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物联网第二弹:音视频物联网正在成为市场蓝海,可提前布局这条赛道

2272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随着5G、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万物互联的智能物联网(IoT)时代正款款走来。传统的音视频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用户的需求,推出先进的数字化和模块化的音视频技术及系统成为行业趋势,各行业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服务商也开始抢滩布局这个蓝海市场。

6月28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声网方面获悉,其正式推出“灵隼物联网云平台”。据悉,该产品平台专注于智能音视频设备的低代码、端到端开发平台,提供完整的IoT场景化解决方案。

“音视频物联网的演进,从视听上云、即时连接到目前阶段需要随时随地的实时互动,发展过程中,实时音视频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声网IoT行业产品负责人侯云忆对记者表示。

让音视频实时化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延伸与拓展,从使用场景和设备种类来看,这种拓展并不是简单的量级递增。

物联网云平台处在整个物联网行业的中间层,在行业发展早期,平台起到了连接技术与应用场景的重要作用。物联网行业场景多样,尤其在音视频物联网领域,少有「体验好用、开发易用」的物联网平台,这为各家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的空间。

众多玩家纷纷进军物联网,除了以阿里云物联网、京东智联云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厂平台,还有华为云、庆科云等设备商平台,以及涂鸦智能等创业型公司平台。

但是这些平台主要解决的问题,大都在数据的联通上,并不注重屏幕的显示与人机交互。

而在追求及时高清互联的今天,超高清的音视频即时通讯能力正逐渐成为物联网领域的焦点。常见的智能车载、智能手表、智能门铃门锁等设备场景,都离不开实时音视频技术的支持。

声网 IoT 行业产品负责人侯云忆回忆了音视频物联网的演进过程,他说,「从视听上云、即时连接到随时随地的实时互动,实时音视频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对于很多物联网从业者来说,音视频模块自己开发难度大、周期长,市场上又缺乏专业的音视频开发平台。一些一体化的IoT开发平台,音视频通常为附加的增值功能,在音视频的体验上并不尽如人意。

声网无疑是实时音视频领域的头号玩家,它首创的软件定义实时网络SD-RTN™,在全球布局200多个节点,让同时处理千万级别的并发任务成为可能。去年年初,声网还宣布收购IM云和客服云服务商环信,补充了在即时通讯上的能力。

在音视频的相关场景中,声网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数据,也构建起了自己的技术能力。之前,声网将这些行业领先的技术以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和API的形式开放给行业的其他参与者,如今声网准备让「体验好用、开发易用」的追求更进一步,构建新一代的物联网平台。

智慧物联的下一站

不过,物联网业务依然存在诸多痛点难点,实时音视频使用对产品的价值到底在哪?未来智慧物联又将如何发展?

谈及物联网业务当下存在的痛点,博流智能科技产品市场开发总监杜瑞彬告诉记者,“当下物联网行业存在三大痛点,一是产品链路太长,需要经历硬件方案的导入到对接云平台再到落地工厂进行产出;二是不同的硬件产品通过品牌商背后的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做的还不够;三是智能硬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用户场景。”

方块连连总经理黄友谊则认为,以智能门锁行业为例,该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因此行业都在拓展实时音视频通话作为附加功能,但通话的体验又很难保障。基于RTC技术,方块连连可实现优质的远程通话能力,小程序即可接入的方式也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而在元宇宙火热的当下及未来,智慧物联的下一站在哪?对此,侯云忆表示,物联网将是元宇宙最重要的感知基础设施,如果世界是元宇宙,实时音视频就是其中的神经网络,最终推动物联网走向人机协同,人机共融。

亚马逊云科技物联网生态负责人田龙强则向记者强调说,实时音视频本身能支撑更广泛连接传感器,能够接入到各个产品中,不管是VR,还是未来的相关硬件产品,将会给用户带来体验上的大幅提升。谈及万物互联时,他指出伴随万物互联的发展,用户和企业对于隐私也越发重视,私域物联网是行业目前重要的关注方向。

巨头们都在说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应该是“泛娱乐”+IoT的集合。统一的大平台当然也需要统一的基础音视频实现对接。而此时,真需要一个软硬件解耦的平台,即部署了一套音视频平台,大多摄像头硬件都可以与之对接。目前来看,基于前面说未来音视频平台的标准性、集成性、平台性,也只有RTC。如今,RTC基本已实现在泛娱乐的绝大布局,如今也在极力推进在IoT的发力——如小米、小天才等各种智慧家居、无人驾驶、可穿戴等方向的布局。

RTC音视频将实现泛娱乐+IoT的融合?

结合行业发展,针对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音视频作为基础技术,正向几个方向进化:

被集成

音视频传输作为诸多行业的基础功能模块,将被集成在各行业其他丰富的场景中,与其他应用服务协作,共同组成完整行业解决方案。该场景业务又大多基于B/S架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音视频与web/H5/小程序等前端形态的对接。

平台化

基础音视频作为一个被集成的基础模块,其实不单单是一个功能模块,而需要承担音视频更多应用的一个音视频平台,比如需承载AI算法、以及各种音视频的多媒体功能,或者只需低代码开发的集成平台;

标准化

音视频作为基础的被集成模块,为保证复杂、多样场景下,与其他应用服务的简便、快速对接,决定基础音视频平台的标准化。

适应以上需求的,无疑是时下热火的实时音视频技术—RTC。当前RTC依靠对浏览器的插件式支持,可以有效支撑行业用户的B/S架构,与行业用户应用快速集成,而无需行业用户过多定制开发;同时,RTC自身可以集成各种AI、多功能媒体等功能音视频插件,本身依然基础音视频平台;最后,RTC不仅可以完美对接web/H5/小程序,还有效对移动端安卓、IOS等终端SDK的兼容,实现跨平台对接,同时兼容多种视频协议,实现协议及平台的标准化。

在互联网行业,驱动业务创新的一个很大原因,即基础技术的成熟。所以,随着基础技术的模块化发展,正进一步解放企业的创新力——使更多应用创新企业摆脱基础技术困扰,而只需专注商业应用创新。

随着5G深入发展,预计也将带来更多应用创新,在基础技术模块化支撑下,应用企业也将进一步开放思路,全力商业新模式突破,借助成熟技术快速堆叠,快速创造出更多改变世界的杀手级应用及更完善行业方案。最后,泛娱乐+IoT的大融合,还有多久?其中RTC在音视频的跨界融合必将发挥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极客公园,智能数字化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