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之后,APP上新的逻辑变了,大厂们有了新思路

数据包 2022-05-10

阿里腾讯阿里app上线

4524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尽管行业动向波诡云谲,处处都是不确定性,但今年互联网大厂们在“开发新APP”这件事上的热情仍未消减,甚至有些高涨。

年初,字节推出兴趣社区“识区”,由于产品内测采取邀请制导致网上一码难求,电商平台甚至出现了售卖邀请码的生意。紧接着在3月,大厂们像约定好一般开始密集上新:腾讯重新上架更新版“音兔”,阿里推出潮流电商社区“态棒”,字节上线“汽水音乐”,百度重做社交发布“嗨圈圈”,知乎进军成人教育打造“知学堂”……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年初至今,头部梯队的互联网大厂们推出了近30款APP。

去年可不是这个节奏,2021年字节跳动仅上新了8款产品,而今年截至目前字节已经上新了11款;阿里在去年也都只推出了7款APP,但今年截至目前已上新了6款。

APP经过黄金时代之后,随着内卷加剧,上新按下暂停键,但今年又快了起来。从放慢休整到再次提速,大厂APP上新的思路发生了什么新变化?又有哪些肉眼可见的机会和挑战?

APP的黄金时代

2007年,苹果手机面世,其自带的App Store,开启了移动APP创业公司发展的黄金时代,在美国,形成了FAANG王国(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和Google),而在中国市场,则形成了BAT与TMD的王国,他们占据了人才、渠道、资金等优势。

在国内,2012年左右,是APP创业的黄金时期,在此前后,诞生了诸多国民级APP。比如2011年诞生的微信、2011年8月诞生的陌陌、2013年诞生的脉脉、2016年上线的抖音。

2018年,当杭州一家互联网企业的中层领导拿着小程序上的用户数据给投资人看时,投资人对他说,“我们不看小程序,我们只看APP客户端的数据,只有APP上的用户才算是真正的用户数据。”

“在产品经理眼中,只有获客成本、客户价值大小的衡量,至于从哪里来的,我们并不关心,但投资人却很关心。”上述中层领导说。

但时至今日,APP创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App工厂按下“上新”暂停键

就目前市场而言,字节、快手、腾讯和阿里是外界熟知的超级App工厂,其中最具有关注度的当属字节。

字节产品从2018年开始到2020年都处于一个高速的产出阶段,以独立App数为例,这期间共有19款产品上线,这不包括其他独立产品下的子产品。但进入到2021年后,字节的产品线收缩,如果包含还未上线的“识区”,仅有5款产品,相比于2019年和2020年都有所减少,呈现下降趋势。

从涵盖的领域上看,2018年起,字节在短视频、工具、资讯和社交等领域有着不少的动作,强调通过社交去连接各个业务线,实现多点开花,比如代表性的新草、多闪等。到了2020年,字节采取部分领域大力投入产品,比如教育、游戏的业务上迅速布局,以瓜瓜龙为主打造了教育产品矩阵,游戏侧则围绕Ohayoo进行产品覆盖。

但随着时间来到2021年,由于教育行业受政策影响,字节大力教育旗下的不少产品都进行了下架和转型,产品投入减少,包括还未上线的“河马爱学”。而字节在游戏上的产品产出只能用中规中矩形容,除了摸摸鱼外,据一位Ohayoo的员工介绍,内部计划推出一个游戏短视频产品,由于某些原因而未上线,产品名暂定为“鸭鱼”。

而且,从2021年推出的产品来看,字节少了前两年在多个领域去布局的冲动,而是去专注于自己所投入的板块,从中可以看出作为超级App工厂的字节,也开始了业务线的收缩。

作为与字节一样的新晋互联网巨头快手,其新产品则是呈现出每年递减的趋势。

2018年到2019年共有14款新产品,但从2020年开始,每年的新产品数开始依次递减,2020年的新产品为6个,2021年则为3个。

快手的新产品主要围绕社区、短视频为主,以自己的优势领域作为新产品的切入点。但Tech星球发现,这些2020年以来的新产品中,有部分像毛柚、一甜面聊、避风等产品面临着停更以及下架的处理,另外一些还在运营的产品,暂未有出圈的苗头。

腾讯和阿里这两家TOP2互联网企业,在新产品的研发上,同样放缓了脚步,腾讯在2021年的社交上的产品投入,相比于2019年到2020年呈现递减趋势,没有2019年一口气连推7款社交产品的壮景,而阿里在今年除了在电商推出了淘特外,其最高产的创新事业群仅仅推出了一款“吃货笔记”的种草产品。

一位腾讯的产品经理向Tech星球表示:各家开始缩减新产品的根本原因在于,争夺的焦点由增量转为存量,大厂已经把目光从新流量看向了留存率,通过在自家的明星产品上进行领域拓展更为合适。而且,造产品去试水新场景的成本也在攀升,一个产品在几个月时间内没有成果,就会放进“回收箱”,再加上引流获客等并不易,现在很难出现当初QQ把微信喂出来的条件。

此外,由于行业内卷,除了近期提出的元宇宙有机会去闯一闯外,其他的场景基本有着固定的几个头部企业所把持,“新的产品或者业务想从这些巨头手中撕下一个缺口很难”。

重启上新

在各互联网大厂中,字节跳动依然是最活跃者。

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年初开始字节跳动共计上新11款产品,主要涉及了音乐、社区、小说等多个方向。

图片

定位为小众音乐平台的汽水音乐,在今年2月正式上线。这一APP与抖音强绑定,用户用抖音号可直接登录,抖音收藏的音乐和关注也可以直接平移过去。同时其界面呈现也与抖音相同,呈竖屏滑动切歌模式。目前应用内大众向音乐还较少,例如周杰伦的歌仅有两首,而且还只是合唱歌曲。

除了音乐,字节跳动今年对内容社区的兴趣也颇高,先后推出派对岛、好奇小知、识区和灵选四个APP。

这其中,派对岛定位是“实景化的实时线上活动社区”,用户可用虚拟形象进行实时聊天互动,参加各种线上活动。对比来看这一应用和去年百度推出的“希壤”、今年年初大火的“啫喱”玩法相似,同属搭上了元宇宙的产品。识区属于兴趣社区赛道,与豆瓣相似,用户可在APP自由发帖和浏览各类内容。灵选和好奇小知则更加垂类,前者主要针对游戏,后者主打青少年学习。

此外,字节跳动还在搜索和网文这两大领域加码。

2019年,字节跳动曾推出过头条搜索,之后又加码抖音搜索入口。如今再加上新上线的独立搜索产品“悟空搜索”,字节跳动已经形成了一个搜索产品矩阵。

相比搜索,字节跳动的小说阅读产品矩阵更为庞大。此前字节跳动曾先后上线抖文小说、常读小说、饭余小说、逍遥小说等10款付费小说产品,加上今年新推出的典阅小说、牵龙小说、飞卷小说和冷柠小说,字节已经拥有了14款付费小说产品。不过目前已有多款产品下架,批量推出同类产品的字节跳动似乎更多是在快速试水。

与字节跳动的多点出击不同,今年阿里共上线了6款产品,其中有两款都是垂直电商类,属于主业的外延和拓展。

图片

其中,屋颜主打直营高端家具,通过好物推荐和3D实景逛线下实体家具店的模式对用户进行种草,使用户完成消费。产品不仅包括家具摆件,也包括全屋设计、定制服务等。态棒的定位则是潮流电商,用户可在平台与品牌主理人和其他用户交流、分享购物体验,商品更多为国内的潮流品牌。

阿里对社区产品同样有关注,但更侧重于做的还是和电商相关的种草社区。今年年初推出的兴趣社区友啥,从产品功能来看与字节推出的识区有相似之处,即都可以让用户加入各种“兴趣研究所”即兴趣小组,在小组里发帖讨论。但不同的是,友啥的兴趣小组里还有“好物”这一分栏,这一内容明显是让用户种草,并催动其进行好物消费。

和字节、阿里相比,其他互联网大厂的上新虽然数量不多,但产品也都集中在几个始终热门领域。

自从K12教育遇阻后,成人职业教育就成为了行业注意力转移之处。知乎在今年也推出了“知学堂”,从自身的知识属性出发选择布局成人教育赛道。目前平台主要分为考研、职场和雅思等几类内容。不过课程设置并不多,职场板块有三门课程,考研和雅思仅各有两门课程。课程的价格也很便宜,4门课程免费,其余课程的价格为0.1或1元。

社交也是互联网大厂们不停在试水的领域之一。从匿名社交产品听筒、语音社交产品音啵、兴趣社交产品有噗到元宇宙概念的希壤,百度在这几年将社交产品的可能性都试了个遍。今年,百度又推出了一个主打语音社交的嗨圈圈,但这款产品仅仅上线两个月就匆忙下线。

短视频同样也是热度依旧。不过由于短视频领域抖快两家的地位已不可撼动,目前上新的短视频产品大多选择和其他娱乐内容或形式做融合。例如腾讯推出的新版音兔就是一款音乐短视频产品,在制作音乐短片的基础上,增加了K歌功能,用户可以翻唱歌曲并二次创作。小红书推出的短视频产品友趣视频则是更侧重于兴趣和技巧等内容的分享,包括了花趣、茶趣、钓鱼、手工等九个类别。

大厂们的新思路

回顾近几年来上新APP的整体情况,大厂们的思路其实有了明显的变化。

曾经大厂们密集上新,是在追逐着一个个风口。

2016年有“千播大战”,所有人都想从直播这一领域分得一杯羹。2018年正是短视频风口极盛之时,抖音和快手快速增长的用户数据让互联网大厂都看到了短视频的巨大想象空间。2019年则是社交大年,一开年便有马桶MT、多闪和聊天宝三款产品在同天发布,之后行业热度也持续居高不下。

追风口,争夺市场,比的就是速度。快速复制市面上已有的产品方向和模式,自然是最快速省事的办法。

短视频正火热时,腾讯曾在2018年陆续推出10多款APP死磕短视频,百度推出全民小视频,网易推出网易戏精,新浪还推出了爱动。对比来看,这些产品在形态和功能上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最初都是流量玩法,只看谁冷启动更快。

但现在大厂们早已把最大公约数的生意做完,各个垂直赛道上也都有头部玩家,以新产品在别人的领域撕开一个缺口可谓难上加难。

于是,推新的思路也都集中在了三个点上:

将超级APP里的重点板块拿出来做独立APP;

关注年轻人喜好,将其叠加进新APP中;

做“社交+X”类产品。

把超级APP里的重点板块单拿出来做,是巩固大本营、发展主营业务的稳妥打法。

比如阿里今年推出的屋颜主打高端家具电商,而居家一直都是淘宝中的重点板块,淘宝上的好房好家频道就涵盖了家具、装修、房子种草等商品和服务。新的潮流电商产品态棒中出现的哭喊中心、WASSUP中国、咆哮野兽等国潮品牌也都是淘宝五年以上的老店。

不难理解,像是淘宝这样的“超级”电商平台流量池已然非常庞大,用户增速势必会逐渐放缓。再加之如今包括短视频、社区等各类平台纷纷进行电商建设,可以说几乎是全平台电商化,这一赛道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在这一背景下,阿里有必要去结合潮流内容、社交等来尝试做更多内容电商产品。而单独做APP,即不会让主APP增加负担,避免影响平台生态和用户体验,还可能会因为创新找到新增长点。

字节推出汽水音乐亦是如此。从诞生起音乐就是抖音的一部分,此后抖音也助推了不少音乐人和音乐作品走红。单独做音乐产品,不仅可以把抖音在音乐上的优势放大,并且在独家版权终结这个节点上,也减少了进入和开拓市场的阻力。

其次,因为做全新的APP需要尽快获得流量完成冷启动,叠加上年轻人喜爱的互动方式、流行内容或潮流文化也就成为了一个快速吸睛的新思路。

比如阿里的态棒主打潮流电商,其中品牌皆为流行潮牌,用户可直接选购,同时也能够分享穿搭心得,以及与品牌主理人沟通交流。腾讯内测的产品五音核,其定位是一款垂直于青年文化的产品,主打当下火热的小众街舞领域。此前百度推出的“音磁”、优酷推出的“嘿猴”还分别将说唱与内容社区、短视频进行了结合。

百度的希壤和字节的派对岛,则是在元宇宙、虚拟人等概念大火后,很快将其融入社交产品的典型案例。尽管虚拟社交可能还是限于3D捏脸、穿搭换装、虚拟派对等等,但借助这种火热的概念,就可以吸引到时刻追逐新鲜事物的年轻人。

图片

派对岛

正是在这一思路下,如今大厂推出的社交APP也都成为了“社交+X”类产品,包括虚拟社交、潮流电商结合社交、语音社交、游戏社交等等。

社交这一赛道有其特殊性。熟人社交已是微信一家独大,地位难以撼动;陌生人社交经历多年来不停试水,却没有任何突破。于是,各大厂的破局之法就变成了做“社交+”的产品:一方面是打破边界,将社交与其他内容融合,用内容来吸引和留住用户;另一方面就是做细分市场,面向某一类群体,开辟新领域。

从技术角度看,5G的应用和普及让社交产品可以叠加进高清视频和直播、高音质音频以及运用VR/AR的玩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让“社交+”有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从产品本身来看,叠加进更多玩法和内容也意味着产品有了更多元的变现模式,比如广告、付费会员制、虚拟礼物等等,这也证实了“社交+”产品的发展可行性。而各大厂将其所在领域搭建上社交入口和功能,形成“社交+”也是意料之中。

大厂们从未按下APP上新的暂停键,只不过是不同的大环境下有了新思路。如今,令人耳目一新、能够快速吸引用户前来的新APP已是极少,大厂们能拿出创新产品,既是给用户带来新体验,也是给行业带来新生机。

来源:深响,Tech星球,燃财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数据包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