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打印,新物种的再次发明

当下科技 2022-08-10

吴声iphone打印机

5203 字丨阅读本文需 12 分钟

文/陆星集

图片/来源网络

一年一度的“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2022”如期举行,在台上台下,我都看到许多新老面孔、新朋旧友。

来的,都是为了在这个时代留下一些印记,或者,为了开辟一个场景。因为,审视新商业的此时此刻,推动者并不是新品牌,而是始终创造新场景的品牌。

1、场景品牌脱颖而出

吴声的每一次发声,都赢得掌声和喝彩。

但当我看到一台打印机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不免还是有些惊诧——在我的脑海里,打印的时代已经是过去,一切信息和文本,都可以用电子的形式交换、分享、驻留。甚至在楼下的核酸监测点,也仅仅需要一张身份证的电子照片而已。

吴声对这个时代的贡献,在我看来,是提出了“场景”和“新物种”这两个概念、这两个超级凝炼的概括词。尤其是“场景”一词,是我每年200次深度访谈中,对谈者一次也不会落下的必然主题词。

而这一次,吴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场景品牌”,他认为,所谓的“产品驱动”,是企业的增长越来越表现为依赖“场景驱动增长”的本质,这也正是今年新物种爆炸的核心要义。

看到会场里满满摆放的元气森林,我想到了和百事可乐一起“围剿”元气森林的可口可乐。

在吴声看来,可口可乐就是典型的“产品品牌”,也就是说,当消费者需要一种功能,或者看到一个符号,可口可乐就会是消费者心目中浮现的第一个名字。

有很多人都以为,元气森林气泡水是靠“无糖”这个功能打开了一条新赛道,但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认知偏差。我们常见的无糖可乐,也就是“健怡可乐”早在1982年就开始发售,此前一直是无糖饮料界的领军品牌,而另一种无糖可乐也就是“零度可乐”,则一般被认为是健怡可乐的“男性版”。

然而,根据可口可乐公司发布的财报,在过去的10年中,健怡可乐已经成为可口可乐所有产品线中最弱的一块。

这似乎与日渐兴起的无糖饮食的发展背道而驰。

为什么可口可乐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生产无糖可乐,但中国的无糖饮料风暴是元气森林掀起的?

原因就是“功能品牌”在驱动力上不如“场景品牌”。

健怡可乐的英文名,叫做Diet Coke,diet这个词有“节食,以及出于医疗或者减肥目的而吃的特种饮食”的意思,所以健怡可乐的直译应该是“减肥可乐”。

“减肥”是一种典型的功能描述,所以消费者对于健怡可乐的第一反应,就是一种针对节食者的功能性饮料。某种程度上,它在非特定群体中,就很难引发消费者端的兴趣,这就是单纯功能性产品的弊端。

那是可口可乐不如元气森林会“玩花活”么?也不是,健怡可乐先后推出过生姜青柠、跃动樱桃、兴致血橙以及反转芒果等多个新口味,但无一成功。

而元气森林生逢其时,这个品牌出现的大背景,是Z世代的消费者对健身、节食、塑形、健康等需求普遍、极度敏感的时代到来了,或许说,我们可以引申为“对健康的极度追求”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场景”,是一个所有人都会共情的场景。

元气森林正是为这个有数亿消费者加持的“大场景”提供了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再加上抖音快手小红书的反复社交种草,使元气森林从功能性的“无糖”饮料,成为“追求健康”这个大场景下的刚需和社交货币。

进而,它为这个大场景中的新生代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关于健康的解决方案,于是就成功了。

也就是说,抓住了大场景,而不是小功能,是场景品牌的一大特点。

也许你会问,这和文章开头说的那台打印机有什么关系,请往下看。

2、IT能力溢出时代的新物种

笔者的家里有一个摆放多年、褪色严重的小靠枕,但却一直不舍得扔弃。因为它是英特尔公司赠送给我的一个小礼物,为了庆祝该公司在2002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块主频超过3Ghz的奔腾4处理器而制作并分发给全球媒体。

虽然在其后的20年里,计算机处理器的进步并不仅仅能用主频来度量,但直到20年后也就是2020年,人类才拥有第一块主频超过3Ghz的手机处理器,也就是高通骁龙865+。

这并不是说明高主频的突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相反,它反映的是人们对高主频也就是更高的计算能力的需求在不断放缓。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渴求每一代新处理器、新内存甚至新硬盘技术的出现,因为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供给跟不上需求,人们需要更快的处理器来运行影视渲染、3A游戏大作和计算机设计。

然而,在2015年以后,摩尔定律逐渐失效,特别是近5年以来,主要的计算设备和周边设备的性能已经严重溢出,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消费者使用5年前的手机却依然能够满足日常所需的原因。

其它IT产品其实也在重复发生类似的事情,比如:

键盘,现在100元以内的键盘寿命已经超过1000万次敲击,还需要更高么?所以我们看到了机械键盘的复兴。

鼠标,1000DPI的速度已经足够丝滑,所以,我们看到16000DPI的极致游戏鼠标的出现。

显示设备,大部分屏幕达到视网膜级后,除了提升刷新率以外,视觉感知已经很不明显,而且刷新率达到60Hz也超过人眼能识别的范围。

打印机市场其实也重复着这个规律,上世纪70年代施乐公司发明第一台激光打印机的时候,被认为是惊天动地的发明,尽管它的体积约相当于2个五斗橱,而且极为昂贵。

打印速度也曾经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议题——1999年人们研究出每分钟可以打印10张的喷墨打印机的时候,曾被认为是行业大事;而惠普当年推出HP Color LaserJet 4700时,由于其黑白、彩色的打印速度都为30页/分钟,曾经掀起商业打印机领域的一场风暴。

然而,当今天笔者随手打开京东商城,会发现无论是1000元左右的入门级激光打印机还是3000元价位的主力商用激光打印机,每分钟打印页数都在20-22张左右,甚至比十几年前的旗舰产品更慢。

是人类没有能力研究更快速的激光打印机么?显然不是,因为很早前就有每分钟打印页数超过200页的超高速激光打印机问世,但绝大多数人根本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产品,因为普通消费者不需要。

某种程度上,产品主要性能指标的溢出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可能让开发者去研究其它的短板。

例如,我们今天使用的手机里的主芯片,其实已经不能再简单的称之为CPU,而被称为SOC(系统级芯片),它在方寸之间容纳了昔日要装满整个电脑机箱的各种功能模块,包括CPU、GPU、AI处理器、基带和射频前端、调制解调器、DSP、显示引擎、ISP乃至存储控制器等等。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手机专用的SOC就是一个典型的场景型产品,它是为了特定场景(高计算能力、超高便携性和超低功耗、超小体积)才催生出的一种特殊的产品,而在对移动和能耗并不那么敏感的PC机、工作站里,处理器和周边控制元件的集成度则远不如此之高。

但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当主要性能指标已经无法驱动消费升级的时候,人们的追求就自然改变了。

比如笔者拿到的一个多月前的6.18手机销售榜,发现IPhone13的销量依然一骑绝尘,而很多被认为非常有性价比的国产手机,比如红米k50这样的中等价位但是拥有旗舰性能的“水桶机”(也是过去5年间卖的最好的手机类型)却比之苹果堪称销量惨淡,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也是因为手机的基本性能已经溢出,消费者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满足。

当国产手机还在堆砌更高的像素、更大的电池的时候,它们其实正在走向消费者需求的反面。

为什么除了处理器性能强悍,在外观、充电速度、信号上都有不少缺憾的iPhone可以卖的那么好?

一言以蔽之,在华为被打压后,iPhone几乎是目前唯一可以满足基本功能和“社交炫耀”的手机品类。

所以,iPhone可以在进化很慢的情况下,依旧高溢价、高保值、高销量……是因为消费者的场景需求已经不再是“为发烧而生”——而是作为为数不多的“一个新增的人体器官”而存在,苹果的品牌势能是唯一可以带给消费者在特定社交场景下“身份归属”诉求满足的产品。

那么,围绕手机的场景创新是否被苹果穷尽了呢?也未必然,比如我们前面谈到的那台联想至像打印机,它的心智定位就是“手机打印用至像”。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新物种,也就是把人们习以为常在办公室、打印店用PC满足打印需求的场景,转换为便捷、轻快的用手机操控,从而更好的符合家庭、中小微企业寻找更快、更容易连接、更简洁的打印需求的场景。

如果你要问我,手机打印真的有刚需场景么?“手机打印用至像”是一句口号还是实话,请往下看。

3、大场景 小场景

有一段时间,行业里很流行一句话,叫“所有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思维再做一遍”,事实证明,这可能是个伪命题。

但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用场景化的思维再做一次。

吴声不无激动的说:“每个品牌都在奔赴数字时代的真实需求,不是虚无缥渺的PPT、概念和口号,而一定是细分处是场景、细微中见精神、细节里有体验”。

这句话里的金句是“细分处是场景、细微中见精神、细节里有体验”,而在笔者看来,当天出现在大屏幕上的联想至像M200DW打印机,就很好的实践了这三句话。

顺便一提,至像科技是历史悠久的联想打印机事业部分拆后的产物,而这次分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给至像更多的创新灵活性,不再单纯依托传统打印场景,而是通过创新寻找新的场景增量。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细分处是场景”。

在产能远高于需求的当下,大部分品牌都能理解“重新定义细分赛道”的重要性,但为什么说“细分处是场景”?

在笔者看来,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何为“场景”。

所谓的场景,就是一个特定需求的最大公约数x最大需求数,以此为像素点而形成的需求画面,需求越多则场景的价值越大、真实度越高。

例如前面例举的元气森林,它的场景的像素就是亿级的,因为低糖健康是时代的主流共识,所以抓住这个场景的元气森林能火。

场景越宏大、需求越刚性、成功率越高,但场景并不天然呈现,需要你去挖掘。

至像M200DW打印机就是一台抓住“家庭作业管理”场景的打印机,那么,它的场景像素是多少呢?

笔者查到的统计数据就是,2022年中国大概有1亿在校的小学生、5000万初中生和4000多万高中生。

而在疫情到来之前,很多中小学生就已经有了老师用微信发布作业,学生打印上交的习惯,而疫情、网课等背景下,使之逐渐形成“添加作业、打印作业、上传作业、在线批改”的四步闭环。

换句话说,即使疫情消退,但这个趋势或者说习惯已经形成了,退不回去了,因为它有明显的优越性——便利、周全、快捷。

而根据统计,有超过60%的家庭已经或正在进入这个场景闭环,因为它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它的背景又是以2亿中小学生为像素点的又一个亿级场景。

抓住这个场景,就抓住了如今为数不多的还能有亿级需求的打印细分赛道,至像作为一个新生品牌就稳了。而这个场景的把握,又是通过至像在对于手机打印这个赛道深入研究后的产物。

事实上,我们不敢说至像科技是最早发现这个场景的,但可以说它是最早把这个场景用四步闭环法连缀在一起,而且又用一台打印机来实现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用一台打印机和它的配套应用来实现的。

让添加作业、打印作业、上传作业、在线批改这关键的四步,用一个APP的一个功能就连贯满足的,让家长通过智能手机就能监督孩子及时、准确的完成作业的场景,在至像M200的“小书包”功能出现之前,也就根本没有。

你要说至像重新发明了什么吗?似乎也没有发明什么,二维码不是它发明的,APP也不是它发明的,打印机本身也就是普通的家用激光一体机。

但至像的了不起之处就在于,它洞察了需求,解决了需求,从而找到了一个通向一个亿级像素的新市场的道路,并重新定义了这个赛道,给出了最简单、最实用的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的本质,就是在手机无处不在的场景中,通过打印机+APP+内容资源的有机组合,解决用户痛点,提升用户体验。

接下来,就要说说“细微中见精神、细节里有体验”。

比如,在这核心的四步之外,其实最简单但也解决的不好的是,无线打印机和手机的配网过程。

在此之前,有的家庭打印机支持手机打印,但不支持微信配网;有的支持小程序联网,但不支持微信扫码……有的可能都支持,但实际体验并不好。

又比如,沿着家庭打印这条路,至像还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便宜的耗材价格……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至像在抓住了“作业管理”这个核心场景的前提条件下,又用“细微中见精神、细节里有体验“的方式做了增量。

如果没有对这个核心场景的聚焦,这些增量并不能自动聚合成“产品驱动力”;而如果没有对这些细节的完善,那这个核心场景的满足就变得磕磕跘跘、甚至非常不便……这恰好是我们在新生的手机打印市场里时常看到的。

成功没有幸致。发现场景是核心能力,但抓牢这个场景,把周边体验做到无死角、无短板,则是一种更为厚重的能力。

再举一个例子,至像M200除了解决家庭作业这个问题外,其实还有很多其它场景的创新,比如聚焦企业管理的合同助手、扫码取件、证卡管理等功能。

但每一个创新,又都是对极其细微的需求深入观察的结果,可谓细微中见精神。

比如,企业打印有时候会有敏感文件,这时候至像的APP就可以对机顶的二维码,进行签到输出,从而保证确认文件不被误拿 ,也由此根绝了信息泄露。

再比如,中小微企业打印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合同,而至像设计的“合同助手”功能,使得合同扫描过程中,可以自动提取抬头等关键信息,也可以自动生成文件名。

每一点创新似乎都在很细节的地方入手,但仔细品味,则发现是手机打印领域造出了“新物种”,而这种造物改变的不是硬件本身,而是硬件的使用方法。这恐怕是很多硬件下一步都要迎合的需求变革。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很看好至像这个脱胎于联想,现在又独立发展的又老又新的品牌。

这是因为,在供给超量时代,能发现细分需求且具有宏大场景判断的能力,是一种稀缺资源。

我们绝不否认,在中国已经有15.9亿台手机保有量的当下,基于电子的文本交换将日益成为主流,除了商务、政务、金融、物流等特定市场外,在普通人生活中,打印是一个日益遥远的需求;但我们也不能否认,随着我们信息交流方式的升级,又一定会裂解出需要打印的、新的需求。

刚刚说到的家庭作业场景,就是其一;另一个,我能想到的,就是图像。

其实,笔者虽然不是一个手机摄影爱好者,但几年时间过去,icloud里的照片也超过万张。在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用微信交换图片的时候,我望着写字台后那块空白的墙壁,有时候会突然怀念胶片摄影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每完成一个胶卷的拍摄,就会送去冲印店,然后在期待中等着一个装有30多张照片的厚厚的信封,看到真实照片时的满足感,难以形容。

但似乎我从未光顾过楼下那个由照相馆改成的打印社,哪怕花很低的价格,就能把手机里的照片输出并打印出来。

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在从手机拍摄再到打印成图的过程中,有一个闭环尚等待完成,有一个新的场景,尚有待发现?

有趣的是,至像内部也有一个说法,叫从“打印赛道到图像赛道的战略升级”,这句话,让我期待。

转载请留言

并注明来自「当下Tech」

ID:dengling40

作者:当下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7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当下科技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