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我国氨纶产能逐渐增加 市场正不断向头部企业聚集

新思界网 2022-04-25

投资

865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中小型企业市场份额不断缩减,氨纶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其中华峰化学、晓星氨纶、新乡化纤、华海氨纶以及泰和新材市场占比较高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简称氨纶,是由聚氨基甲酸酯构成的一种弹性纤维。根据分子链中软链段不同,氨纶可分为聚酯类和聚醚类,氨纶主要应用在服装、家纺、卫生医疗用品等领域,涉及到袜子、内衣、泳衣、休闲衣等。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提升,氨纶市场需求不断释放,行业产能持续增加。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6年氨纶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自21世纪以来,我国氨纶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2020年,我国氨纶表观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2.0%,高于期内化学纤维表观消费量增速。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口罩、防护服用氨纶市场需求增加,推动氨纶产能进一步释放,发展到2021年,我国氨纶行业产能已达到105.2万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国家,产量约占全球氨纶总产量的65%,国产产能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出口至海外市场。在氨纶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最高,包括PTMEG,MDI、PTMEG等原材料,为减少原料、人工及运输成本,氨纶新增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是大势所趋,预计2026年,中西部地区氨纶产能将占据全球总产能的56%。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中小型企业市场份额不断缩减,氨纶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其中华峰化学、晓星氨纶、新乡化纤、华海氨纶以及泰和新材市场占比较高。我国氨纶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中,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前五大生产企业累计新增产能将突破85.0万吨。

氨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干法纺丝、熔融纺丝、湿法纺丝以及化学反应法四种,湿法纺丝、化学反应法生产流程复杂,且产品质量低,目前已被市场淘汰;熔融纺丝法不具备原材料及技术优势,市场占比正不断缩小;相比之下,干法纺丝技术成熟,且产品质量好,是目前氨纶行业主流生产工艺。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作为弹性纤维材料,氨纶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呈不断增长态势。我国是全球氨纶第一大生产国,行业产能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出口至海外市场。未来五年,我国氨纶仍将有新产能释放,但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中,随着相关产能释放,氨纶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思界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