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阶段性供不应求,光伏组件产业链失衡状况下半年或缓解

细说光伏 2022-06-24

光伏组件光伏产业光伏材料

3701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去年以来,由于光伏需求的上涨,多晶硅硅料的价格一路飙升。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的数据,从去年年初到今年6月份,单晶复投料的价格上涨了超过2倍。(单晶复投料是多晶硅的一种)

而自1月中旬以来,硅料价格已出现15周连涨,一季度硅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96%。硅料涨价不断向下游传导压力,带动整个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涨。

“我们的光伏项目建设招标已停滞”“组件采购已经招标,后续涨价的话,光伏项目建设还是会受影响”“虽然有自己的光伏制造企业,但是光伏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公司亏损,因为亏损,我们还被国资委批评”“如果不是央企,我们的光伏制造企业怕是早关门了”“一些光伏项目已暂缓招标”……近日,多位央企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光伏上下游产业链整体提价。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终端市场的刚需促使上游硅料价格维持在高位,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光伏原材料监管,稳定市场预期。各地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合理有序释放光伏建设指标,避免光伏项目一哄而上。

光伏组件报价突破2元

记者梳理发现,5月初定标的部分项目,光伏组件平均定标价格多在1.87元/瓦,如今,1.8-1.9元/瓦的光伏组件报价已成历史,2元/瓦已经很普遍,182、210尺寸组件报价甚至超2元/瓦。例如,5月20日三峡集团5个项目共894兆瓦光伏组件采购开标的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报价均在2元/瓦左右;近日中广核2022年组件集采开标结果显示,最高报价已达2.02元/瓦。

有电站投资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光伏上游价格处于高位,在开展光伏电站项目投资时,会综合权衡当前组件价格波动、融资成本情况及其他成本因素,在保证收益率的基础上选择项目。

当前光伏都是平价项目,成本压力较大,光伏组件持续涨价,导致投资商建设的电站收益大幅减低。对于涨价潮,下游组件溢价幅度有限,组件企业也很无奈,早在去年,天合光能、隆基股份等曾联合呼吁,终端投资商延迟装机或并网时间,以抵制硅料涨价。

“从市场经济学角度去看,光伏组件涨价是供需关系的问题,在刚性需求很大的情况下,卖家没有降价的理由和空间。尤其是海外光伏市场利润较高,自然是谁利润高优先保证供应谁,所以今年一季度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同比翻番。”一位不愿具名光伏行业研究员对记者直言,“以组件出口为例,海外电站成本构成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非技术成本中,土地租金、路条、项目审批等成本均低于国内,国内非技术成本占到电站投资的20%-30%,所以组件稍微涨一点价,项目收益率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硅料阶段性供不应求

关于光伏组件涨价的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是央企组件招标集采总规模已超去年,对组件的大量需求推高了价格;二是受俄乌冲突等影响,国际光伏组件市场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刺激了国内相关企业出口积极性,从而减少了光伏组件内循环;三是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动整个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涨。自1月中旬以来硅料价格已出现15周连涨,一季度硅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96%。硅料涨价不断向下游传导压力,带动整个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涨。

业内人士认为,原材料涨价是组件价格高居不下的根本因素。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硅料产量为15.9万吨,同比增长28%;而国内硅片、电池、光伏组件产量分别增长了42%、37%、41%,明显高于硅料产量增幅,造成硅料供应紧张。据悉,硅料企业6月份订单已基本签订完毕,有个别企业订单签至7月中旬。

“产业政策利好推动上游原材料需求大爆发,导致整个光伏产业链供需错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马海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整个硅料行业基本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开工状态,上游硅料企业扩大产能需要时间,这就好比想吃鸡蛋也需要先把鸡养大。”

马海天向记者介绍,去年硅料产能约52万吨,预期今年底硅料产能会达100万吨以上,明年最大产能或达到200万吨,也就是说2年时间内硅料产能将扩大4倍,200万吨的产能可以支撑近700吉瓦光伏装机量。“我们已预警,未来,硅料会阶段性产能过剩。事实上,无论是硅料产能过剩还是硅料紧缺导致价格暴涨,均会对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产生较大伤害。”

某央企相关负责人易欣(化名)对记者表示,当前上游硅料产能和产量增幅均无法满足中下游的市场需求,叠加中下游产品出口量大幅增长,造成硅料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硅料价格上涨。按照有关规定,进口硅料严格受控,无法通过增加进口量来缓解国内硅料供应紧张形势,但硅片、电池、光伏组件等中下游产品出口不受限制,硅料阶段性供不应求,导致产业链上下游产能明显失衡。

辅料环节材料亦受影响

原材料短缺正在侵袭光伏产业链,除硅料外,辅料环节如光伏胶膜和背板产业均受此影响。

光伏胶膜上游原材料为光伏树脂等石油衍生品,而石油材料价格会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波动而波动,其不稳定性加剧市场供应紧张;且EVA树脂因其生产工艺要求较高,产能释放周期长达4-5年,需求大于增量,进一步加剧市场供应紧张。

在光伏胶膜和背板的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近90%,人工制造及其他费用仅占10%左右,由此可见,原材料价格直接决定了产品价格和企业利润。据多个封装材料企业2021年年度报告中显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

据福斯特(603806)2021年年报显示,由于受到胶膜粒子、背板树脂等相关商品涨价等因素,光伏胶膜、背板营业成本同比增加59.43%、42.08%,而毛利率同比减少3.38%、7.32%。

3月16日,海优新材在互动平台表示,EVA树脂的价格仍处于历史相对高位,而据其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由于受EVA/POE树脂等原材料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30.34%。

据东方盛虹(000301)公告显示,因公司所处化工、化纤行业具有一定周期性,由于受到行业需求影响,尤其是光伏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全线产品价格上扬,导致其2021年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1.91%,EVA上半年和下半年售价同比增加90.34%、85.50%。此外,另一大原料供应商联泓新科(003022)也表示EVA主要原料醋酸乙烯目前市场供应紧张。

影响光伏背板PVDF氟膜供应紧张的因素中,除了扩产周期较长达2-3年之外,还有新能源汽车市场兴起,导致锂电池PVDF树脂用量急剧增加,因其需求远超光伏级PVDF用量,且价格高于光伏级PVDF,导致产品市场供应倾斜,加剧PVDF氟膜用料紧张。不仅如此,PET基膜初级原料聚酯化合物目前已基本实现国产化,而氟膜所用原料大多依赖国外进口,供应商包括美国杜邦公司、法国阿科玛等。

赛伍技术(603212)和中来股份(300393)公告中也显示,因原材料PVDF树脂的价格急剧上升,造成K膜背板成本大幅上涨。其中,赛伍技术2021年光伏胶膜、背板营业成本同比上涨65.67%、15.64%,毛利率同比减少4.59%、4.39%。而明冠新材年度业绩快报中也同样显示,由于2021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利润总额增幅不及营业收入增幅。

虽然光伏胶膜和背板原材料目前置于涨价潮下,但全球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判断,到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可达270-330GW,产业整体向好,而在全球装机量逐年攀升的市场背景下,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产业链失衡状况下半年或缓解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硅料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其价格未来两三个月恐难出现大幅降价。不过,硅料价格高涨、利润提升,已刺激了一大批新产能上马,预计下半年三四季度,随着新增产能不断释放,硅料价格或将下探,届时,组件价格有望回归理性。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光伏发电装机快速增长,对下游光伏组件的需求旺盛。面对市场需求,硅片、电池和光伏组件生产企业纷纷扩产,但硅料产量增长相对缓慢。”易欣直言,目前,我国硅料产能高度集中,头部5家企业硅料供应量约占全国供应总量的87%。在市场预期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头部硅料生产企业非理性提高硅料价格,导致硅料价格畸高。

针对光伏组件原材料涨价,光伏行业人士建议,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打击原材料涨价过程中的垄断经营、价格联盟,适时释放出加强行业监管的信号,抑制硅料非理性涨价。同时,建议研究建立长效价格与供应协调机制,形成指导价格区间,引导硅料价格理性回归。

马海天向记者透露,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正在与广期所一起探索硅料期货新品种,有望通过期货的方式平抑硅料价格,套期保值,稳定光伏上游市场。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光伏企业应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协调。此外,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国家“双碳”目标整体规划,科学规划光伏开发强度,合理有序释放光伏建设指标,引导调节市场预期,避免光伏项目开发一哄而上导致产业链失衡。

寻求替代品或许是企业另一个突破口

面对PVDF膜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企业想要摆脱原材料供应限制,寻找产品替代,降低生产成本或许是另一大突破口。据悉,中来股份主打的FFC涂覆型环保背膜,该产品无需使用PVDF且供货稳定,且2021年该产品销量稳步提升。

赛伍技术在原有设备上同时生产PPf、FPf背板,该背板不需要使用PVDF薄膜,且产品毛利高于KPf背板。

福斯特的双涂型含氟结构背板(CPC)由于不受上游原料供应限制,从供应稳定性和成本方面都将凸显出更高的价值。

而明冠新材也在今年股票募集说明书中表示,公司募集资金将聚焦于BO无氟背板产品,该产品以M膜为研发基础,不使用氟膜,更加环保。

在光伏组件不断地更新换代的同时,封装材料作为配套产业也要进行不断地优化升级,提高发电效率。目前,光伏胶膜市场中,透明EVA胶膜虽仍占据市场主流,但由于EVA胶膜性能较差,无法满足组件效率的提升,市场占比将逐步减少。POE和共挤型EPE胶膜合计市场占比提升至23.1%。

POE胶膜具有较高抗PID性能,共挤型EPE胶膜同时具备POE胶膜高阻水性能和EVA胶膜高粘附性特性,可作为POE替代性产品用于双玻组件。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含氟背板仍为市场主流,占比约66%,但在未来几年市场份额将逐年减少,不含氟背板、玻璃背板及其他背板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进一步解决原料供应短缺问题及更好满足不同场景下组件轻质化的市场需求。

本文来源:中国能源报,矿业汇,经济观 察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细说光伏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