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表背后却大有乾坤:智慧校园VS在线教育,哪个才是真赛道?

2927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一张小课表,看上去很简单,背后却大有乾坤。

每一堂课的安排都不随意,需要牵涉到教师、教室、教学等方方面面的资源。尤其是新高考改革之后,学校场景变得越来越复杂:选课、分班、社团课,这些复杂场景背后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资源如何调度。

学校的教务处相当于一个机场的塔台,需要灵活地调度很多资源。在教学越来越个性化的同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个性化将会成为一个难题。辰知科技创始人何川说:“我们希望能成为校园资源配置的枢纽,帮助学校解决教务管理问题。”

辰知科技作为新高改背景下成立的校园信息化SaaS解决方案服务商,以教务管理和新高考为切入点,面向区域局和大型学校提供各类场景的解决方案,如选课、分班排课、考试安排、课后延时服务等。

“双减”之后,SaaS也成为不少机构看准的方向。为什么在线教育机构开始转战SaaS?是因为SaaS软件服务背后真的有一个强需求的市场?还是转向教育信息化之后,故事更好讲了?

1、用大数据做出小课表

数据显示,国家每年会在教育上投入GDP的4%,其中8%会投入在教育数字化,教育数字化的市场规模在3000亿左右,而辰知正处于数字教务这个板块。

曾经,教育数字化行业以项目招标为主,企业更多是通过学校关系、政府关系拿到合作,导致市场呈现区域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付费方和使用方往往不是同一角色,导致Saas产品与学校需求不匹配,产品使用率低,数据孤岛现象严重。

2018年,国家发布教育信息化2.0的行动纲要,学校基建在逐渐成熟后,才开始迫切希望有专业的数字化产品来解决教学和管理的问题。而钉钉和企业微信相继入局校园场景后,一体化平台打通了学校所有的数据,也为Saas工具提供了生态条件。

目前,辰知的产品面向不同的学校,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新高考产品,专门针对新高考改革后的高中排课、分班等;第二类是课后延时服务产品,面向双减之后的小学课后3点到5点的排课;第三类是课务管理产品,主要服务于老师的调课和代课;第四类是选班分班排课产品,面向除了新高考以外的其他学校。

根据辰知系统的统计,一个1000学生规模的小学,教师们每年合计有27000次的教务管理使用行为,启用系统后能为教务管理者和全体一线教师节省8500个小时。

以辰知合作的胜利小学为例,这个小学有4个校区,有多名跨校区老师,在日常管理中经常使用纸质调代课单,申请流程繁琐,课程变更难以及时通知。使用辰知后,系统结合四个校区的任教、资源、课程安排等自动安排课表,同时将日常调代课的流程进行在线化与自动化,教师可以快速申请调课,申请成功后,课表就会自动变更,大大节约了沟通和调整的时间。

学校购买了辰知的产品后,辰知会以标准化的Saas产品交付给学校,以年为单位收取服务费,并提供实时的在线答疑,帮助学校自主使用。

目前,辰知科技的产品分为钉钉版本和非钉钉版本,前者可以通过Saas工具直接安装在校园版钉钉上,后者需要通过B端平台进行教务管理。何川认为钉钉和辰知的关系就像手机和App的关系,钉钉为学校提供了底层技术能力,而辰知则可以解决具体的场景问题。

在产品的续约率和增购率上,教育类Saas产品相比企业类Saas产品,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来学校使用之后,不会轻易地更换;二来学校不像很多生命周期短的中小企业,不会倒闭。所以辰知科技产品的续约率高达90%以上,增购率在20%左右。

教育数字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包括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在内竞相追逐的赛道。

2、在线教育与智慧校园哪个更“香”?

在线教育的主要面向C端客户的业务形式让其拥有更多的曝光率,而“卖课”又比“卖系统、卖服务”回款更快。从盈利的角度来说,在线教育更能打动投资者。

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的融资规模超500亿,同比增长267.37%,超历年融资总和,在线教育的热闹可见一斑。但随着监管政策逐渐向严,在线教育迎来了发展道路上的第一个寒冬。

先是作业帮、猿辅导等机构吃下250万元的顶格罚款,后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并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地位。

在这个背景下,自疫情后高调发展一年多的在线教育急速刹车,并不断传出裁员、减少招聘甚至违约的负面消息。当在线教育的发展受挫后,部分人将目光又转回了智慧校园。

从政策导向上看,官方对于智慧校园的认可要高于在线教育。根据前瞻院的研究报告,2019年我国智慧校园市场规模约为750亿元,并呈稳定增长趋势。同时,财政对于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支出也在同步增长,到2020年经费支出预计突破3800亿元。

政策支持是智慧校园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除此之外,回归教育本身而言,智慧校园对于教育的适配度比在线教育更高。

归根结底,教育的重心还是在于“教学”,无论是学校还是培训机构,教学水平、教学团队都是核心竞争力,是光靠科技手段无法弥补的。智慧校园主要改进的是教务系统,其目的在于减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繁杂基础事物,如收学费/学杂费、班级管理、提高与家长的沟通效率等,让老师能将精力集中在教学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如果做一个形象的比喻,那么智慧校园就是为培养良好的教学氛围而搭建的“地基”,而在线教育则是教学氛围的组成之一。

这样看来,智慧校园应当是“不可替代”而在线教育是“可替代”的,但是市场反应却并非如此。

即使是在智慧校园领域暂居头部的企业校宝在线,其估值也不过13.6亿元,而作业帮、猿辅导等企业估值均已过百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智慧校园专注于B端底层操作系统搭建,产品更新换代和见效慢;二是智慧校园主要依靠向B端出售系统和售后服务变现,变现速度慢,资本关注度不高,而资本的关注又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智慧校园虽然是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其发展速度会相当缓慢。

3、在线教育机构开始转战SaaS?这条路径能走通吗?

一起教育宣布未来将转型为助力基础教育数字化升级的SaaS软件服务商,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CEO刘畅表示,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围绕作业等教学应用场景,推动SaaS软件服务在校内教育中的真实常态化使用,破解落实“双减”过程中面临的五大难题。

掌门教育宣布成立SaaS事业部,“SaaS事业部将以教育SaaS为切入点,围绕师生课前课后服务、在线教学、家长互动等场景,持续为国内外机构及学校提供在线教育通用解决方案,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

另外,有行业人士向蓝鲸教育表示,此前的在线教育独角兽也在布局相关业务,预计明年将推出上市。

根据教培SaaS系统的起步时间与所涉及模块,市面上的SaaS系统主要有以下三个类别:

1. 以内部管理+销售效能提升为切入方向。代表玩家有校宝在线、校管家等,主要面向中型教培机构。针对他们的痛点:内部管理的提效和招生获客困难,搭建了一套完整的教务管理+CRM系统。此外,基于微信生态服务还会提供一些营销和服务工具。缺点是这类SaaS系统没有为其客户提供核心“教学”环节的系统化工具。

2. 由于在获客、上课服务上“多向前走一步”在此次疫情期间“异常火爆”。以小鹅通、有赞教育为代表的机构提供除了对内的基本教务管理外,还为机构提供了2C的工具。包括直播授课、机构官网、裂变营销等功能。

缺点是这类SaaS系统多为纯互联网公司搭建,所提供服务也局限于线上场景。在疫情期间因为全民线上化而大放异彩,当疫情结束后课外辅导回归至线下教学场景后,大多数机构对其服务的需求程度开始降温。此外,以在线知识付费起家意味着系统的迭代方向是通用方案,在教培领域聚焦不足。

3.教育巨头在B端市场的服务探索。将原本服务于自身业务的系统能力部分开放给教培机构,从更高维度、全流程的解决方案上切入2B市场。目前这类系统仍处在探索阶段。

面对上述已经布局成熟的企业,在线教育机构就没有机会了吗?

行业观察者表示,“应该不会。一个是能力不一样,另一个是赛道不完全冲突。一起教育、掌门教育他们的核心能力在教育层面和内容的整合输出管理的能力,比如课程、师资、授课服务等,如果比拼教育的话,像小鹅通、有赞等不一定有优势。”

整个教培SaaS行业格局也有待整合,整合之下必有机会。

来源:创业邦,松果财经,蓝鲸教育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IT猿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