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告别暴利时代

子弹财经 2022-05-06

宁德碳酸锂电池

3996 字丨阅读本文需 11 分钟

作者 | 行者

编辑 | 蛋总

出品 | 子弹财观

不出所料,推迟两天发布财报的宁德时代,业绩表现的确“有点问题”。

4月29日,宁德时代才公布了2022年一季报。数据显示,虽然实现营业收入486.78亿元,同比增长153.97%,但净利润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2%,扣非后的净利润仅为9.77亿元,同比更是下降41.57%。

关键是,一季报显示宁德时代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35.48%,为70.76亿元,上年同期为110亿元。这是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宁王”首次出现单季度业绩同比下滑。然而,上一个季度宁德时代的归母净利润仍然有81.18亿元,差不多是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的九倍。

资本市场的反馈迅速且直接。

五一劳动节后第一个开盘日,截至5月5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报收376元,下跌8.15%,当日股价一度探低至353元跌近14%,创下近一年来新低,较最高点692元已经跌去近45%的市值。

此外,由于宁德时代的股价在5月5日开盘重挫,当日甚至带动锂电池、新能源车、电气设备等板块纷纷走弱,山河智能、吉翔股份等大幅回调。锂电池ETF盘中一度大跌近4%,智慧电车ETF、科技ETF盘中均大跌近3%。

事实上,宁德时代最新的财报成绩及其资本市场的表现让人们吃惊不已,有媒体甚至用《宁德时代的利润去哪了》做报道标题,业内也普遍传出对宁德时代业绩不看好的声音。

事实真的如此吗?

1、到底是锂还是镍?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宁德时代在财报沟通会上有自己的说法。

他们认为,2021年以来碳酸锂的涨价为公司的经营带来了压力。但作为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为了维护行业的发展,一季度之前自身承担了原材料的涨价压力,但是以碳酸锂为代表的原材料涨价确实非常快,公司与客户协商,共同面对原材料涨价的压力。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一季度营业成本为4162757万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近20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07588万元,比去年同期降低35.48%。

从一季度报表中确实可以发现,成本端的扰动是宁德时代净利润波动的主要原因,部分上游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对公司成本带来重大影响。

而且从市场层面看,2022年以来,以碳酸锂为代表的原材料涨势过快,远超合理价格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显示,受新能源产业需求增长、锂资源供应紧张等影响,一季度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42.1万元/吨,同比上涨456%。

再加上来自GGII数据显示,镍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市场平均价格2022年3月份较2021年初分别上涨约171%、222%、98%、18%。

从这些数据角度上看,似乎宁德时代2022年一季报的问题都有了出处,而且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但从具体层面来看,宁德时代在这种局面背后,可能还“隐藏”着一些其他信息。

一方面,作为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对于碳酸锂这种主要原材料有着自己的危机把握和解决能力,进行半年产能乃至一年产能预估的囤积,是一个常识。

宁德时代在一季报中承认,碳酸锂从2021年就开始呈现暴涨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不通过长期存储碳酸锂以及间歇性在价格低端补货来平衡原材料价格区间,反而要受到上游原材料上涨影响,对于一家龙头生产企业是说不通的。

况且,2021年年报以及一季报的沟通会上,都有投资人问到过相应问题。而宁德时代高管回答中已经表明,自2018年以来,宁德时代通过布局印尼镍项目、刚果钴项目、宜春锂项目、宜昌材料一体化等项目等,逐步往上游布局,对抗成本上涨压力。

而且,宁德时代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会按计划推进布局锂矿进度,考虑市场碳酸锂价格进行灵活调整——如果碳酸锂供应比较理性,公司可能更多考虑直接采购;如果市场碳酸锂价格过高,公司会争取加大自供比例。

从这点上讲,宁德时代将所有成本的增加都推到碳酸锂上涨身上,可能不是一个能被理解的结果。

另一方面,这次一季报宁德时代在资产负债表上出现了一项之前从没出现过的“衍生金融负债”科目,这个数字是17.87亿元。

“衍生金融负债”实际上是指衍生金融工具的盈利与亏损,若亏损导致负债就在资产负债表列名衍生金融负债。很明显,这个数字显示的就是宁德时代2022年一季度开展的衍生金融投资亏损了17.87亿元,亏损额超过今年一季度净利润14.92亿元。

而这项投资到底在做什么?一季报发布之后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宁德时代的高管做了解释。当时在被问及期货套保风险敞口时,公司表示,基于保障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及降本需要等,公司布局了部分镍资源产业链;为防范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公司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及业务需求,对镍等相关产品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据此,若结合3月份“青山镍事件”,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宁德时代在这件事情上是亏了钱的。

换句话说,宁德时代一季度成本支出的暴增,既有碳酸锂价格变化的影响,同时也跟风险布局镍金属市场的亏损有关。

所以,宁德时代“吃亏”到底是亏在了锂上还是镍上,还有待后续数据的披露再作进一步分析。

2、告别暴利时代

宁德时代正在告别暴利时代,一方面跟成本激增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市场需求变化有关系。

事实上,2020年及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宁德时代主打的产品并不仅是电池,而是基于汽车电池定制的电池管理包。

就是在普通电池的基础之上,将电池做成模块,并根据企业设计车型的需求,推出不同能级的电池包,附加各种管理限速和控制中控面板,还有管理软件,可以无缝衔接入企业的车机系统。

这种“一键交钥匙”的产品模式在当时很受新能源车企欢迎,省了他们在电池研发和汽车生产电池模组部分的大量工作。也因此,当时很多企业订购宁德时代的电池,就同时接受了宁德时代相应管理系统的植入。

当然,这种已经叠加管理软硬件服务的产品,价格肯定比光秃秃的电池要高很多,而且相应的服务和后续的潜在价值还给宁德时代带来了额外的产能和收入。

这似乎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但问题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竞争时代。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新能源汽车厂商除了拼车机的智能度外,就是拼电池续航。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而在化学电池结构没有取得突破的背景下,想方设法解决电池续航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电池排列的密度。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排列已经进入跟底盘合并的时代,把中间模块的隔板和整个电池仓的隔板全部取消,所有电池排列一起与底盘融合,产生最大化的排列密度和放置电池的空间,是现在那些所谓“行驶里程超过1000公里”纯电动汽车的秘密所在。

采用这样物理方式解决长续航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从宁德时代就不可能购买价高且利润高的电池模组,反而只会购买光秃秃的电池本体。

这就天然降低了宁德时代产品的毛利率。

另外,当下新能源汽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也影响到了宁德时代毛利率的下降。

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的排行榜,从2021年开始,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排行第三的小鹏汽车,2021年成了一个霸榜的存在。原本第一、专门布局高档高价新能源汽车的蔚来,已经跌到了第三。到了2022年一季度,蔚来的排名还在下滑,甚至哪吒汽车异军突起,在销量上超过了它。

有媒体探究后表示,包括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还有主销汽车都是在20万以内的小鹏,以及10万以内的哪吒汽车,无一例外都表明在当下15-20万之间的电动汽车是消费者心仪的主流。

而这些追求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必然会在电池模组方面下功夫,降低成本购买电池并在后续自己做研发和产品加工,就成为这些企业的选择。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凸显宁德时代高毛利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3、等待新的突破

实际上,宁德时代对这样的市场变化很清楚。

因为现在各家汽车企业突破长航程的方式是物理叠加,这对宁德时代的毛利来说有负面影响,如果想破局就必须在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商业运营上进行突破。

在这种局面下,宁德时代选择走“三条路”。

第一条路是直接布局换电业务,从物理角度想方设法解决电池流转的问题,回归整体电池包发售的产品结构,提升宁德时代的毛利水平。

1月18日,宁德时代旗下全资子公司时代电服线上首发,换电服务品牌EVOGO及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亮相。

第二条路是针对车企车身一体化的电池布局,宁德时代上马了CTP技术,即Cell to PACK,是将电芯直接集成为电池包,从而省去了中间模组环节。这项技术节省了连接的线束和接插件,在原本的空间里可以安装更多的电池,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效率。

宁德时代是最早突破CTP技术的厂商,而且在近期推出了第三代CTP技术,名为麒麟电池。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其电量比起4680系统,提升了13%。

这是宁德时代应对物理化电池叠加局面的一个“杀手锏”。

第三条路是生产钠离子电池,这是在化学领域上对动力电池的突破。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从2021年开始,宁德时代已经在进行一系列的研发。去年7月,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虽然略低于目前的磷酸铁锂电池,但在低温性能和快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宁德时代预计,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为了这目标,宁德时代加大投入力度。截至2021年底,宁德时代研发人员数量为10079人,同比增长约80%,占员工总数的12.06%,其研发人员规模远超同行。

在研发费用方面,2021年,宁德时代投入76.91亿元,比同期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和孚能科技四家锂电企业的研发费用之和还要多。最新财报显示,其一季度研发费用高达25.68亿元,同比增长117.49%。

去年12月,宁德时代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已经启动,最终将在2023年左右形成基本的产业链。

种种迹象表明,宁德时代目前对自己面临的竞争局面有所准备,且已经付诸实施。而如果宁德时代后续产品技术研发跟得上,相应的风险就容易得到管控。

从券商分析师角度看,尽管今年一季度业绩“爆出大冷门”,但市场对宁德时代的预期是:这只是暂时性承压,公司综合实力较强。

当然,资本蜂拥至动力电池领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车企有降低对宁德时代依赖趋势,宁德时代有很大压力。

而且,在新技术方向的固态电池领域,资本手笔惊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7家国内外固态电池生产商获得了新投资。

日前,固态电池公司卫蓝新能源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华为系关联股东,公司注册资本由5803.68万元增加至6136.73万元;此前,高能时代、太蓝新能源、恩利动力等固态电池企业也相继获得来自碧桂园创投、中金系等的大笔融资;其中,美国固态电池初创公司Factorial Energy更是获得奔驰领投的2亿美元D轮融资……

竞争持续加剧,问题依然存在。告别暴利时代后,宁德时代的考验仍在继续。

*文中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基于RF协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子弹财经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