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排放政策出台,节能玻璃成为节能建筑新风口!

玻璃人才荟萃 2022-06-21

建筑节能建筑low-e

2191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6月20日,滕州金晶智能制造LOW—E节能玻璃产业链项目一期投产仪式举行。

项目的建成投产是金晶玻璃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的里程碑,也是滕州市纵深推进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大力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技改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将有力补齐枣庄市新材料产业链条上的断点、堵点,对于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国内知名的绿色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自2003年滕州金晶公司成立以来,依托金晶集团雄厚的资本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产品产能稳步提升,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企业效益逐年攀升,成为全省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企业,2021年实现产值20亿元、税收2.2亿元,占比达到玻璃产业的1/3。

滕州金晶智能制造LOW—E节能玻璃产业链项目作为2021年山东省重大项目,是金晶集团聚力“三大赛道”之一的绿色建筑产业赛道,项目新征土地207亩,总投资约20亿元,分三期实施。计划投建三条高端LOW-E节能镀膜玻璃智能制造生产线,采用国际领先的磁控溅射镀膜技术,配置国际一流水平的生产设备,具备生产单银、双银、三银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性能、高附加值镀膜节能玻璃,项目定位于节能新材料,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建筑支持政策和节能建筑市场需求。项目全部建成后,滕州金晶将成为国内单体最大的节能镀膜玻璃生产基地,为滕州玻璃产业带来技术和质量的转型升级,推动当地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助力枣庄“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实施。

建筑节能规范出台,Low-E玻璃将集中爆发

据住建部出台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显示,该规范将于2022年4月1日起实施,届时建筑将强制进行碳排放计算。

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统计,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约50%,其中,建筑运行阶段能耗占建筑全过程能耗约20%。而建筑节能玻璃具有较好的透光、保温、隔音、抗压以及降低有害辐射的性能,可以帮助降低建筑全过程能耗和碳排放。

申万宏源指出,我国建筑节能的关键是门窗节能,而Low-E玻璃就是节能性能最好的窗用材料,与普通玻璃相比,LOW-E玻璃具有非常显著的节能效果,相同配置的LOW-E中空玻璃比普通中空玻璃产品节能40%左右。

Low-E玻璃的优势

a.节能环保

用Low-E玻璃制造建筑物门窗,可大大降低因辐射而造成的室内热能向室外的传递,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同时可大幅减少因采暖所消耗的燃料,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b.保温隔热

冬天的时候,室内的温度比室外高,低辐射玻璃可以把室内的热量更少的传递到室外,从而达到保温效果。同样的夏天室内温度比室外的低,可以把室外热量尽量少的传递到室内,达到了隔热的作用。

c.光学性能优越

Low-E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从理论上的0%-95%不等,可见光透过率代表室内的采光性,Low-E玻璃的透光率比较普通白玻高很多,视觉效果上更通透,采光性更高。

Low-E玻璃节能效果显著,而我国最初并不掌握Low-E玻璃的关键镀膜技术,只是因为有了这群优秀的技术人员的不断钻研,才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让Low-E玻璃实现国产化。

打破国外垄断,自主创新在线镀膜技术

1978年,刘起英迎来了高考,她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为几分之差没有被录取,最终她被武汉建材学院(现名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玻璃工艺专业录取。

在刘起英看来,服从分配进入玻璃行业,是玻璃选择了自己,而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她也渐渐喜欢上了玻璃的世界,这份喜爱一坚持就是40年,直到如今,热情仍未消减。

1982年8月,刘起英来到秦皇岛院工作。当时秦皇岛院承担了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子项目——“电浮法玻璃的试制”,刘起英作为主研人员参加了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过十年的努力,刘起英和团队终于成功生产出茶色与灰绿色两种颜色的电浮法玻璃,中国最早的在线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由此诞生。

十年的历练,刘起英得到了技术和经验的提升,以及精神源动力,她已然能独当一面。

1996~2001年,刘起英作为带头人,成功将电浮法的离子渗透与CVD技术结合,开发出柔绿、柔蓝、金色等众多颜色的在线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为了更好地研究在线镀膜技术,刘起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从秦皇岛院“下海”,与浙江大学、威海蓝星玻璃合作,成立浙江大学蓝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担任公司的技术总监。

刘起英的目标只有一个:研发低辐射、阳光控制等多功能的节能环保在线镀膜玻璃。

低辐射镀膜玻璃简称Low-E玻璃,是国际上公认的建筑节能指数最高的一种基础材料。

这种玻璃能够阻挡室内的热量外溢,同时组合阳光控制功能,还可以阻挡室外太阳辐射,降低室内温度。但这项技术在当时只有西方少数几个国家掌握,西方国家对中国封锁了这项技术,自主研发、突破创新成了刘起英迫在眉睫的事情。

在刘起英和团队五年的不断努力下,2005年,第一批在线Low-E玻璃终于正式下线。但就在刘起英和团队所有人刚想要长舒一口气的时候,却猝不及防地收到了一个坏消息:产品出了大问题。

“就是因为质量的问题,因为有大面积均匀性、条纹的问题,被市场给打回来了,那时候觉得确实挺崩溃的。”刘起英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短暂的伤心过后,刘起英擦干眼泪,再次投入研究工作,她和团队甚至创下了一周之内吃住都在生产线的纪录。

2005年年底,威海下了一场大雪,雪很厚导致生产线车间的门推不开,人也出不去。刘起英回想起这件事时,说道:“当时没有觉得很苦,因为心里充满了希望,只想尽快把产品做出来。”

经历过那次失败的打击后,刘起英和团队沉下心来继续完善、开发这套系统与技术,终于在2013年实现稳定的产业化生产、产品商品化应用。

除了具有节能功能之外,新研发的产品还突破了国外玻璃辐射率0.17的数值,成为世界在线Low-E玻璃三大技术之一,而与此同时,团队还开创性地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循环利用系统。

在循环利用系统中,刘起英和团队开发了世界首创的低温冷凝法,使得原料的回收率可达到55%以上,加上镀膜过程中原料利用率的25%,整个原料利用率达到了80%以上,真正实现了了绿色、高效、循环、可利用。

文章来源:我是科学人,大众网,选股宝APP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玻璃人才荟萃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