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艺术在元宇宙世界里完美“融合” 传统出版业能否靠数字藏品恢复“青春”?

微观人 2022-05-07

艺术品

2527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近日,中国电信旗下持牌支付机构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翼支付”)的“翼支付App”推出“麟翼数字艺术品专区”。同时,中国电信首款数字艺术品“半部电台”也同步上线。

记者注意到,2022年以来,翼支付、银联云闪付、拉卡拉等多家机构均已入局数字藏品。

据悉,麟翼数字艺术品专区数字艺术品为实名持有,采用商家“定向邀请+资质审核”入驻模式,为IP提供方、创作方、发行方及C端用户,提供授权、制作、发行和运营等各个环节的版权保护,平台用户需进行实名认证之后,才能购买、持有、收藏、分享平台上的数字艺术品。

此外,银联在云闪付App中上线“数字藏品”小程序,并推出“航天福”“芯片福”等数字藏品。据官方介绍,银联数字藏品应用是立足于数字文创领域,基于银联区块链技术建设的数字藏品服务平台,致力于联合相关行业机构及合作伙伴利用数字技术深入公益、艺术、文旅等多元场景,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焕活”,为用户开拓更丰富的藏品及应用体验。

2021年以来,海外NFT爆火后,国内NFT交易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业界普遍认为,国内各类平台均较为默契的“去NFT”金融属性,主推“数字藏品”概念,突出强调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标识的特定虚拟作品。为了规避数字藏品的金融属性,国内涉足这一领域的机构均对其二次交易进行了严格限制,只允许收藏。

对于多家机构入局背后原因,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支付机构入局数字藏品,是多元化商业布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机构跟随潮流转型吸引年轻客群的突破点,同时还能够帮助支付机构带来更多用户和交易,提升用户黏性。

什么是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到底是什么?其实数字藏品字面的意思是指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藏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其中几个核心的点我们需要了解清楚。

第一,数字藏品指的是数字凭证,而不是某个数字作品本身;第二,它的作用是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第三,它的生产、产生使用了区块链技术,稍微对数字藏品这个概念有点了解之后就有很多人说,数字藏品有什么用,不就是一堆数据代码吗?但是就是这几段代码,将其在区块链上进行存储,就形成了独特的、独一无二的数字藏品。

那么下面就从正面的角度看待数字藏品,你自己是否认可数字藏品,如果你自己对这个东西都带有怀疑的目光去看的话,那么我对你说再多东西也没有意义,我们把数字藏品当成一个故事,在当前这个初级的阶段,这个故事需要我们去完善,让这个故事更富有情节,更感动人。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这个故事,并认可这个故事之后,而且认可的人里面还有各种名人,那么故事才会流传的更广泛,就像茅台酒一样,炒的人多了,研究这个人多了,收藏价值也就出来了,作为数字藏品的价值来说,发行的品牌企业越大认可度越高。

还有一个IP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像鲸探、幻核、灵稀这些平台都是属于大公司做的,公司的背景在这里,我相信大家有看数字藏品,其实都有了解过这几个平台,那么另外发行的数字藏品本身的类型,IP越大认可度越高,比如博物馆、亚运会还有奥运吉祥物这类的藏品,它物品本身其实就具有热度了,那么赋予了区块链属性之后,同样也是自带热度属性,最后就是名人对于数字藏品价值的赋予,就像周杰伦之前发过的NFT,由名人发布的数字藏品,其收藏价值也是可想而知,名人站台就更具备潜力和价值了。

那么,数字藏品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

于佳宁认为,数字藏品可以将数字内容资产化,让数据实现权属清晰、数量透明、转让留痕,从理论上来说,万物皆可“数字藏品”,在未来可以架起连接现实世界资产和数字世界资产的桥梁,也是最切合元宇宙的发展方向之一。

“但总的来看,当前数字藏品的发展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存在技术不成熟、市场不规范、价值不清晰、监管政策有待明确等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应用场景也还局限在艺术品、收藏品等相对较小的领域。”于佳宁表示,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数字藏品的正面价值,同时也要辨别以数字藏品为噱头进行的投机、炒作、欺诈、传销甚至是非法集资等行为,切忌头脑发热贸然参与,要充分意识到这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最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还在于监管。当前,我国既没有对数字藏品进行明确定性,也没有对相关交易平台进行规制和监管,相关法律仍然处于空白状态。专家建议,随着数字藏品的不断升温,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明确数字藏品属性,逐步将其纳入监管体系,以推动这一新兴行业规范发展,规避可能引发的金融或法律风险。

而在防范用户投机行为方面,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建议,“支付机构在布局数字藏品时需注意两方面一是要关注交易规则的设置,尤其是二级交易,避免数字藏品业务沦为投机炒作甚至非法金融活动的通道;二是关注原创性及版权问题,对数字藏品的版权审查是其应尽的义务,应在上架作品前充分重视版权问题。”

国信证券指出,若未来国内打通二级市场交易,2026年中国的NFT市场规模约298亿,基于当前较低的市场规模具备显著的成长性。

出版业迎来第二春

过去的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数字藏品市场以110000%这个令人震惊的速度迅速成长。相关机构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全年,各发售平台发售藏品数量达到456万个,总发行量市值约 1.5亿,平均售价达到约 33.33元。在大众的认知里,数字藏品似乎还是个新鲜事物,而在玩家的维度上,众多玩家为了抢一件心仪的藏品寸步不离地守候在线上,目睹一秒售空的盛况,早已司空见惯。

数传集团CEO施其明表示,与传统藏品相比,数字藏品具有明显优势。传统藏品价格昂贵,不是每个拥有收藏兴趣的人都能承担得起的,同时,实体藏品也容易随着时间流逝产生一定损耗。数字藏品不仅价格亲民,又让收藏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存于“永恒”。此外,作为一种全新的资产类别,每一件数字藏品都独一无二、无法复制,大大地提升了其收藏价值,尤其受到年轻人的热捧。

对于出版业来说,数字藏品似乎还有点陌生,不过近期业内已有数家出版社开始了在该领域的试水,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出版在数字藏品上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首先,出版拥有庞大而优质的内容资源,一些优质内容和受到读者欢迎的IP可以进行二次创作与二次开发,实现一次读者触达,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销售,提升图书的盈利空间;其次,纸质出版物作为实物载体(资产),能够为读者提供的内容服务相对有限,但是出版物的巨大潜在价值是值得挖掘的,数字藏品可以将传统出版物与数字资源进行联动,为出版与互联网的融合创造更大的空间价值;再次,对于读者来说,标准化的产品不再能满足读者个性化、精准化的消费需求,而NFT数字藏品的唯一、不可篡改及复制的特点,恰好满足了读者的个性需求。”施其明表示。

施其明透露,2022年全年,数传集团将在原有的出版融合服务的业务上,利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深耕数字藏品,为出版业开辟更多新的发展模式与盈利渠道。

文章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经济日报,元宇宙商业,证券日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