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揭示金属氮化物涂层具有良好抗辐照性的背后秘密

材料之友 2022-06-07

辐照科学科普

563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6月7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IMP)的研究人员在辐照下纳米结构钛铝氮化物(TiAlN)涂层的纳米硬度和微观结构演变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结果发表在《表面与涂层技术》上。

图 1. TiAlN 涂层在辐照前后的纳米硬度值。图片来源:泰鹏飞

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材料,尤其是氮化钛 (TiN) 涂层,具有高硬度、化学惰性、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这些特性使它们能够作为核反应堆结构材料上的优质保护涂层。然而,核反应堆中的极端辐射环境可能会改变其特性并降低其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涂层材料的辐射响应进行研究。

IMP 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辐射引起的 TiN 基涂层材料性能的变化。他们选择 TiAlN 作为等结构模型材料来研究辐照诱导的纳米硬度和微观结构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中采用阴极电弧离子镀法在钨铁镍基体上沉积涂层,沉积后涂层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0 nm。所获得的 TiAlN 涂层的氮化物(N)离子辐照实验在 320 kV 多学科研究平台上进行,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流量。

图 2. 沉积涂层 (a)、RT-2E16 (b) RT-4E16 (c)、300 oC-4E16 (d)、500 oC-4E16 (e) 涂层样品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图片来源:泰鹏飞

据研究人员称,即使在室温和更高温度下10 dpa 的损伤水平下,在每个辐照样品中都没有观察到非晶化或相变,这表明制备的 TiAlN 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辐照性

此外,他们在所有辐照样品中观察到显着的辐射诱导软化 (RIS) 效应。与在高温下辐照的样品相比,在室温下辐照的样品中 RIS 效应被放大。研究人员在所有辐照样品中观察到大量的 N 气泡,发现位于晶界的 N 气泡应该是纳米结构 TiAlN 涂层中 RIS 效应的原因。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材料之友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