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民:APS系列问题的尝试回答-I

智能制造随笔 2022-04-24
1063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e-works在组织本月29号的一个APS方面的讨论,初步安排是我在其中做一个APS选型实施策略方面的报告交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参与。还有一个调查问卷,有几个问题,我尝试着做下回答。

1. 在您看来,我国制造企业在APS应用现状如何,呈现怎样的特点?不少制造企业选择自研APS软件,您如何看待?
总体上来说我国制造企业的APS应用还是非常落后的,尤其相比于其他的,比如MES的数字化系统来说,不仅数量少,而且水平也不高,而且供应商能力也亟待提高。但是随着MES越来越普及以及应用效果越发体现出来的现状与趋势下,作为下一步重点需求的APS其实是日益强烈的。人民群众(制造企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落后的应用效果乃至落后的生产力(供应能力)的矛盾,是当前的一个主要特点。

另外APS是有很多种类型的,现在应用比较多的,其实还是产线或者车间的作业级APS。在这个层次之上的供应链级APS、多工厂或者多生产基地协同的APS,以及改进或替代MRP的APS,则近乎于荒漠,可供应的产品以及更加谈不上的应用效果就非常少了。在这个层次之下的产线或者单元级的APS以及面向现场物流的AGV路径规划等等,这个还是有一些的。单体制造企业内部的APS应用相对还是有案例的,更大范围层次的APS应用相对较少,这也是一个典型特点。

对于制造企业自研APS,尽量抛开笔者自己也是做APS的可能带来的偏见或者自私,仍然认为:总体上来说是不看好的。一是APS其实是非常专业的,对于算法的门槛是比较高的,没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深刻的洞察理解其实是不可能做好的。二是,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吧,不能因为现在是风口或者需求强烈,好像组织力量就可以实现,虽然比不上那种CAE工业软件的深度与复杂度,但迄今为止有多少企业做出了哪怕是初试版本的CAE软件呢?三是, APS与那种偏业务过程管理相关的工业软件比如MES等是不一样的,业务理解与业务场景的把握当然很重要,但实现机制算法(这里并不是指所谓很多人诟病的那种遗传算法之类不行不好用的说法,而是一方面是算法运用的思想,另一方面其实是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结合应用场景的应用先进算法)以及先进制造运行模式在其中的体现才是同等乃至更为重要的门槛。四是, APS远远不是作为工具来运算出一个结果那么简单的应用,其最本质的核心是在于场景决策,这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而这具有更加复杂的内涵。五是,APS方面的相关人才本来就是稀缺资源(其实是制造、管理、自动化、计算机及软件等相关学科的一个融合),这个可不是简单的会一些计算机软件编程就可以的,其实迄今为止还真没有发现哪个APS产品是由计算机或者软件出身的人来实现的。

…………………………………

后面还有6个问题。是关于实施成功率不高、实施成功的关键要素、软件选型注意事项、市场态势和发展趋势等。

且听下回分解吧。

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王爱民,工作于北京理工大学数字化制造研究所,长期从事APS、工艺数字孪生等技术研究、系统开发与实施应用。

笔者公众号:智能制造随笔,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智能制造随笔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