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pollo无人车向前一大步:正向研发,成本25万

2795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百度无人车又迎重大进展。

7月21日,2022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第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RT6,新车具备城市复杂道路的全无人驾驶能力,成本仅为25万元,创造了量产无人车成本新低。

如果说上一代产品Apollo Moon亮点是实现了价格相对平民化,新一代产品的最大特点在于正向研发,Apollo RT6是首款基于Robotaxi正向设计开发的车型。

Δ 百度Apollo RT6发布。图片来源:百度Apollo

百度关于无人车的研究自2013年开始。9年时间,共发布了6代车型,逐步实现从最开始的传感器后装到集成度更高的自动驾驶套件,再到前装量产,直至如今正向设计研发全过程。

伴随着专为Robotaxi正向设计车型的面世,百度Apollo无人车已完成了前期蓄力工作,度过了技术研发阶段和产品探索期,迈入初步收获期。

01

100%车规级和整车全冗余系统 ,打造L4级Robotaxi“圣衣”

作为Apollo最新一代无人驾驶系统,Apollo RT6具备比上一代车型更强的L4级自动驾驶能力,全车配备38个车外传感器,包含8个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2个摄像头。

Δ 百度Apollo RT6。图片来源:百度Apollo

为了支撑这些传感器,百度Apollo RT6提升了算力水平,匹配算力达到1200Tops。多传感器融合、高算力的背后,百度的核心目标是要真正实现无人驾驶量产。

有人和无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技术要求,后者最大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安全。百度选择的是100%车规级+整车全冗余系统。

为了保证整车安全,Apollo RT6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来实现整车全冗余。硬件方面有七重全冗余整车系统,包括架构冗余、传感器冗余、计算单元冗余、制动系统冗余、转向系统冗余、电源冗余以及行业首创的双5G通讯冗余;软件方面搭载了整车+自动驾驶系统一体的故障诊断及风险降级体系。

02

面向无人驾驶的星河架构平台,正向研发解决硬件量产难题

100%车规和整车全冗余的前提是要正向设计和适配。

有观点认为,目前自动驾驶行业所亟待解决的最大挑战不在于软件研发,而是硬件能否按时可靠地进行量产交付。要想实现自动驾驶,线控底盘是基础和关键,再者是计算平台。

而此前,自动驾驶公司多关注软件算法平台搭建,在观察到“L4级自动驾驶的供应链还远未成熟,传统的车辆改装模式并不十分可靠”后,一些头部企业也开始将业务线延伸至底盘硬件架构,智能汽车行业正试图复刻智能手机发展路径,以正向研发重新定义赛道,将触角延伸至底盘架构,乃至整车领域。

Δ AI、自动驾驶赋能,重新定义汽车。图片来源:天风证券、赛博汽车

百度也是如此。

为了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百度Apollo团队深入研发到与无人驾驶相关的平台架构上,开发出星河平台。

星河平台是百度Apollo面向无人驾驶的车型平台,和传统车企的车型平台概念类似。不同点主要体现在除了传统相对成熟的车辆工程相关部分以外,又增加了无人驾驶相关的零部件及系统适配。

RT6是上述平台架构下开发的第一款车型。从2021年初组建团队至今,历时1年多时间,百度打造完成专门为国内Robotaxi正向设计研发的车型Apollo RT6,并已进入量产阶段。

Δ Apollo RT6支持有/无方向盘两种模式切换。图片来源:百度Apollo

星河平台面向的就是无人车。据百度方面介绍,星河平台核心理念是AI技术、无人驾驶技术和车辆工程相结合,不仅是车身底盘、线控架构等,还包括与之匹配的自动驾驶套件、域控制器等。

未来,基于星河平台可以快速开发出面向不同场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无人车。

03

不断扩大成本优势,持续降低运营成本

多传感器融合、多重冗余、正向研发,意味着成本压力增加。此前业内自动驾驶企业,对于整车成本秘而不宣,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还处于研发、测试,甚至demo阶段,无人车主要是以堆料形式改装而成,成本居高不下,一辆车价格常常高达一两百万人元。

百度方面称,Apollo RT6之所以能够做到25万元成本,主要得益于整车、自动驾驶套件成本降低,以及中国制造优势。

Δ 百度Apollo RT6成本优势明显。图片来源:百度Apollo

首先是整车成本降低,针对运营场景定制,百度应用了全自有知识产权平台,大幅降低车辆本身的成本;其次是自动驾驶套件成本降低,基于技术的进步,RT6使用的车规量产传感器及计算单元,大幅降低自动驾驶套件的成本;第三是中国制造优势,供应链及生产制造成熟完善,进一步压低成本。

据介绍,三电核心的软件技术是由百度自主研发设计的,而硬件相关零部件、激光雷达、车载芯片等则会选择多家供应商合作。

与此同时,RT6支持充换电两种模式,但在运营初期不会自建充换站。这一方面可给运营车辆提供多种能量补给方式;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

Δ 传统出租车与Robotaxi成本对比(单位:万元)。图表来源:天风证券

无人车成本25万元意味着什么?从运营层面来看,这让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实现盈亏平衡成为可能。

按照5年运营周期计算,以一线城市为例,不算车辆费用,网约车司机月成本为8000元;二线城市网约车司机成本也在5000元以上。而Apollo RT6最大的优势是节省了这部分费用,单车25万,意味着每月的成本仅为4100元左右。运营成本降低,相应的百姓用车成本也会下降。

显然,在低成本基础上,Apollo RT6已进入网约车运营成本区间,一旦大规模量产上路,一方面将改变现有出行市场格局;另一方面也会改变大众出行方式。

04

率先落地萝卜快跑,未来将实现大规模应用

Apollo RT6将率先在萝卜快跑上投入使用。根据计划,2023年下半年会小批量投入试运营,年规划产能会根据运营部署节奏,从万台到十万台逐步攀升。预计在2025年实现在65个城市运营,2030年将覆盖100个城市。

萝卜快跑是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于2021年8月正式上线,目前已陆续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长沙、武汉等10个城市,并在北京、重庆、阳泉、武汉等地正式开始商业化收费运营,这是目前百度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度最为成熟的业务,也将有效推动国内自动驾驶技术落地与商业化探索,为无人驾驶落地打开可能性。

实际上,Robotaxi商业化能否加速落地以及跑通,主要看三个指标:一是技术,二是成本,三是政策。

前两者百度通过9年6代车型迭代,已经取得了先发优势。政策方面,我国也已为自动驾驶规模化、无人化落地做好准备。

Δ 国内部分Robotaxi玩家对比

自2018年三部委出台《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后,全国共有40余个省市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也陆续发布地方实施细则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突破和落地。

今年7月,深圳刚刚宣布《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通过审议,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深圳利用其特区立法权,推出《条例》,单独建立了地方性准入机制和产品目录,突破性地将L5级别自动驾驶纳入管理范畴并对事故处理进行明确权责划分,为L3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提供了全方位的管理规定和法律依据。

Δ 《条例》发布对于百度Apollo RT6是利好消息。图片来源:百度Apollo

《条例》将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届时高阶自动驾驶车有望实现去现场安全员、合法上路、合法销售等。

显然,这对于百度来说是利好消息。

截至目前为止,百度仍是国内唯一个获得T4级别牌照的企业,也是最早获得商业化试运行许可的Robotaxi企业。

Δ 国内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获取条件

对比来看,目前百度Apollo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各项指标包括测试车辆数量、累计公里数、MPCI等领先于其他科技公司。数据显示,萝卜快跑开启商业化之后,用户规模、频次、粘性都呈现稳定增长,复购4次以上的人数占比达到30%。

随着政策持续推进,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对Robotaxi的接受度、认可度和信赖度,改变大众出行方式,百度Apollo RT6等系列产品将得到更大规模应用。

与此同时,伴随相关法规限制逐步放开,国内自动驾驶玩家最后的缓冲期和时间窗口也将结束,考虑到公共安全、数据保密等因素,百度等头部玩家有望快速建立杆位优势、形成技术分化,成为全球Robotaxi市场终局赢家之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赛博汽车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