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营收破千亿,做汽车20年,李书福的足迹已横跨手机、芯片、卫星、互联网

车评速递 2022-05-25

汽车吉利李书福

6112 字丨阅读本文需 14 分钟

今年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五年,也是他参加全国两会的第20个年头。此前,李书福曾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这20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走向市场化之路。公安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与上年相比增长59.25%。

这20年,也是李书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进阶之路。从混合动力汽车、到甲醇汽车、智能电动汽车,再到建立中国首个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李书福的新能源汽车版图不断扩张。这位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的掌舵者有一个梦想:让中国汽车跑遍全球。

1、吉利营收破千亿

吉利汽车(0175.HK)发布2021年业绩公告。据报告内容显示,2021年吉利汽车全年营收1,016.11亿元,同比增长10.3%,为近三年来最高营收,2019年、2020年分别营收974.01亿元、921.13亿元。此外,净利润43.5亿元,同比下降22%;归母利润48.5亿元,同比下降12%;每股盈利0.48元,同比下降15%。

单车收入的逐年提升和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是促成吉利汽车营收增长的重要保证。2021年吉利汽车整体平均单车收入87672元,同比9.0%的增长。与之对应的是2021年销售汽车及相关服务营收877亿元。

数据显示,除汽车销售收入外,销售汽车零部件收入88亿元,销售电池包及相关零件收入5.9亿元,研发及相关技术支援服务32.5亿元,知识产权许可12.8亿元,其中技术服务和授权同比增长245.3%。

对此,吉利汽车方面表示“高端研发助力技术输出促成了吉利汽车利润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其中授权收入已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多元利润结构保障了吉利汽车的高质量发展”。

这种多元化利润结构保障了吉利汽车的高质量发展。反映在销量上,2021年吉利汽车全年销售132.8万辆,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吉利最新推出的高端产品线“中国星”系列在2021年总销量超过20万辆,其中星越L上市即月销过万,均价达16万人民币;领克在去年迎来品牌五周年,全年销量超22万辆,累计销量突破66万辆。

2、自1997年创办吉利汽车以来,李书福的多元化布局越来越广。

2011年之前,李书福进入教育行业,并购了沃尔沃汽车,借此得到了人才和造车技术,还凭借市场和供应链协同,推动了多个汽车品牌的发展。

2011年之后,李书福继续加码汽车多品牌。与沃尔沃合作打造领克品牌、极星品牌,收购英伦电动汽车,收购豪华跑车品牌路斯特多数股权,与奔驰合作建设smart品牌,与百度合资成立集度汽车,推出自有电动车品牌极氪。

2017年开始,直观来看,李书福多元化的重心移到了汽车之外:做软件,成立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做芯片,成立湖北芯擎有限公司;做工业互联网,成立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做手机,成立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做出行平台,打造曹操出行品牌;做新能源车换电,打造换电出行品牌睿蓝汽车;做卫星,投资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做通用航空,收购太力飞行汽车。

李书福的商业版图变得庞大且复杂。

2017年之前的多元化布局已开始贡献利润。根据吉利汽车(0175.HK)2021年年报,其“研发及相关技术支援服务”收入达到32.5亿元,是上一年的4.3倍。这主要来自与百度、奔驰、沃尔沃汽车等方合作时,吉利汽车提供的造车平台技术和研发服务。

2017年后的多元化布局仍处于投入期。

根据吉利控股集团官方信息,2017年以来布局的手机、芯片、卫星等多元化业务,是吉利控股转型的重要助推器,转型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能电动出行和能源服务科技公司”。

根据智能吉利2025战略:到2025年,吉利控股集团要实现汽车行业软件人才占比最高,软件开发效率最高;要实现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完全掌握L5级自动驾驶;吉利、几何、领克三大品牌实现100%用户数字化服务和用户直联,每个季度实现1-2次整车OTA(在线升级车载软件),全面迈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2026年,吉利控股将完成通信卫星组网。

“一家传统汽车企业转型为科技公司,相当于从绿皮火车跃进为高铁”,《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与实现》作者、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首席技术总监唐湘民对《财经十一人》说。

唐湘民认为,车企转型成败的关键,是能否补足软件定义汽车、平台运营、业务在线、数据智能四个能力。

2015年,李书福曾提出“蓝色吉利行动计划”,计划到2020年将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提高到90%,但2020这个比例仅为5.2%。

相比起来,这一次智能吉利2025战略更为宏大,除了产品和销量,还涉及企业架构、业务流程、新技术能力建设等方方面面。

李书福能成功吗?

3、下面我们逐一梳理李书福最近五六年的多元化业务。

1)做软件

李书福2017年3月与沈子瑜共同创办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亿咖通),股比为70:30。

沈子瑜在公开渠道的介绍信息不多,根据亿咖通官方资料:沈子瑜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他是中国首批车联网行业从业者,具备前瞻的行业洞察及产业横向布局能力,是中国车联网行业的先锋与权威专家。

亿咖通目前主要做汽车智能座舱领域的软件。目前在武汉、杭州、上海、大连、北京、苏州、成都、马来西亚吉隆坡、瑞典哥德堡、英国伦敦等地建立了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员工超过2000名,其中70%以上是软件工程师,已经累计交付超过150万套智能座舱相关产品。

汽车座舱的发展潮流是智能化,用多块大屏幕融合车载信息娱乐、驾驶信息显示、HUD抬头显示等多个系统,产品由芯片、中间件、应用软件、硬件集成四个环节组成。其中,芯片和中间件国产能力较弱,存在卡脖子隐患。

比如,自动驾驶芯片厂商Mobileye通常给汽车公司提供从芯片到算法的软硬件打包产品,从芯片到相关软件和操作系统的开发过程都由Mobileye独自完成,汽车公司很难参与。如果汽车公司提出定制化需求,动辄要等半年以上、花费上千万元。但随着汽车产品智能化竞争加剧,汽车公司越来越需要相关软件快速迭代,并定制化开发自己的差异化产品。

2)做芯片

芯擎科技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亿咖通和安谋中国等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在北京、上海和美国均设有研发中心,主攻芯片设计,产品线包括智能座舱芯片、自动驾驶芯片、车载中央处理器芯片。

2022年3月,芯擎获得一汽集团数亿元战略投资,用于更先进的芯片研发和部署。

芯擎CEO汪凯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在通信、微控制器、汽车、物联网、传感器、互联网、多媒体、电脑和服务器等领域拥有25年的从业经验,2019年4月出任芯擎CEO。

芯擎的技术团队来自高通、因特尔、飞思卡尔等公司,更接近产业界,因此其首款芯片“龙鹰一号”能够一次性成功流片。

“龙鹰一号”由芯擎设计,由台积电生产,目前已经在与吉利汽车的相关车型做适配,预计在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并装备到吉利汽车的相关车型上。

芯擎的客户不局限在吉利控股集团,会面向全行业,同时计划将“龙鹰一号”推广到汽车行业之外。以工业互联网为例,在对工厂进行数字化改造时,所需要的能力与建造汽车智能座舱基本类似,同样需要强大算力,搭建复杂结构,连接摄像头和传感器,同时处理人工智能运算、图像、视频、交互等多种应用。

在汽车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目前依然是国外厂商占据主流,但国产芯片也在迅速发展。

在与吉利控股协同的过程中,芯擎能够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也能更好满足吉利汽车的定制化需求。

相比起来,外部厂商必须先做好芯片,才能到汽车公司推广和适配,流程繁琐,往来沟通成本更高,开发流程也比芯擎长一年以上。

3)做工业互联网

2020年12月,吉利汽车和吉利科技旗下机构共同出资,成立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域铭岛)进入工业互联网领域,打造了Geega吉利工业互联网平台。

广域铭岛除了服务吉利控股集团,也为汽车行业、轻工行业、电子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在内的9个行业的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核心方案包括:工厂数字化解决方案、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C2M柔性定制解决方案,以及双碳管理解决方案。

广域铭岛目前拥有一千名左右技术研发人员,累计申请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00项左右,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22项,已在华东、华北、西南等地建立研发中心,与100多家行业头部机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以数据为核心的流程再造。先是采集研发、生产、营销等业务环节的数据,再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其分析处理,再以此来主导研发、生产、营销等业务活动。

2021年,广域铭岛为领克成都工厂做了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数字化改造后,业务活动转变为由数字空间指导物理空间,这通过一系列的软件实现。例如计划排程类软件、汽车制造工艺环节优化类软件、供应链协同类软件、办公协同类软件。

在业务流程方面,领克成都工厂的数字化改造提高了沟通效率,实现了实时监控业务动态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自动调整业务进程。

综合利用各种软件和数据,可以实现传统工厂无法达到的目标。例如,广域铭岛利用“C2M柔性定制解决方案”改造领克成都工厂后,可用同一生产线混合生产不同平台的车型。

通过数字化改造,领克成都工厂实现了与用户共创定制。广域铭岛利用Geega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众创定制平台,让用户在平台上提出需求和创意,与汽车设计师讨论碰撞,工厂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化生产。

4)做换电

李书福在新能源汽车换电领域的布局,通过专属车型制造、换电出行品牌,换电站运营三个部分协同实现,以重庆地区为试点。

首先,通过重整力帆科技(601777.SH,下称力帆)布局换电纯电动车型制造。

重整计划里也明确提出,要将力帆打造为换电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企业,成为吉利科技换电车型制造业务的唯一上市平台。

第二,打造换电站运营能力。2016年,吉利科技和吉利汽车联合成立易易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做换电站运营。该公司的换电站可实现60秒换电,司机通过App导航至换电站,司机不需要下车或熄火,换电站与车辆通信,自动完成换电、自检、结算等步骤。

第三,通过成立重庆睿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睿蓝)搭建换电出行品牌。

5)做手机、卫星、通用航空

2021年9月,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星纪时代)在武汉成立,李书福担任董事长。

星纪时代由吉利集团(宁波)有限公司持股32%,李书福持股6%,沈子瑜持股7%,李书福和沈子瑜共同控制的持股平台持股28%,海宁万鑫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4%,武汉经开星纪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9%。

公司致力于XR眼镜、星纪互联手机、智能汽车等多设备智能融合,多模态仿生交互技术的研发。

2022年5月5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帖称吉利将收购魅族科技,已进入资产交割阶段,“魅族”也随即登上微博热搜排行榜。

创立于2003年的魅族科技,早期做MP3随身听产品,2008年前后进入智能手机领域并取得成功,其魅族M8曾被评为2009年十大手机机型,也曾被网友称之为“国产机皇”。

做手机是为了提升吉利控股旗下汽车公司的软件能力、人机交互能力,以及中央计算、自动驾驶等能力。操作系统和芯片的开发需要规模,汽车规模有限,但手机规模大,能够更好支撑操作系统和芯片的开发投入。

2018年,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时空道宇)成立,李书福担任董事长,该公司致力于成为航天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应用方案提供商。2021年12月,该公司发射了两颗低轨导航卫星。

2019年8月,时空道宇在浙江台州设立全资子公司、卫星制造工厂台州星空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颗卫星,首颗卫星于2021年9月下线。

目前,吉利控股已部署305座高精时空基准站,用于其卫星导航系统。根据智能吉利2025战略,其通信卫星将于2026年前完成组网,届时可提供定位服务、通信服务、卫星数据应用服务。

2021年1月,吉利科技集团与青岛市上合示范区管委会签署卫星互联网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41.2亿元的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新产业项目正式启动;2021年3月,吉利科技与广州市南沙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在南沙成立时空探索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其航天业务总部,管理运营时空道宇、上合航天、星空智联等企业。

卫星项目不仅为吉利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提供基础设施,还为自动驾驶、海洋、无人机、物流、测绘等业务提供全方位服务。

根智能吉利2025战略,卫星项目2022年将提供覆盖亚太区的高精定位服务,到2026年吉利科技将完成通信卫星组网。

时空道宇开发了人工智能云平台OmniCloud,计划未来利用卫星网络数据,提供公共交通车队管理、代驾和共乘管理等服务,还计划通过连接的车辆来监控周围环境,从而帮助AI决策,支持自动驾驶。

2017年11月,吉利控股全资收购美国太力飞行汽车公司,此公司由五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于2006年创办,做飞行汽车的设计与制造,其产品于2021年1月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适航证书。

在收购太力飞行时,李书福说:“飞行汽车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领域”。

2019年,吉利汽车与戴姆勒共同收购德国最大的空中飞行汽车公司Volocopter20%股份,双方各自持股10%。

2021年10月27日,吉利科技在武汉经开区占地26.7万平方米的通航制造基地正式投产。

在通用航空的商业化运营方面,2020年9月,吉利科技成立沃飞长空,致力于提供低空出行、消费和生活无人机服务。

沃飞长空2021年9月与Volocopter成立合资公司沃珑空泰(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沃珑空泰),沃珑空泰将从Volocopter订购150架飞行汽车,其车型将由吉利武汉通航基地制造,沃珑空泰计划在3-5年内在中国落地城市空中出行模式。

目前,福特、丰田、小鹏等汽车企业也在研发飞行汽车。

吉利控股称,其目标是构建天地一体化的智慧出行科技生态圈。

吉利控股的多元化布局还延伸到动力电池。吉利科技与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699567.SH)于2020年12月签署合资协议,双方设立合资公司耀能新能源生产动力电池,其一期项目已经于2021年5月开工,计划年产能12GWh。

李书福也在商用车、汽车运动文化、共享出行、金融、有色金属、文旅、动力电池回收等领域做了布局。

6)从汽车公司到出行科技公司

随着汽车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与共享化转型,汽车业的边界已被颠覆。

一方面,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创新型汽车公司,利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科技成果推动汽车产品创新,使汽车产品越来越像智能手机:凭借软件和平台迭代推动创新体验,而非依赖升级机械性能。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跨界进入汽车行业,这让传统汽车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不转型就会被淘汰。

传统汽车巨头也先后发布各自的转型战略。

根据特斯拉的设想,未来将打造出行平台,特斯拉车主可将车辆共享,接入出行平台并成为自动驾驶出租车,为车主和出行平台赚钱;拥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则变成类似智能手机的交互终端,特斯拉将打造类似苹果公司的软件体系,提供购物、娱乐等众多服务。

如果能够完成这样的转型,意味着利润率大幅度提升。传统汽车企业的净利润率通常在3%-5%,而像苹果、百度这类科技公司净利润率通常在20%以上。

要避免被淘汰,汽车公司必须推进数字化转型,其中,软件定义、平台运营、业务在线、数据智能是四个核心能力。

李书福的多元化布局推动了吉利控股集团的数字化转型。

通过与沃尔沃汽车的协同,吉利控股集团获得了造车平台技术,其自主开发的SEA浩瀚架构,拥有全球最大的车辆电子系统宽带,可以让车辆软件开发周期缩短50%,给软件定义汽车奠定了基础。

通过亿咖通,吉利控股掌控了智能座舱领域从芯片到软件系统的能力,为主力车型的OTA升级奠定了基础。通过其智能座舱产品,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业务在线。

通过设立广域铭岛布局工业互联网,吉利控股已实现小部分生产基地的研发、生产、营销业务的平台运营和数据智能。比如领克成都工厂的定制化研发、生产、销售。

通过投资时空道宇做卫星,吉利控股为业务在线和数据智能做了长远布局;通过做手机、做换电、做通用航空,为“智能电动出行和能源服务科技公司”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些都是理论推演,逻辑自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但从逻辑自洽到实际成功,中间有无数变量。目前,吉利控股的转型覆盖范围尚小,相关能力尚弱,其构建的生态体系短期内很难见到实效。

吉利控股集团的营收和利润主要由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贡献,2021年二者分别实现营收1020亿元、1926亿元,利润48亿元、96亿元。

极氪、路斯特、smart等其他汽车品牌还处于发展初期, 芯片、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相关公司同样处于发展初期,对吉利控股的利润贡献都不大,而做手机、卫星、通用航空、换电则处于重度投资阶段,需要大把烧钱。

显然,靠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的利润,支撑不了李书福如此宏大的多元化蓝图和转型愿景。但乐观者指出,李书福一向以擅长资本运作著称。

文章来源: 财经十一人,青橙汽车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车评速递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