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车话】机械降神与“自杀小队”,这真够热闹的

汽车公社 2022-05-30
2641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导语

Introduction

如果你不想返工的话,那么千万、务必、一定——要确定本周所有大事基本上都折腾消停了,再动笔去写这个一周车话。

作者丨Poinko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朱锦斌

本着投机取巧、图方便等的小心思,小编原本早在本周五下午,就提前准备好了一周车话栏目的内容。

无非是官方出台新一轮购置税减免,以及逼急了的车企开整“自杀式物流”,某地某厂上马闭循环生产保供应。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正闹疫情呢,我就不信还能再整出点啥幺蛾子?

然而殊不知,当你这么想的时候,Flag也立下了……

图|不好意思,翻车了!

这不,周六才一睁开眼,小编就沮丧地发现,先前的如意算盘翻车了——

彭博社赶在周五的大晚上,整了个车界特大号新闻出来。据其从内部人士获得的消息,一汽集团有可能收购滴滴大量股份!

哟呵,长期悬而未决的滴滴美股上市风波,似乎要迎来一种意料之外的解决办法?

确实“大新闻”,然而这岂非是说,已经被我提前写好的这一周车话,要推倒重来了?!

滴滴可能迎来大逆转

众所周知,滴滴不顾官方规劝以及大数据安全的必要,于去年6月30日以每股14美元的价格登录纽约交易所以后,立即迎来了其“团灭”时刻。

尽管企业本身,并没有因为全部APP的强制下架、禁止新用户注册等制裁措施的实施,而迎来灭顶之灾。

站在全社会的角度,官方的这一处置措施,同样堪称是幸甚。

因为其避免了一个极坏的状况,即滴滴出行平台的数千万用户、数百万靠滴滴出行平台“讨生活”的车主,以及由企业负责缴社保的上万雇员,外带全部上下游服务商、供应商,突然之间就痛失工作、业务和生计。

但对于滴滴资方而言,虽然突然死亡的极端状况未曾出现,但企业却面临着缓慢失血的另一种绝境。

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初,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并未能盼来终局时刻。恰恰相反,在今年3月至今,国内甚至出现了新的大规模疫情。与此同时,滴滴的那些竞争者们,也趁此机会不断推出活动,吸引用户、拉拢司机,改变着原本的市场份额格局。

根据滴滴官方的数据,至2022年1月,其日均单量已降至2000万上下,较招股书中的数据(2500万单/日)已跌去五分之一。同样走低的,还有活跃司机规模。

考虑到许多司机会注册多个平台,所以仅从注册数量上难以直接看出司机层面的变化。但自滴滴遭到调查以来,其几乎所有对手都在铆足全力扩张规模,司机资源的流失,显然也是在所难免的。

除了上述麻烦,滴滴还存在一个更直接的麻烦——如何从纽交所全身而退。

说到底,这其实是个花多少钱去赎回全部流通股份的问题。毕竟滴滴的IPO价格,达到了每股14美元。而在本文撰写时,其股价徘徊在2美元上下。如果滴滴回收股票的价格不能令投资者满意,那么美国那些专门接证券欺诈诉讼的律所,想必非常乐意能去庭上给滴滴“放放血”。

而正处于流年不利状态的滴滴,现阶段资金已远远谈不上充裕。更何况,为了应对官方尚未正式作出的处罚,其必须留出大量的现金以做准备。

所以,最合理的办法,莫过于从纽交所退市的同时,确保能在异地顺利上市,比如说港股,而滴滴实际上也是这么操作的。尽管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其港股上市之路,似乎遇到了困难。

就在本周一,滴滴刚刚官宣了美股退市计划:将于6月2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25号表格”,预计表格会在提交后10日左右生效。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该公司对于其是否将在其他市场的问题,却是这样表述的:公司恢复正常运营后,可能会寻求在另一家证券交易所上市。换而言之,对于可能面临的资金风险,滴滴暂时就没操心上市那档子事。

所以,这搞什么飞机呢?小编当时着实大惑不解。不过现在么,疑问从一看到消息就瞬间解开了。

而且根据彭博社的爆料,引入一汽的持股,不但能解决资金风险,一起方面还承诺协助解决数据安全问题,可以为赴港上市铺平道路……哦,合着是玩了出“机械降神”剧情啊!

另外,如果一汽入股滴滴的事情谈成了,除去上述这些好处,还附带额外“奖励”的哦。各位可还记得,有关造车这事,滴滴也是嚷嚷好久了。今年2~3月就有媒体爆料,滴滴正以高薪挖角汽车制造方面的人才。

当时各方还曾猜测,认为是滴滴为了稳住市值在自行炒作。但现在看来,国内主机厂入股这事,似乎当时就已经七拐八绕,间接“预告”过了。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目前正在和滴滴洽谈的主机厂,并不只有一汽集团一家。向其伸出橄榄枝的,还有包括首汽在内的其他一些主机大厂。

图|面临新四化的巨大紧迫感,一切都可以理解

哦嚯,合着滴滴这还成了香饽饽?唉,许是汽车“新四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之故吧。毕竟滴滴现在也是要数据有数据、要算法有算法、要IT团队就有IT团队,还都是些最专业的。

如此这般,对于滴滴而言是彻底解决了处罚、数据合规乃至于造车的事,而对于主机厂来说,一个新四化的捷径似乎就摆在眼前。整个社会与两家企业的三赢啊!着实是,赢麻了……

疫情!还是疫情那档子事

这一波国内疫情,创造了几个新词汇。如果要以知名度而论,大概“自杀式物流”这个词,最为引人注目。

老实说,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小编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DC漫画笔下那个体内被埋了炸弹,专门执行各类见光死秘密任务的“自杀小队”。

当然,现实里这个“自杀式物流”,和炸弹乃至于自杀其实都没一毛钱关系。

这其实是个比方。简单来说就是,由于疫情期间的14天隔离政策,物流方按照隔离时间为批次,每隔一天派遣一批人员往返疫区,完成物流工作。以14天为周期,每天一批次来进行循环,以便保证最低需求。

由于这种操作仿佛有去无回一般,人员和回来执行下一批任务的间隔至少14天,故被戏称为“自杀式”物流。

可想而知,这样的操作对于人员的占用会有多么巨大,其效率之低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要不然呢?

事实上,目前上海地区的汽车行业相关企业,想要维持最低限度的物流供应以便维持生产,除去让司机们执行极其不人道的“闭环”操作外,也唯有搞这种“自杀式物流”了。

由于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地区,在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链中地位超然,所以现实里众多坐落于此的企业为了能够继续维持最基本的运转,只能是“闭环”+“自杀式物流”。于是乎,司机们只能宛如排队送人头一般,一批一批“前赴后继”——就差来那么句“十四天后又是一条好汉”。

此外,还有不少执行“闭环”运输的司机,被迫吃住都和他们的卡车在一起,甚至上厕所也只有那么固定的几个点。其中有许多人,迄今为止已经坚持了两月有余……

好巧不巧,这一波国内疫情的反复,便是如此正中我们汽车产业的要害。而面对主机厂当前的窘境,官方也是有所动作的。

本周二传出消息,继各地方相继出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之后,中央政府也释放政策工具,计划阶段性对部分乘用车型减征汽车购置税,累计近600亿规模。

此外,也许是确认了当前物流行业,特别是公路运输个体户们的困难,国有主机厂们发放的那900亿货车贷款,已经要求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

现阶段,国内近2500万规模的卡车司机,是供应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也是在本轮疫情中损失最为惨重,担负任务最重的群体。

其实嘛,虽然疫情仍旧是目前的“主线剧情”,但主机厂的事情确实正在逐渐恢复。

这不,本周先是有2022款RAV4荣放线上发布,紧接着华为余承东又官宣问界M7的正式发布时间。这两款车型,来头都算得上是很大。

尽管解封还没有官方认可的确切时间表,但所有人都很清楚——已经快了。

希望这不是又立了个Flag……

搜罗一周车闻,回顾大小车事,车闻轶事尽在【一周车话】,下周见!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汽车公社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