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掀起“造人”热,人形机器人离落地入户还有多久?

机器人世界 2022-08-23

科技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4149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人形机器人是2022年全球最多资本和科技公司关注的领域,目前上半年该领域已经完成超过300亿美元的融资,不但有欧美科技巨头微软、谷歌、特斯拉、波士顿,还有国内的智能机器人公司有优必选、爱乐优、能力风暴、小米集团、寒武纪等。

预计人形机器人最快完成应用和商业普及的领域,或将是工业制造需求的机器人和家庭管家型机器人,因为目前工业机器人使用最多的智能机器臂,就是根据人的手臂灵感,研发并生产出来制造业需要的机器人。目前很多制造业都开始无人工厂化生产,有些已经普及了4-6轴的360度转向的机械臂机器人,但不足的是机械臂大部分都是固定卡位生产线,没办法完成移动协作性工作。而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可以完成制造业更多移动、搬运、安装、固定、喷漆等更加高性能仿人工作模式的智能制造。

巨头效应为产业链带来新活力

在国内,已有不少企业试水人形机器人。

“优悠,我渴了,请你帮我拿瓶可乐吧。”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优必选科技展厅,工作人员向其熊猫机器人优悠发出指令。收到指令后的熊猫机器人,很快走到不远处的冰柜,拉开门,取出可乐,确认关好冰柜门,再走回工作人员身旁,把可乐递给她。记者眼前的优悠,其实是一位见过大世面的人形机器人。熊猫机器人优悠是优必选科技受迪拜世博会中国馆邀请,在Walker机器人的基础上、以国宝大熊猫的形象为设计原型,为中国馆专属定制的“和平友好使者”。作为深圳科创企业代表,优悠在中国馆工作了六个月。

优必选科技自主研发的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历经五年四次重大迭代升级,能够完成按摩、拧瓶盖、端茶倒水等家居任务,已经逐步在影视综艺、科技展馆、政企展厅、科研开发等场景应用,也是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大型人形机器人。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人形机器人的企业,优必选科技在高性能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算法、计算机视觉、语音、导航、机器人操作系统都有长期布局。但在很多人眼中,“优必选是个做儿童玩具的企业”,项目太前沿、公众认知度低,曾一度令公司苦恼。眼下特斯拉等全球顶尖科技公司的入局或将刷新这一认知。

优必选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特斯拉效应会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带来新的活力,这不仅意味着增量的零部件订单,也意味着更多人才和资金的进入,更意味着行业拐点的临近。“人形机器人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复杂技术,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人形机器人各项复杂核心技术将带来超出想象场景的长期商业价值,而坚持长期技术投入的企业最终将成为新经济的中流砥柱。”

在达闼机器人位于上海闵行的人形机器人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对人形机器人进行组装、测试等。达闼机器人公共事务经理朱正炎向记者透露,这些机器人基本都已经名花有主,不久的将来,在完成出厂前的测试等工作后,将运达客户,主要用于迎宾、引导和咨询等场景。

“很多人来问,为什么要生产人形机器人?打扫卫生,现在的扫地机器人也可以,为什么非要做成人形?”朱正炎向记者解释,“一方面,相较异形机器人而言,人形机器人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使用人类使用的所有工具,不需要为了机器人专门设计和打造相关配套,只需丢到生活中即可;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还具备多功能性,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多功能的人形机器人,未来可以真正陪在人的身边。为此,达闼已提出2025年打造机器人保姆的口号,“大方向是要做人形保姆,希望人形机器人进入到家庭,为人们解决最基础的又不得不做的家务,比如打扫卫生、做饭等,甚至是更进一步,帮忙照顾老人。”

一级市场看重成本控制

近日,多家机器人企业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8月8日,全球物流机器人企业极智嘉宣布完成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由英特尔资本、祥峰成长基金和清悦资本等共同出资;8月9日,光伏智能清扫机器人厂商合肥仁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其是由高瓴创投领投,科讯连山企业家基金跟投,融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

在近日召开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融资持续活跃,今年上半年,已披露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核心零部件协作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领域成为社会资本关注的热点,初步形成了产业和资本联动发展的格局。

相比机器人产业投融资的火爆,细分赛道人形机器人在一级市场却显得有些平静。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均表示,机器人是一个体量庞大的赛道,底层核心技术是相通的,人形机器人的进步取决于人工智能水平的整体进一步发展。就当下投资而言,更关注的是在下游有真实应用场景,尤其是对于B端企业来说,成本和投资回报率都是最大的考虑因素。

从投融资数据可以获得最直观的证明。近日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238起,按照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领域划分统计来看,工业机器人依旧为融资数量占比最高的品类。

这一点基石资本合伙人杨胜君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基石资本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逻辑主要基于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和自动化转型,机器换人的确定性较高且应用的行业巨大,需求旺盛,因此此前投资主要集中于工业领域,比如埃夫特。

他表示,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之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如视觉技术的发展,机械臂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才出现人形机器人,其核心是比传统机械臂更加接近人类,但底层技术本质没有差别,并没有出现跨代式的技术突破,只是做形式上的一些变化。

毅达资本投资总监崔任之也认为,和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一样,人形机器人也是一种面向5G时代的智能终端。本轮技术革命的一大特点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垂直行业的知识数据深度融合,头部科技公司倾向于在云网端芯多维度进行能力搭建,通过硬件预埋、数据积淀、软件升级的方式,推动智能终端不断优化使用体验。

谈及毅达资本在机器人赛道的布局,崔任之表示主要关注竞争力突出的公司,核心看三点:首先看公司是否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其次看公司的产品力,包括性能、成本、供应链等方面;最后看该公司能否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强劲

“我国机器人技术起步较晚,随着国家推动数字化转型,作为制造业大国,机器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说,“颇为厉害”的国产机器人,或与人们想象中的机器人不太一样,却覆盖了“海陆空”。

机器人送餐、机器人检查、机器人搬运……如今,机器人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智能帮手”。

张子蓬介绍,近年来,国家给予了机器人产业大力支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持续发力,机器人相关的科技创新公司层出不穷。我国在机器人技术研发、产业推动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家在减速机、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等关键部件上屡屡攻坚克难,市场上国产核心组件应用不断扩大,从设计到制造的自主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可以预见,未来市场上一定会出现价格适宜、功能特性强,更贴近国内需求的自主国产机器人。

目前,我国工业用机器人也在技术创新和需求增长的共同推动下,迅速向智能制造领域拓展。

丁汉直言,机器人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需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还需要新材料、传感、驱动、芯片技术等众多领域的创新突破,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未来,机器人将朝着共融机器人的方向发展。”丁汉表示,机器人将变得更加柔性化、灵巧化、网络化,为人机协作提供无限可能。

“聚焦细分市场,深度融合制造工艺,为行业提供定制化的机器人,才能实现‘换道超车’。”徐击水说。

机器人产业链涵盖了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图像、语音、语义、机器人操作系统等技术研发公司,既需要产品研发,也需要技术突破。“政府要牵头,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有效整合产学研等各自优势,使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激发机器人技术研究的新思路,并促进先进机器人技术应用落地。”丁汉说。

人形机器人落地入户还有多久?

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依托较为成熟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在于制造业需要的机器人需求巨大,并且,经济效益显著。在应用方面,两足机器人行走过程中,通常只有单腿支撑身体,在技术上需要高精密执行结构、传感器以及高精度建模与控制等软硬件方面的支撑,以维持机身稳定。目前的技术,人形机器人的体型和载重能力、稳定性方面,都还处于初期试验阶段。此外,机器人往往还要结合上肢手臂运动实现各类仿人运动和操作。人形机器人的双足平衡技术相对于履带式、轮式机器人更加复杂,而现在机器人市场上占主流的是工业机器人,则需要的智能化程度和精密程度则不需要那么高。

人形机器人是模拟人在各类场景下"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过程,涉及仿生感知认知技术、生机电融合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视觉导航技术等各领域的尖端技术。人形机器人是目前全球人类顶尖科技融合的一种产物,也是科技从简单的工业机器人走向人工智能机器人时代的一次革命。

未来每个家庭拥有的机器人,不再是简单的扫地智能机器人,而是人形机器人管家;它的人工智能学习系统,可以根据每个人每天习惯的生活需要,完成家务所需要的浇花、清洁,煮饭,健康护理、喂狗(猫)、控制智能家电、语言沟通、语音搜索等;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终局幻想,未来人形机器人在实现形似和简单功能的基础上,基于生物机制进行结构设计、研发高智能和可解释性算法,实现机器人与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神似”,能通过感知机能决定行动。就是说,家庭机器人可以像朋友一样,学习和熟悉你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根据这些,来协调你的生活。

只有更多科技企业加入人形机器人研发和量产,才能加速商业化应用和投入市场。根据小米发布的最新产品数据,小米全球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其高度1.77米,重量52kg,与真人相似,智能、机械能力行业领先:“大脑”聪明:能感知45种人类语义情绪,分辨85种环境语义;”小脑”发达:小米自研全身控制算法,协调运动21个关节自由度;"视觉" 敏锐:视觉空间系统,三维重建真实世界; "四肢” 强健:全身5种关节驱动,峰值扭矩300Nm。但是目前每台约六七十万元的成本,还尚无法实现量产。

人形机器人不只是要外形上面类似人类,还要有像人一样的活动能力和思考能力,有人的行为,是因为有了用传感器等组建搭建的机器人系统的中枢,就像大脑一样控制、指挥机器人的行为。这样,机器人就能运动、甚至自己去“想”,会思考。研制出外观和功能与人一样的人形机器人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要实现人形机器人需要全身布满了感应器,让它可以根据感应到的声音和动作做出适当反应,也让它对于光线和触觉的反应更加灵敏。

目前国产人形机器人大部分都是教育和娱乐型机器人,品牌包括优必选、爱乐优、能力风暴、阿尔法蛋、寒武纪、布丁、小于在家等公司的产品大多数是智能语音+智能视频音箱机器人。如果要实现人形大型智能机器人,还需要更多科技公司+人工智能公司+工业机器人+精密仪器公司的深度融合,才能尽快量产和应用。为什么人形机器人比目前的工业机器人要难很多?工业机器人大部分由自动化系统和中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汇,去完成生产和制造任务的,智能化程度底,只是频繁完成制定的并不复杂的任务;人形机器人需要把5-10个工业机器人组装到一起,并且需要有独立的软硬件系统,还要测试双足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以及电池续航能力,需要有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和芯片去运算,这不是简单的拼凑起来就行了。

文章来源:木火神明,北青网,证券时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机器人世界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