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D是下一个汽车智能化功能模块风口?

亿欧网 2022-05-18

hud智能化技术

2096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亿欧智库正在撰写《2022中国汽车智能化功能模块系列研究-HUD篇》,报告从产业链、市场、以及市场玩家层面重点研究当下HUD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企业竞争格局并洞察未来发展趋势。

HUD(抬头显示系统)是将车况数据、车道显示、地图导航等行车重要信息集成到前挡风玻璃上的一套显示系统。市场中,不同品牌及车型HUD显示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差异。有些车型只显示车速信息,有些车型可显示虚拟道路、实时导航、行人预警等与驾驶相关的信息。

HUD最早在军用飞机中搭载,目的是尽可能减少飞行员低头观察各项数据的次数。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延伸,HUD技术渗透至汽车产业,并陆续在奔驰、宝马、奥迪等车辆上应用。起初,HUD是为了让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不用低头就可以看到仪表盘信息。可以使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前方道路上,避免因低头观察仪表盘而忽视前方路况,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当下,消费者对HUD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HUD使得驾驶更轻松,但也有人觉得HUD是非常鸡肋的工具。随着汽车智能化的高速发展,HUD功能也逐渐向更“科技”的方向延展。伴随着AR-HUD的出现,将实况场景与虚拟技术融合,使驾驶更加形象生动。HUD这项功能是否可以将驾驶体验提升到更高的维度?是否可以成为最具跨时代意义的人机交互系统?或许不久的将来,将会尘埃落定。

HUD仍是汽车黑科技还是将成为汽车标配?

当下HUD可分为C-HUD、W-HUD以及AR-HUD。前两者提供较为基础的抬头显示功能,其本质仍是中控和仪表信息的简单迁移,但W-HUD实用性较高,还可显示ADAS信息交互等功能,是当下HUD发展主流。AR-HUD不仅可以融合智能座舱及ADAS相关功能,还可以为驾驶员带来沉浸式体验,未来或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从亿欧智库对当下市场的分析来看,C-HUD正处于淘汰的边缘,W-HUD正处于放量阶段,AR-HUD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且成本较高。外部环境、市场、消费者需求等多个因素叠加导致中国汽车HUD的搭载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中国汽车前装HUD搭载率仅为5.7%。亿欧智库预测随着车载功能智能化的高速发展,HUD搭载率将实现高速增长,2025年搭载率将达到45%,2019-2025复合增长率达到71%。

从主机厂搭载HUD的情况来看,当下,主机厂搭载HUD意愿是逐渐增强的,因为这不仅可以提升产品亮点,还能直接带动产品销量。最初,仅仅是在奔驰和宝马等豪华品牌上使用。随着成本不断下降以及消费者接受度增高,HUD已逐渐下探到20万左右的主流车型中,例如长城、吉利、长安等主机厂也开始在新车型中搭载W-HUD。

亿欧智库认为,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座舱功能部件不断革新,HUD有望成为未来汽车智能化的标配,并成为增强驾驶体验的关键部件。

HUD是智能座舱模块中的后起之秀?

根据亿欧智库对2021年中国新发布乘用车座舱智能化模块渗透率的调研来看,中控彩屏、智能语音、智能后视镜市场渗透率均超过85%,且目前仍保持高位。而HUD的渗透率为34.3%,仅仅高于多模态交互,HUD相较于其他智能化模块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调研结果来看,作为汽车“主要屏幕”的中控彩屏渗透率达到97.9%,几乎是所有汽车的标配。HUD作为另一块“屏幕”,当下却没有得到主机厂的足够宠幸。亿欧智库认为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进一步发展,具备人车交互功能的设备将成为发展主流,而通过多信息交互为驾驶员提供全新驾驶及交互体验的HUD,不仅可以显示汽车核心、外界信息、智能导航等行车信息,还可以显现生活娱乐、座舱体验等更多重丰富信息,HUD或在汽车智能化趋势下,逐渐成为新一代智能化模块的交互集成,成为汽车智能化的标配。

随着汽车进一步朝着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跨进,HUD将在整个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方面发挥哪些显著作用?将会怎样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哪些供应商的经典案例能够给到行业参考与借鉴?HUD渗透率提升,供应商的竞争格局将会如何转变?市场将会趋于什么样的发展形势?AR-HUD能否实现对汽车跨时代的智能化升级?

基于以上思考,亿欧智库近期正在撰写《2022中国汽车智能化功能模块系列研究-HUD篇》报告。报告通过对HUD产业链的拆解、主要参与玩家的分析、实现对中国HUD市场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更客观的分析与解读。并对中国HUD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输出洞察观点。从而使得上下游合作企业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当下中国HUD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以下为《2022中国汽车智能化功能模块系列研究-HUD篇》的框架详细内容。

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HUD发展背景、HUD市场现状与典型案例分析、以及HUD发展前景。

第一部分,报告把当下三种HUD的特点和优劣势分析作为切入点,深度聚焦HUD的发展痛点,重点梳理和分析技术、用户接受度以及成本等阻碍因素。另外,HUD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结合的应用情况将是第一部分研究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整个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进行拆解,以产业图谱的形式形成对HUD产业的概览和整体认知。

第二部分,作为报告的核心内容。首先,对HUD市场规模、渗透率、市场集中度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并对市场发展现状输出观点洞察;其次,对产业链不同层级企业进行逐层分析,重点研究硬件成像部分厂商技术优劣势情况、HUD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及与主机厂合作的模式、以及主机厂的产品优劣势及战略方向,并输出观点分析;最后,分别对成像厂商、HUD供应商以及主机厂企业进行典型案例解析,通过企业案例拆解详尽地展现当前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的痛点与机会。

第三部分,基于报告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基础案头研究、信源访谈、企业调研等,以及对各类资源的整合与梳理,附加亿欧智库搭建的分析模型,将对HUD的发展趋势进行中短期预测,同时洞察中外供应商竞争格局走向以及主机厂对HUD搭载模式与合作方向。此外,亿欧智库还将重点分析未来AR-HUD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带来的机遇,以及智能汽车智慧空间的全新定义。

本文来源于亿欧网,原创文章,作者:孙晨昱。作者:孙晨昱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亿欧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