳固的高速发展基石。根据公司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归母净利润将获得31.30%-56.99%之间的同比增长,扣非归母净利同比增速则提升至70.07%-104.08%,业绩高增长态势进一步确认。

业务全面爆发 盈利增长迎大幅提速

自1999年成立起,中控技术便一直深耕于流程工业领域,从自主研发集散控制系统(DCS)起,一步步走向中高端市场,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当前,公司已经是国内流程工业控制领域龙头,形成了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基础,涵盖仪器仪表在内的工业自动化系列产品。凭借包括DCS系统、SIS系统和网络化混合控制系统等在内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业务,加上各类自动化仪表,中控技术能覆盖流程工业生产自动化需求。

同时,公司顺应工业4.0发展趋势,为持续帮助用户提升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管理水平,公司基于深耕多年的行业知识积累,大力开发了以MES、APC、OTS和RTDB为主的工业软件产品体系,布局行业解决方案业务。并且,公司还加强了本地化运维服务,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工业3.0+4.0”产品及解决方案架构体系。

中控技术正由自动化产品供应商,向服务于流程工业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稳步迈进。

2021年,中控技术业务迎来全面爆发,带动业绩增长大幅提速。

公告资料显示,首先在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中控技术于国内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行情环境中,在龙头规模基础上,持续扩大优势产品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市场份额。不仅在石化、化工等优势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在制药食品、建材、电力等行业竞争力也得到快速提升。

同时,在智能制造普及率提升持续推动工业软件市场需求增长中,公司继续深耕优势产品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3.0”),并不断完善自动化仪表(“工业3.0”)产品谱系,以及大力开拓工业软件(“工业4.0”)业务,使得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业务保持了快速成长。

再加上,公司还建立了以园区企业为中心的营销服务网络,围绕全国化工园区布局线下5S店,并建设Plant Mate线上平台,精准分析市场和竞争趋势。通过5S自动化管家店及S2B平台的线上线下服务新模式,公司实现了流程工业客户覆盖率上升,同时凭借技术能力和品牌优势突破了多个头部大客户,大项目占比不断增加。国内市场中,公司1,000万以上大项目合同额同比增长了95%,新增客户1,724家。

此背景下,公司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仪器仪表、工业软件、运维服务、S2B平台业务,分别同比增长39.83%、44.16%、35.86%、87.67%、206.71%至32.58亿元、5.16亿元、3.56亿元、2.04亿元和1.29亿元,全部实现大幅增长,带动总营收规模同比增长43.08%至45.19亿元。

传导至利润端,公司费用率的优化进一步抬升了净利表现。

数据显示,除了影响长远发展的研发投入保持37.19%同比高增长外,中控技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变动16%、7.63%、-187.85%,均大幅低于营收增长,整体费用率由2020年的35.26%降至2021年的29.24%。

最终,公司2021归母净利润实现5.82亿元,同比增长37.42%,增速较2020年的15.8%有大幅提升。

浙大留学博士归国创业

2020年,中控技术成功登陆科创板,中控技术实际控制人为褚健,很有传奇色彩。在工业自动化圈内,褚健的名字几乎是无人不晓。

褚健从事的是工业自动化领域,是关涉中国基础工业设施安全的领域。

1978年,褚健15岁,他以全校的最高分考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1986年,他成为浙大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及仪表专业与日本京都大学首届博士联合培养第一人。

那时候的日本已经完成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期,褚健在那里得以见证科技如何助力日本的经济腾飞。

日本的青年告诉他说,日本几乎没有任何资源,如果日本在科学技术上不领先中国20年,那日本就没有出路和希望。这让他很受震撼。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看到了国际上最先进的产业技术水平。褚健认为,日本发展这么快,当时作为教师一辈的科学家是做出贡献的。他也在想,等到20年后,他四五十岁的时候,他们这一代的科学家是否也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这段留日的经历,对褚健后来的人生选择影响至深。他常常向人提起这一段经历对他思想形成的冲击,立志要实现产业报国的理想和抱负亦是在此期间形成的。

褚健的同事们对他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满怀强烈的产业报国理想,将实验室里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他作为科学家的使命。

“褚健是一个产业报国理念特别强的人。当时国内的控制系统用的都是国外的,有感于中国的自动化产业发展落后于国外,他确实想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褚健在浙江大学的一位同事说。

三年后,从日本京都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褚健毅然选择回国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研究。

回到浙江大学的褚健很快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1992年4月,国家计委批准在浙江大学设立国内高校第一个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希望探索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一种新模式,形成“技术、工业、贸易一体化”的通道。年轻的褚健被推到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的位置。

1992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邓小平南巡讲话,全社会涌动着创业的激情和梦想。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下,浙江大学正式成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十二条龙”,也就是十二个学科性公司。褚健受命去创办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

1993年,中控公司的前身浙大自动化公司正式起步。当时学校并没有资本金投入,相当于是虚假注资,褚健自己借了20万元投入进去。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产品。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所有重大工程和装备必不可少的核心系统,就像人的“大脑”,一旦“脑子”出问题,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或停产。

而当时国内的DCS系统已被国外的品牌所垄断,国内的大型企业用的都是霍尼韦尔、横河电机、艾默生、西门子等国外品牌的DCS,几乎没有考虑国产DCS的可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那时,工业安全的命脉完全掌握在外国企业手里,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设施面临严峻的安全隐患。

褚健后来回忆说,“中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起步的,加上又是虚假注资,艰辛和困难可以想象。”

那一年,褚健正好30岁,已经是这所江南名校最年轻的教授。那个初夏,财经作家吴晓波采访了这位决定下海创办企业的年轻科学家,并形成报道《少一个科学家,多一个企业家,划算吗?》被新华社通发全国。

虽然那时候中央已经鼓励科学技术要迅速地转化成生产力,但选择下海的科学家仍然凤毛麟角。

立志打造中国的霍尼韦尔

褚健从创建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是奔着成就一家伟大公司去的,他提出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的霍尼韦尔”。“中控”的取名意思就是要成为代表中国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第一品牌,其英文名SUPCON的由来则是Super Control(一流控制)的缩写。

那时候,国内不少同行断言,中国再研发DCS系统,已经没有机会了。

上述褚健的浙大同事说,“在当时,我们认为DCS系统在国内是没法做的,因为没法和霍尼韦尔比拼,国内的大石化企业都不会买我们自己的产品,这块业务太难了。”

在最艰难的时候,公司管理层内部出现了重大的矛盾和分歧:是继续走自主开发的道路,还是代理西门子的产品?

褚健分析,如果从生存的角度看,代理国外产品完全正确,那将很快获得项目和市场。但如果从振兴民族工业、树立自主品牌的角度,如不能坚持下去,将永远失去树立自己品牌的机会。

“我力主研发出自己的DCS控制系统,要么辉煌成功,要么彻底失败回家。”褚健说,在他强烈且毫无妥协的主张下,中控决定不做国外产品的代理,哪怕饿死也不做。

但这是一个极其艰难和痛苦的决定。现在再回忆起来,“在那样一个极其苦难的寒冬,我痛苦极了,我也深知公司经营面临的困境,但我又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然而,要验证我是正确的谈何容易?”

中控的一位高管说,在经过了将近10年左右的艰苦努力后,中控的DCS系统才在化工企业里推广,之后再向炼油企业、造纸、电厂等慢慢推广出去。

“而在这10年里,大型的国有企业还不敢用我们的系统,用的都是国外品牌。我们后来又组织开发新的系统构架,将网络技术引入,后来才能抗衡国外的控制系统市场。”

20年后,中控历经艰难,终于打破了跨国公司对中国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的垄断,实现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成为该领域科技水准最高的企业。中控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9项,其DCS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4.7%,连续八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其中,在化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3%。中控的出现也使国内DCS系统降价至原来的三分之一。

而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中核集团等大型央企如今也成为了中控的稳定客户。

中控技术按下控制系统国产化进程“加速键”

去年年底,由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具有100%全国产化的集散控制系统ECS-700X实现了某石化装置的投运,标志着中控技术向国产化新时代踏出坚实的一步。

中控技术从2017年开始启动专项工作,建立全面合作生态圈,开展DCS系统全面国产化产品调研、高可靠性国产器件选型、方案设计等工作,从器件测试、产品开发,到产品定型、系统测试,每个环节反复进行详细的测试和论证。

2021年7月17日,在首届工控中国大会上,中控技术发布了100%全国产化DCS控制系统ECS-700X。中控技术ECS-700X控制系统在某石化装置实现成功投运。从操作站软件,到控制器、通讯模块、IO模块,实现100%全国产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对中控技术提供的ECS-700X系统所使用的元器件开展信息规范性分析和审查确认,9月7日最终判定——中控技术的集散控制系统ECS-700X所使用的器件均为100%国产,同时出具全国产化认证分析报告。

中控技术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经历多年的沉淀和奋斗,在国内工业控制领域的自主可控的推动工作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我们绝不止步,未来,中控技术将会持续推进国产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用自主创新的中国智造为流程工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DCS国产替代空间

DCS即集散控制系统,是能够采用控制功能分散、现实操作集中、兼顾分而自治和综合协调的的原则的新一代仪表控制系统。DCS主要被应用在化工、制药、核电、石化、建材、电力、冶金等领域,其中化工和电力领域的需求占比较高,二者总占比达到62%左右,石化领域排在第三,市场占比约为21%。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6年集散控制系统(DCS)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在2016-2019年受房地产、新能源项目的增加,DCS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在2019年达到88亿元,但在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DCS市场规模有所下跌,降低到85亿元左右,但未来随着工业、电力产业恢复,DCS市场需求仍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2022年市场规模突破90亿元。而在未来,随着DCS行业逐渐高端化,DCS售价也有所提升,在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8亿元左右。

近五年,在发改委、工信部、国务院发布的多项政策支持下,我国加速推进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受政策利好,我国企业加大对于DCS的研发力度,已逐渐完成国产替代,到2020年我国流程工业DCS国产化率约为46%左右,未来国产替代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就市场竞争方面,随着DCS市场规模增速的逐渐放缓,存量市场加速向服务化转型,市场竞争激烈愈发激烈,而由于DCS产品的研发周期较长、技术升级较慢,而大规模企业具有技术优势,市场占比将不断增长。在2020年我国DCS市场主要被中控技术、艾默生、和利时、霍尼韦尔、ABB、西门子等企业占据,其中中控技术市场占比遥遥领先,达到28%左右,而艾默生与和利时分别位列二三,占比为17%和16%。

就行业发展来看,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我国工厂逐渐向网络后、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对于DCS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DCS系统行业需要实现技术升级,与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提升产品应用性能。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DCS主要应用在流程工业领域,受近几年国内化工、电力、石化等产业智能化发展,DCS应用需求持续攀升,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在生产方面,我国DCS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国内企业市场占比也不断扩大,但就当前国内市场来看,外企仍旧占据着一半市场,未来实现DCS产品的国产化空间较大。

文章来源:新思界网,中控,中国经济周刊,全景财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工控零开始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