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在你抽屉的旧手机有了新“归宿” 废弃电子回收行业逐渐升温

数码界的艺术家 2022-05-07

手机回收电子产品回收回收电子

2198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旧手机都去哪儿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废旧手机被淘汰下来。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手机社会保有量达到18.56亿部,废旧手机产生量和闲置量也逐年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闲置总量累计将达到60亿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安全有效回收利用废旧手机,值得深入探讨。

废旧手机其实有“两副面孔”。一方面,废旧手机可以称得上是宝贵的资源,其中的很多元器件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含量丰富,品位远高于同质量的金、银矿石,再利用潜力巨大。被回收的废旧手机,主要有3种去向:上市时间短、功能完好的手机经翻新后,流入二手市场;有一定损坏的,可用零部件被拆解再利用;完全无法使用的,还可以用于提炼原材料。一旦废旧手机拆解大规模产业化成为现实,电子产品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将加快形成,极大助力我国低碳化、绿色化发展进程。

另一方面,若处置不当,废旧手机便会成为巨大的污染源,铅、镉等重金属可能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比如,一块手机电池所含的镉能污染6万升水,相当于3200桶标准桶装水。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回收利用率仅4%左右,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正规回收领域的不足30%。大量闲置的废旧手机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去向无从监测,不仅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埋下环境污染风险隐患。

个人信息泄露已成手机回收“拦路虎”

一份《手机使用与回收公众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移动用户人均拥有过的手机数量为4.58部,手机使用不足一年进行更换的人群占比约30%,仍有大量旧机存在循环利用价值,其中超过四成用户的旧机处于“几乎全新”或“非全新但不影响使用”的状态。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闲置手机进入到正规回收领域的不足30%,有超过70%的手机闲置在家里或进行了不环保、非合规的处置,造成了资源浪费。

有业内专家介绍,海量旧手机如果简单废弃,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损害。比如一块废旧手机电池能污染6万升水,其污染强度是普通干电池的100倍,它还含有铅、砷、镉、铜、锌等易污染环境的重金属。相反,手机拆解物基本上可以100%被利用,一吨废旧手机至少可提炼出总价值约5万元的铜、锡、银、黄金等金属,堪称沉睡的“城市矿山”。

据拍拍平台数据,38%的二手手机回收价格在2000元以上,iPhone、华为等一些型号手机保值率甚至超过80%。从经济价值来看,如果按国际上30%—40%的回收率计算,唤醒“沉睡”家中的旧手机,中国手机回收市场规模可高达数千亿元;从环保价值来看,旧手机如果通过闲置资源交易平台流转到有需要的人手中,可以循环使用,有利于低碳减排。有机构数据显示:平均每一单二手手机的交易,能实现碳减排量高达52公斤。

遗憾的是,“存放在家”仍是目前人们最常见的处理旧手机的方式。“不知道怎么安全处理旧手机,里面有太多个人数据了。”“不敢卖,怕有一些资料没处理好会外泄。”记者随机调查发现,一些人表达了对旧手机数据安全的担忧。网络安全专家也认为,恢复出厂设置和简单“删除”文件,并不能彻底删除手机内的信息。目前有不少案件表明,一些不正规的二手手机收购者,可通过简单操作恢复“已删除”的个人信息,这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从事电信诈骗等活动的工具。显然,个人信息的泄露已变成旧手机回收的“拦路虎”。

行业潜力巨大 制造企业入局

在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双双推动下,不断有制造企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展开探索与布局。长虹控股集团旗下的四川长虹格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格润”)便是一家较早进入废弃电器电子回收领域的专业回收公司,也是长虹控股集团布局“绿色供应链”,坚持“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环。

据长虹格润总经理吴章杰介绍,早在2010年,长虹就启动了再生资源项目,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上千个回收网点,年回收量超过200万台,累计拆解处理废弃电器电子1400万台以上。2018年,长虹格润加大投入,建成电子信息产品拆解工厂,目前已具备3000万台/年的手机拆解产能。得益于在B端市场的开拓、拆解规范化处置与高要求建设,目前公司已成功与四大家国际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据统计,公司今年一季度同比去年同期,废弃手机入库量增长了9倍。

经过多年的发展,长虹格润已形成了以废弃锂电池综合利用为中心,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综合利用、综合环境治理为支点的“一体两翼”的产业布局。

政策持续推动 前景依然向好

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会增加200万吨所谓的电子废弃物,但回收利用率不足20%。自2014年以来,全球电子废物量增长率为21%,国际专家组估计2021年全球产生的电子垃圾,包括废弃的电子产品和电气设备,总重量将超过惊人的5700万吨,比中国的长城还要重。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7470万吨,仅16年电子废物量就翻一番。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企业自身积极应对,废弃电器电子回收行业总体已呈现出升温发展的态势,前景广阔。

去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鼓励多元参与,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网络,继续开展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支持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通过自主回收、联合回收或委托回收等方式建立回收体系,引导并规范生产企业与回收企业、电商平台共享信息。

吴章杰表示,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且对手机、家电等回收蓝海市场始终保持良好愿景的环保公司,长虹格润在全国一百余家正规拆解企业中率先启动了市场端手机的回收和环保处置业务,在行业内首次开发上线了适用于手机产品的自动贴标系统、自动码垛系统、智能化拆屏产线等设备,成为废弃电器电子拆解企业的行业标杆。

未来,也期待国家进一步从设计拆解补贴、规范回收市场,强化处置环节环保要求、增强私拆乱拆打击力度等维度出台政策和标准,净化废弃电器电子逆向生态链,引导更多的正规回收拆解企业参与到环保拆解领域,有效的避免废弃电器电子流入非法处置环节进行处理,助力循环经济。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数码界的艺术家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