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痛失一位优秀的AI大神,曾发表多项顶级专利,打败世界顶尖团队

2765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6月14日凌晨,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博士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5岁。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孙剑博士还是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世界人工智能领域著名科学家。

孙剑的突然离世,引发全球科技界震动。

一位美国科学家在推特表示,“他的离开,是人类的损失。”

业内称他为顶级“大神”

6月15日,一位AI方向在读博士生李明(化名)告诉极目新闻记者,14日孙剑博士去世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深感遗憾。他于2019年在某高校有幸聆听孙剑博士关于视觉计算方面的讲座。在他印象中,孙剑博士讲课语速并不快,但思维敏锐。业界提及孙剑博士,都称呼他为顶级“大神”。

李明介绍,计算机视觉(CV)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孙剑博士是深度残差网络ResNet发明人之一。ResNet是世界上第一个上百层的深度神经网络,开创了深度学习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孙剑老师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一位接近孙剑的人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孙剑还有一个十多岁女儿,应该在上高中。另有业内人士发文悼念称,与孙剑博士的第一次见面发生于2015年2月,在波士顿参加CVPR2015的Area Chair大会,虽然彼时已经读过很多他的文章。初见面的印象中,他憨厚忠实,话语不多,生性乐观,给人的信任感十足。

资料显示,在2019年举办的中关村论坛中,孙剑博士作了题为“深度学习视觉变革计算”的主题演讲,孙剑博士在演讲中指出,如何教会机器像人类一样观察世界,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终极目标。

孙剑博士还表示,从计算平台上看,深度神经卷积网络已经遍布云端、移动端和边缘端。从特征工程、架构工程再到神经架构搜索,在多任务自动编码解码、图像去噪、图像上色等不同应用中实现了越来越出色的性能。展望未来,在 AutoML 和 NAS(神经架构搜索)技术,计算架构的创新推动下,视觉智能的边界还将进一步拓宽。

攻克世界难题,打败美国团队

孙剑一生是中国人工智能的进化史。

1976年10月,孙剑在“十三朝古都”西安出生。与这个古老的城市画风不同,孙剑从小就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对科幻片由衷喜爱,他总想着有一天能将虚幻变成现实。

中学时,孙剑拿到了“一篮子”奖项,但他不喜欢同学喊他“天才”,“只是好学而已”。高考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本地知名学府西安交大,从此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结下缘分。

西安交大的校园岁月,孙剑对人工智能无比痴迷,为了深度探索,他用3年时间拿下硕士、博士,每天都在读与人工智能有关的书籍,对于书中的“漏洞”,他还自行解惑。

大学刚毕业,孙剑就收到了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橄榄枝,让他出任首席研究员。这是至高无上的尊宠,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在美国本土以外的最大研究机构,在全球享有盛名,里面聚集着一帮科学家与技术“天才”。孙剑,一个毕业生能得到如此优待极为罕见。

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创始人眼中,孙剑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对人工智能的理解超乎想象,理应委以重任,而孙剑则用实际行动证明,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创始人的选择无比正确。

2015年,孙剑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世界难题。他开发出了一套“深度残差网络(ResNet)”。该网络是全球第一个上百层的深度神经网络,能让计算机系统的错误率保持在3.5%左右。

这被视为,计算机向人工智能迈出的重要一步。美国科学家得知消息后,十分惊讶,他们不敢相信,实现人工智能进化升级的竟然是一个只有30多岁的中国年轻人。

“深度残差网络(ResNet)”问世后,孙剑发表了一篇题为“用于图像识别的深度残差学习”的论文,这篇论文被美国科学家大量借鉴,引用超过10万次。

起初,美国科学家根本不服这个中国年轻人,孙剑却用超多的顶级专利,引爆美国。

微软美国总部直接跑到微软亚洲研究院抢人,让孙剑去美国研究院出任合伙人级研究主管,要把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重任交给孙剑。

孙剑去美国总部工作,没有想象中“痛快”。那些科学家表面上,口服孙剑,引用他的论文,称赞他的科研水平,心里还是不服气,展开各种较量,都被孙剑吊打。

一边与科学家PK,一边孙剑自感回国时机成熟。

回国为AI事业增光添彩

在ResNet横空出世之后,更多人参与到人工智能新浪潮当中,他们以ResNet为基础,接力提出新的算法,在各自领域续写传奇。

ResNet还激发了那个下围棋打败李世石、柯洁的AlphaGo。2017年10月,升级版AlphaGo Zero问世,其核心应用便是ResNet。孙剑当时还很开心地发了条朋友圈。

上述微软前同事认为,最高境界的学术追求是业界影响力,而非论文数量。他认为这是孙剑能够成为一流科学家的内在动力。「他不攒论文数量,也不搞关系运作,不太经营这些东西。他对自己要求非常高。当然他导师是沈向洋,也许很早就过了追求在顶级会议上发成果的阶段。」

孙剑带团队也不鼓励论文数量,而是强调质量。在接受新智元访谈时,他说自己以前写论文也没有特别多,「但哪怕只有一篇文章,能够被用在像AlphaGo这样的系统上,那就有20倍的效果。」

从大三第一次接触图像处理,到毕业后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孙剑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耕耘了 20 年多。他很早就研究过人脸识别,但用的是「上上代」原始技术。直到2009年深度学习的出现,这让他意识到,以前一些不能落地的事情,如今有了落地的可能。

这也是他在2016年离开微软、加入创业公司旷视的原因,「创业公司最接近前线,能最快把技术应用到实践。」

在西安交大,一位教自动控制课程的老师的理念对他影响至深:做学问既要「做鬼」,也要「做神」。「神」是指研究基础问题,「鬼」则是解决实际问题,用实践去验证。

谷歌以AlphaGo的破圈,让更多人看到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涌来。于是,人工智能创业成为风口前后几年里,微软亚洲研究院里的很多「神」纷纷出走,奔向了更具挑战的一线,到产业当中挖掘技术的应用价值。孙剑前同事汤晓鸥,2014年创立了商汤科技;孙剑的学生何恺明,在2016年离开微软亚洲研究院,加入Facebook。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成为「AI黄埔军校」的同时,资本也疯狂涌入人工智能行业。在接连的项目融资、不断抬高的估值背后,人人都想投出下一个「AI四小龙」。

但种种躁动与孙剑无关。加入旷视后,他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浏览有没有有意思的新论文,然后共享给年轻人。他习惯每周要跟各个小组进行深入研究,分享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我每天都会问自己,我应该做什么事情,让大家都有清晰的目标,让大家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去做这些事情。」

从微软到旷视,孙剑所处的圈层从平均年龄30+拉低到平均年龄20+。他曾自嘲瞬间进入「中老年」状态,还说有同事曾经问他,为什么把手机字体调得那么大?

所幸不比互联网企业,在以核心技术为燃料的人工智能公司,年龄从来不是问题,而是资本。孙剑在旷视研究院口碑极高。多名受访者提到他的谦逊、喜欢鼓励年轻人,以及给大家足够大的成长空间。还有实习生得到他手把手指点、带读论文。

在技术应用落地上,孙剑团队关注的物体检测,是要训练机器能够检测到图像里的特定内容,它可以应用到自动驾驶、智能物流的场景。全景分割,则是让机器的辨识度达到像素级别,不仅知道照片里的人在哪儿,还要知道具体形状。在这些领域,他的团队多次拿到世界级大奖。

2019年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孙剑聊到做学术研究的最大动力:「很多年了,激发我做研发的一个最大动力,就是我们会解决很多难题。当突然找到一个很有效的解决方法,那个时刻,让我感觉自己在与世界对话。可能第二天那份激动就过去了,但我们会一次又一次追寻这样的时刻。」

而如今,他还没好好完成他的梦想就去世了,相比是上天也嫉妒他这样的人才吧!希望孙剑能在天堂找到新梦想,愿我国的AI事业能出现更多孙剑般的人才!

文章来源:金融界,降噪NoNoise,极目新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