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成为数字产业“驱动力”,如何化数据为经济,这些产业些鸿沟还待突破

3480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中心逐渐从信息存储迈入以算力为核心的新时代。工信部7月31日发布的《2021-2022年中国算力建设网络传播分析报告》(下称“《报告》”)介绍,近年来,我国算力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不少中国企业在相关领域已具备领先优势。但部分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仍是公众关心的行业痛点,算力基础设施整体能耗和碳排放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中国算力规模全球第二

2022中国算力大会30日在济南开幕。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中国算力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近五年平均增速超过30%,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

张云明表示,算力已经成为继热力、电力之后的新的生产力,未来一段时期,算力将驱动数字产业化发展进程,提升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活跃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算力将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张云明介绍说,截至2022年6月底,5G基站数达到185.4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4.5亿户,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千兆光纤用户数突破6100万户,启动建设多条“东数西算”干线光缆。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约2000万台,算力总规模超过150 EFlops。

中国算力产业链条持续完善,包括算力设施、算力平台、算力服务等在内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算力产业生态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算力平台、新型数据中心以及产业基地相继落地。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1年,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云计算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

目前,算力在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远程教育、金融科技、航空航天、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高端芯片技术亟待突破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算力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涵盖由设施、设备、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构成的上游产业,由基础电信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计算厂商构成的中游产业,由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以及政府、金融、电力等各行业用户构成的下游产业。在上游硬件产业的处理器、存储器等高端芯片领域,国内芯片产品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在数据处理速度、功耗、时延等方面与国外厂商还存在较大差距。

华芯金通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吴全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算力产业链上游主要由算力基础软硬件相关产业构成,包括芯片、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路由器、操作系统等,成长潜力大、创新空间广阔,也是资本、大基金积极介入的领域。

吴全说:“我国的算力产业上游高端芯片技术亟待突破,中游部分行业现代化水平也有待提升。科创板作为新技术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与北交所、创业板一同为算力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通过资本力量补足我国算力产业链短板,进一步提升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此外,《报告》还表示,当前我国的算力建设还受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制约。一是政策面对算力设施的建设方针和能耗管理趋于严格。二是能耗“双控”背景下,地方政府对于建设高能耗算力设施的积极性在降低。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国内还在继续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但也要兼顾环境与能耗,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热潮已经降温,一些规模小、能耗大、技术更新缓慢的企业和设施将面临淘汰,电能利用效率高的产品会是未来算力市场的主流。

数据资源流动产生更大价值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因此在政策供给下,“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各地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新基建项目,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报告》也表示,以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在全国多地马不停蹄地推进。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四个月,全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25个,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规模机架数超54万个标准机架,带动各方面投资超过1900亿元。其中,西部地区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倍。“十四五”期间,预计大数据中心投资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累计带动各方面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数据向西,算力向东”,把东部算力需求转变为西部增长力量,解决了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供需不均衡的现状,带动全国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目前各方建设热情持续高涨,算力网络建设如火如荼,但数据中心建成之后要让数据流动起来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郑磊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算力跨省、跨境流动,一方面需要监管等基本规则建立,另一方面需要盘活数据资源,赋能数据交易。自动驾驶、数字医疗、数字金融、工业等领域的数据共享是一个重要的抓手,但是由于法律方面存在数据权属问题,在技术方面也需要升级去中心化数据存储和高速高通量计算,这个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目前,资本更关注已经能够产生规模效益的细分领域,比如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并愿意在区块链、工业互联网、隐私计算、系统软件等方面进行投资和孵化。”

四川省产业大数据应用研究院执行院长、成都工业学院教授沈益民表示,只有经过价值量化的数据资源才能完成数据权益证明,并进入数据产权的上链、共享和交割流程,从而促进高价值数据交易,让数据资源真正的流动起来产生更大的价值。

如何跨越三大鸿沟?

我们正在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算力大时代。

以“东数西算”为代表的国家战略为支撑,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横跨东西部资源和应用的算力网络枢纽,这势必会带动数据、算力跨域流动,实现产业跃升、平衡区域发展,加快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

如浪潮集团总工程师肖雪所说,“迎接算力时代的来临,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算力技术攻关,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业界普遍共识。”

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算力时代的行业数字化转型也需要跨越三道鸿沟。

第一,深度数字化的认知鸿沟。

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大量的新兴技术带来了无比复杂的数字化挑战。尽管过去30年,从信息化到数字化,中国企业早已走完了从0到1的数字化“浅水区”,但迈向数字化深水区之后,数字化的的认知鸿沟正在加深。对企业来说,算力只是基础能力,要兼顾业务创新的稳定快捷、数据驱动、更智慧和更低碳,并非一件易事。

第二,算力平权化的普惠鸿沟。

虽然算力时代,算力无处不在。但我们仍然看到,还有大量中小微企业,仍然处在数字化的窗口期。算力驱动了大型企业和科技互联网公司飞速的腾飞,享用了算力红利的企业如何将经验和实践,转化为普惠的算力服务,做到算力平权,是一道鸿沟。

第三,能力标准化的服务鸿沟。

算力的终点是要像“水和电”一样便捷获取,但算力并不像水和电一样“有型”,作为一个“无形”的数字化能力,只有标准化之后,才能够为企业提供能力型的服务。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也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算力发展不只取决于算力基础设施规模,更依赖算力服务发展水平。以多种场景化云服务为代表,算力服务成全新交付形式,将助力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正因为,算力服务是算力输出的关键,所以产业各方都需要根据自身优势,推动算力的服务化交付逐步实现。

三大挑战,与三颗解药

面对深层数字化的挑战,要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从容应对这一切并非无章可寻,不被日新月异的变化所迷惑,才能够时刻把握住趋势的根本。

浪潮云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颜亮认为,“数字经济是我国的战略选择,仍处在成型期初期,受算力分布、数据安全、数字技能三大挑战的影响,导致行业数字化发展与转型产生数字鸿沟。”

很明显,三大挑战无不直插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算力分布代表了企业是不是能够获得最高性价比的算力支撑,数据安全保护了企业资产不被云化后更宽的边界所击破,数字技能则站在业务视角,回看了数字化的根本意义。

要解决这些难题,“云计算推动算力服务化,成为跨越鸿沟的破题之道。”颜亮说。

首先,突破算力分布难题的解药是:分布式云的建设。

分布式云的特点就在于在近源交付云资源,让客户在本地享有和云同等的服务,分布式云本来就是从客户视角延伸而来的理念。

而浪潮在中国率先定义分布式云概念,目前已构建了覆盖全国的算力网络体系,实现了大规模算力调度。通过分布式云技术将算力输出进工厂、进社区、进乡村,以算力服务的方式布局到用户身边,实现无处不在的计算。

其次,突破数据安全难题的解药:兼顾安全与创新。

如今数据被列入第五类生产要素,数据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最有价值的资源,未来所有的业务创新都会基于数据,因为数据安全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所以数据价值的驱动既要“安全”,又要“创新”,两者兼顾。

浪潮则通过浪潮安全运营中心夯实数据安全。同时浪潮还牵头成立了“浪潮云安全联盟”,希望促进云安全产业高速发展,提升云安全技术产业和服务水平,推动云安全产业做大做强,保护客户云上数据安全。

浪潮也积极响应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要求,正式发布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实现算力资源、数据资源、技术组件、应用系统等数字资源一体化管理,满足政府、企业用户数字化转型需求。

第三,突破数字技能的解药是:行业云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落地。

云本身是没有属性的,只有与行业场景结合,才能够形成落地。浪潮也希望通过行业云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落地。结合云平台与数据的能力,并融入行业理解,浪潮为各行各业赋能。

从三大挑战,到三颗解药,浪潮显然已将算力服务化的运行逻辑,了然于胸。

文章来源:光明网,大众日报,证券日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