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进口,政策支持下改性塑料迎来新机遇,国内上市企业谁最优秀?

新材料君 2022-05-05

改性塑料汽车企业

4813 字丨阅读本文需 11 分钟

改性塑料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通讯等诸多国家支柱性产业和新兴行业,改性塑料的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家电、汽车、电子电气、办公设备和电动工具等,其中家电和汽车是目前改性塑料最重要的下游应用行业。

目前,国内高端改性塑料仍以进口为主。而随着国内环保压力的增大以及全球竞争的加剧,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头部企业或将迎来发展机遇。

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当前,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竞争格局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大型外资企业、规模内资企业、小型内资企业,大型外资企业在改性塑料高端市场仍占据主要地位。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改性塑料企业总数超过3000家,但产能超过3000吨的企业仅70余家,产能超万吨的规模内资企业较少。

对于大多数小型内资企业而言,由于生产规模较小,通常难以进入大型汽车制造及家电客户的供应商体系,多通过合作或代工的方式获得订单。不过,改性塑料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大型国际化工企业如巴斯夫、陶氏、杜邦、SABIC等。

国内改性塑料企业大都是从国内家电和汽车行业发展起来之后才开始兴起,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综合竞争力与国际大型化工企业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高端改性塑料市场仍以进口为主,进口替代需求较大。

不过,近年来,规模内资企业已经开始奋起直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与大型国际企业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部分企业以研究开发功能化、高性能化产品为抓手,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上游石油化工企业不断加强产品的自主研发,也带动国内改性塑料行业整体创新速度加快。

市场需求在不断加大。据预测,到2025年,仅汽车领域改性塑料需求量将达1180.24吨,其中新能源汽车改性塑料需求量达236.21万吨。在国内“以塑代木”、“以塑带钢”、汽车轻量化、家电材料高性能化等趋势的推动下,我国塑料改性化率有着巨大的空间。

推动汽车轻量化发展

就汽车市场来说,改性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占据19%左右的份额。目前,汽车正在经历从传统机电产品、交通工具向大型移动智能终端的重大变革,智能化、轻量化是汽车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

改性塑料材料凭借密度低、强度高、成型工艺性能良好等特点,成为汽车轻量化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汽车内外饰、电子电气以及动力总成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尽管受到芯片短缺以及疫情反复的影响, 2021年汽车市场仍然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根据中汽协发布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608.2万辆和 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 3.8%,按照单车改性塑料用量150kg来计算目前我国汽车领域对改性塑料的需求为391万吨左右。

随着 “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的推动,改性塑料在减重降耗方面的优势将推动汽车制造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表明,2035年乘用车轻量化系数至少降低25%,在当今的汽车市场环境中,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和激烈的竞争共同导致整个汽车供应链的快速变化。

根据数据显示,1kg改性塑料可以替代2-3kg钢等密度较大的材料,而整车重量每降低10%,油耗降低6%-8%。因此,从环保角度考虑汽车减重也可谓是迫在眉睫,而改性塑料则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关键。

促进家电智能化转型

此外,改性塑料在家用电器领域的应用也最为广泛,占比高达34%,凭借质量轻、强度高、电绝缘性能优异、化学稳定性能优良等特性,家用电器的壳体、叶片、外饰等配件对改性塑料需求稳步提升,其中电冰箱与洗衣机中改性塑料在原材料中占比约 30-40%。

尤其是在小家电领域,厨房用具、个人护理等产品,都用到改性塑料。常见的小家电产品有电压力煲、电磁炉、面条机、馒头机、豆浆机、料理机、榨汁机、开水煲、电吹风、直发器、剃须刀等等。如何合理应用改性塑料材料来降低小家电成本且保证产品质量是产品占有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家电领域常见的改性塑料有用于内部件的改性PBT、改性PET、改性PA、改性PPO等以及用于外观件、壳体的改性PP、ABS、PC/ABS等。另外,智能家居电器的兴起,家电用改性塑料大都要求阻燃,且根据不同用途,要求满足高灼热丝、高漏电起痕、高RTI等条件。

我国作为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大国,2021年中国空调产量 21,835.7万台,同比增长 9.4%;同期中国冰箱产量 8992.1万台,同比下降 0.4%;同期洗衣机产量8,618.5万台,同比增长 9.5%。

改性塑料在阻燃、强度、耐候、环保等基础性能和易成型、色彩丰富、吸震消音等性能上都有较多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我国家电行业向智能化转型,家电产品对改性塑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且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

改性塑料迎行业发展机遇

(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世界主要国家争相寻找创新的突破口,而工业创新,材料先行,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外溢性,其创新和发展往往能带动其他产业实现革命性的创新和突破,是技术革命的重要基础和催化剂,一直受到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新材料产业被定性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通过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弥补基础工业短板,增强发展底气,更可通过基础创新找寻新的产业发展动力,对做强―中国制造‖具有重要意义。改性塑料作为有机高分子新材料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新材料行业,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导向,为改性塑料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我国经济转型推动材料领域的进口替代

国际市场上,高端改性材料市场呈现寡头化、巨头化的格局,陶氏、巴斯夫等公司历史悠久,在化工材料领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在配方研发、原料供应、加工制造、专利保护、品牌质量等方面优势明显,因此,长期以来,高端改性材料领域主要被该等巨头所垄断。而国内的改性塑料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虽然依托于中国自身的庞大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高端产品较少,改性材料的高端领域仍是以进口为主。

近年来,受我国经济转型、全球贸易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产业逐步开始转型升级,对供应链的建设更为重视,强调自主可控,高端改性材料作为重要的新型材料,其实现进口替代的需求愈发迫切。国内规模以上的本土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发功能化、高性能化的改性塑料产品,并与国内的先进制造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逐步进入高端改性材料市场。因此,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材料领域的进口替代,为本土具有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的改性材料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3)原油价格低位运行利好改性塑料行业

2014 年以来,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持续走低,期间有所起伏,但受新能源、贸易战、主要产油国扩大产能等因素的影响,总体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受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的影响,作为改性塑料主要原材料的 PP 等合成树脂产品价格也处于较低水平,由于上游原材料的成本下降传导至终端的制造产业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端的价格下降为改性塑料产业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改性塑料下游应用的制造领域广泛,包括家电、汽车、电子通讯、医疗器具、轨道交通、精密仪器、家居建材、机械工程、航天航空等领域,改性塑料产品自身存在较为稳健的增长需求,保持了较高的景气程度。未来,随着天然气、电力、生物燃料等各类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汽油等成品油在能源领域中的重要性将有所下降,原油价格的低位运行将有利于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材料产业属于与基础研究与产业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新型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的研究和开发所需的专业人才,既需要在高校、研究机构多年的深造,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需要具备一定的产业实践经验,具备将理论储备转化为实践成果的能力,因此该等专业人才存在起点高、培养周期较长的问题。同时,我国的改性材料产业起步较晚,技术积累较为薄弱,该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也尚不够完善,导致此类专业性强、技术积淀深、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研发人才较为匮乏,难以匹配我国改性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2)下游应用的丰富所带来的挑战

随着 3D 打印、物联网、5G 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改性塑料下游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这给改性塑料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对改性材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是原有产品的技术标准不断提高,新的改性方向和功能化产品也在不断问世,整体呈现为下游市场对改性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要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下游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也需要改性材料厂商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包括配方研发、稳定供应及支持服务,甚至在客户的产品开发阶段即介入,从基础材料角度协助客户完成产品研发,缩短新产品从开发到全面投产的周期。这就对改性塑料厂商的研发、供应和服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性塑料企业必须紧跟科技前沿,与客户和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持续创新以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

上市企业业绩一览

四月底了,各大改性塑料上市企业的2021年报都已出炉,具体表现怎样呢?小编整理了七家改性塑料上市企业的2021年业绩,谁最优秀?谁最拉胯?

一、金发科技

金发科技于2022年4月26日披露年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02亿,同比增长14.7%;实现归母净利润16.6亿,同比下降63.8%;每股收益为0.65元。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4.6亿,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4.2亿,同比下降44.9%。

公司2021年营业成本335.2亿,同比增长28.8%,高于营业收入14.7%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9.2%。期间费用率为10.3%,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64.4%至22.2亿。

从业务结构来看,“改性塑料”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改性塑料”营业收入为253.3亿,营收占比为63.9%,毛利率为19.7%。

二、普利特

3月15日,普利特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2021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48.71亿元,同比增长9.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74.82万元,同比下降94.00%,每股收益为0.0235元。

三、道恩股份

3月17日,道恩股份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2.61亿元,同比减少3.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减少73.5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82%,同比下降33.63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2.24%,同比下降15.5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5.80%,同比下降13.85个百分点。

四、南京聚隆

南京聚隆于2022年4月22日披露年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6亿,同比增长45.7%;实现归母净利润3178.4万,同比下降48%;每股收益为0.3元。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亿,同比增长9.1%;归母净利润1413.8万,同比下降6.3%。

公司2021年营业成本14.7亿,同比增长57.9%,高于营业收入45.7%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6.8%。期间费用率为9%,较去年下降2.4%。经营性现金流由1479万下降至-5650.5万,同比下降482%。

五、沃特股份

沃特股份于2022年4月26日披露年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5.4亿,同比增长33.6%;实现归母净利润6321.5万,同比下降2.4%;每股收益为0.28元。

公司2021年营业成本13.1亿,同比增长39.1%,高于营业收入33.6%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3.4%。期间费用率为11.9%,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经营性现金流由1.3亿下降至-2350.2万,同比下降118%。

从业务结构来看,“新材料行业”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新材料行业”营业收入为15.4亿,营收占比为100%,毛利率为15.1%。

六、银禧科技

银禧科技于2022年4月25日披露年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5亿,同比增长37.4%;实现归母净利润7345.5万,同比下降27.3%;每股收益为0.16元。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亿,同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136.3万,同比下降104.8%。

公司2021年营业成本18.9亿,同比增长41.3%,高于营业收入37.4%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2.4%。期间费用率为13.2%,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经营性现金流由1.3亿下降至-9418.5万,同比下降170.2%。

从业务结构来看,“塑料行业”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塑料行业”营业收入为18亿,营收占比为79.7%,毛利率为15.9%。

七、同益股份

同益股份于2022年4月26日披露年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9.2亿,同比增长31.7%,增幅连续5年保持在19%以上;实现归母净利润-2638万,上年同期为2234.9万元,未能维持盈利状态。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1亿,同比下降11.3%;归母净利润-496.6万,同比下降147%。

公司2021年营业成本27.5亿,同比增长32.6%,高于营业收入31.7%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0.7%。期间费用率为6.7%,较上年升高1.9%。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125%至-2.3亿。

从业务结构来看,“电子材料”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电子材料”营业收入为15亿,营收占比为51.3%,毛利率为4.8%。

文章来源:览富财经网,普华有策咨询,塑库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材料君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