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果链,败也果链,苹果与中国供应链彻底脱钩影响大吗?

数码超人 2022-05-07

iphone科技立讯精密

2768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天下苦苹果久矣”,揭竿而起的不止是开发者,供应链也开始逃离。对于苹果公司CEO库克而言,现在其就面临着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那就是供应链持续紧张,或将影响其发展。

苹果公司遭遇供应链危机,这个问题比消费者需求放缓更加严重,在其发出供应链将导致成本增加的警告后,苹果盘后股价跌幅超过2%。此外,苹果首席财务官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如果不能解决供应链问题,本季度该公司的销售额将会损失高达80亿美元。

1、成也果链,败也果链

苹果进入中国,带动了一大批国内供应链厂商的崛起。

除了以玻璃屏幕代工起家的蓝思科技外,还包括从代工连接器起步的立讯精密、专注模切设备的领益智造、镜头代工龙头舜宇光学、代工声学零部件的歌尔股份等等,均已成为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都归功于苹果供应链的巨大的带动作用。

然而,获得高速成长的同时,对苹果供应链的高度依赖,也让这些厂商被苹果牢牢绑定,业绩过于依赖于苹果,甚至议价权完全掌握在苹果手中。 随着苹果产品的热销,丰厚的利润却被塞进了苹果的腰包。

同时,苹果被称作为“供应链管理大师”,为了把控供应链并将利润最大化,往往在同一领域选择两家以上的供应商,实现相互制衡。压缩成本的同时,也能随时将实力不济的供应商剔除。 所以,深陷“苹果依赖症”的一大恶果,就是一旦被剔除“果链”,势必遭受致命的打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欧菲光。2016年,欧菲光通过并购进入苹果供应链,为其提供手机镜头模组。随着合作的深入,欧菲光不仅股价大涨,4年营收也提升近3倍。但是,2021年3月,欧菲光因被列入“实体清单”,遭苹果从供应链剔除,无奈将业务被出售给闻泰科技。至此,欧菲光一蹶不振,连续两年都亏损都近20亿元。

另一个例子是,苹果一手扶持的立讯精密,试图制衡富士康。如今,立讯精密已从传统连接器业务,发展成为一家集多元化零组件、模组与系统级产品一身的精密制造企业,取代富士康,成为苹果重要的代工厂商。

另一方面,苹果也试图摆脱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有意将供应链转移至印度、墨西哥和越南等其他国家,逐步与中国“脱钩”。然而,对于关系密切的双方来说,摆脱任何一方都绝非易事。据悉,在苹果前200名供应商里,中国大陆厂商共有96家,占据半壁江山。并且,这些供应商的业务均严重依赖苹果。

蓝思科技自苹果推出iPhone手机之初,就是其玻璃屏幕供应商,两者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正基于此,蓝思科技获得了高速发展,总市值一度攀升至千亿以上。以2020年为例,蓝思科技对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销售总额比例为79.29%,其中对第一大客户苹果的销售额占比达到54.97%。

在如此深度依赖下,苹果供应链巨头们也意识到了危机,纷纷尝试扩张新兴领域,以多元化策略,试图摆脱“苹果依赖症”。其中,就包括蓝思科技、立讯精密、领益智造、舜宇光学等龙头企业。

2、苹果与中国供应链彻底脱钩会带来哪些影响?

其实,苹果已从美国,印度,越南,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区获得了许多组件,但真正的问题在于组装,即被称为“整机组装”的最终组装,测试和包装程序,目前依然主要由中国大陆完成。

苹果管理层不断放话,Apple必须快速改变在中国完成大部分组装的生产模式。但虽然近年来Apple逐步将“整机组装”的生产线从中国迁出,并增加了美国,马来西亚,爱尔兰,泰国,越南和印度的产能,却依然无法与中国大陆产能相比,比如iphone等获利最高的产品,却仍然得依靠中国大陆的产能。

很多人对于苹果彻底与中国大陆脱钩心怀恐惧,确实,随着苹果产业链的迁移,中国大陆会在短期内面临比如大量工人失业,税收受到损失,同时会垂直影响一大批苹果供应商。

但苹果产业链与中国完全脱钩影响真的那么大吗?

其实,这些年,不光是苹果,很多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已经迁移出中国大陆,比如三星,随着今年惠州工厂的关停,几乎已经将手机产业链整体迁移出去。如果说这些企业尤其是诸如苹果,三星这样体量的跨国企业将供应链迁移出去对于中国影响不大那是睁眼说瞎话。但如果说他们走了,中国大陆没法过日子了,那也是危言耸听。

首先,这些企业供应链迁移出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这就给国内产业弥补其留下的空白争取了时间。比如纬创被富士康忽悠关闭了珠海,长沙两个工厂后,收入增加了,但利润下降了,而其对手立讯精密留在国内,利润同期增长了五成,比亚迪电子增长速度更快。

其次,疫情影响国内消费是暂时的现象,一旦苹果之类企业彻底与中国产业链脱钩,也意味着将来与中国市场无缘,对于华为手机业务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而且也会接替苹果留下来的大部分供应链,所以,对于苹果中国大陆供应链而言,肯定有影响,但影响可控。

第三,中国之所以是世界工厂,不仅仅是大陆低廉成本和数量庞大的产业工人。

中国有成为世界工厂的几个关键要素,比如,门类齐全的工业,世界最快捷之一的交通网络,教育程度很高的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政府集中办大事的高效率,新技术新产业带来的价值溢出,即将成为世界第一的消费市场等,放眼世界,真的还没有哪个国家具备中国大陆这样的综合优势。

所以,苹果迁移产业链也许是不可逆的趋势,但也不必放大了去看,毕竟,资本是逐利无国界的,没有人可以强求。但中国绝对不会因为失去了苹果,三星就会出现困境甚至经济倒退,这显然是一个笑话。

3、多元化转型迫在眉睫

蓝思科技的转型中心,从年报就能看出端倪。2021年,蓝思科技研发支出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1.34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47.97%。报告期内,技术人员数量较上年增长一倍,研发项目数量大幅增长。

对于研发方向,蓝思科技对手表、VR/AR等智能穿戴类新产品,中控屏、B柱、新型汽车玻璃、充电桩等汽车类新产品,智能手机中框等金属合金产品,以及蓝宝石、陶瓷等非金属新材料,自动化设备等相关的研发投入均有所增加。

不难发现,智能手表、VR/AR等智能穿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已成为蓝思科技发力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这正与目前消费电子和汽车两大领域发展方向相符。

相比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的转型的步子迈得更快。据悉,立讯精密以成为汽车领域领先的Tier1厂商(车厂一级供应商)为核心目标,其业务主要集中在整车的“神经系统”,主要产品包括连接器/连接线、低/高压整车线束、特种线束等。当然,这也与立讯精密的历史和其所处的代工业务不无关系。

今年2月,立讯精密投入百亿入股奇瑞控股,并成为其第四大股东。两者成立了合资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同期,立讯精密发布定增公告,拟非公开募资15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产品生产建设及5亿元用于智能汽车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立讯精密虽然并不造车,但一只脚已经跨进了新能源汽车领域。

上周,立讯精密于4月20日宣布以11亿元港币收购汇聚科技,后者是一家定制电线互连方案供货商;4月22日,立讯新能源(安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8亿元,公司主要从事元器件制造、电感器制造等等。业界普遍认为,这都是立讯精密为了进一步布局新能源汽车所做的准备。

与此同时, “果链巨头”们也在积极拓展新业务,以求实现转型。例如,领益智造已经涉足新能源汽车结构件及电池精密结构件等领域;舜宇光学早已切入汽车镜头业务;歌尔股份则进入VR智能硬件和半导体领域。而已被剔除“果链”的欧菲光也已经向智能汽车、AR/VR、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转型。

苹果公司相比其他手机厂商或者消费电子企业而言,其所面临的供应链问题还是比较轻的,实际上整个行业,供应链压力都比较大。现在消费电子企业需要想方设法的克服自身供应链问题,只有解决供应链难题,才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只有克服重重困难,国产半导体行业才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文章来源:东东人生观,小7观天下,福布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数码超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