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机信号被高温天气“蒸发”了!持续高温真能干扰手机信号

通信资讯馆 2022-08-24

波导运营商基站

2756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40℃高温的天气,一只没有信号的手机带你重回那个车马都很慢的时代。

立秋已至,某些地区的“炙烤模式”却还没有跳闸。八月中旬,浙江杭州气温达到41.8℃,超过2013年41.6℃的纪录,成为1951年杭州有连续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历史极值。

早高峰汗流浃背坐到工位,在空调房里办公也难逃高温的影响。近日,“杭州热得手机信号都受影响”“杭州热得网速都慢了”等词条接连登上热搜。经过反复切身体会,人们终于意识到,如果突然觉得手机信号不好,恐怕不光是手机的问题,罪魁祸首也有可能是高温天气。

事实上,减少极端气候对手机信号的干扰是专家们的日常课题之一。高温天气干扰手机信号早有科学解释,这主要是由于高温天气带来的大气波导现象导致的结果。

这听着像是《 龙珠 》里的龟派气功波的大气波导是个啥呢?

追根溯源,咱得先从罪魁祸首副热带高压盘起。

大家和副热带高压应该很熟了,毕竟每年夏天谁不骂它个百八十遍才能解恨呢。

但实际上副热带高压一年四季都有, 只是刚好到了夏天,西太平洋的副高才会飘过来,顺道带来赤道的热度,弄的我们是热上加热。

更可恶的是,副高非得早早地就把一肚子水汽,在赤道附近下个精光,等飘到咱们头顶时又热又干,就和空气炸锅里的风一样。

往年,还有夏季风和它 battle,但今年夏季风一直没发育起来,也就导致了副高一直盘旋在我国东南地区。

副高一直赖着不走,就会带来两种异常天气现象,逆温和逆湿。

逆温现象其实很好理解,一般每上升 1000 米,气温就会低个 6 摄氏度。

但这并不绝对,像副高带来的干热大气飘在顶上,下层空气反而还凉快些,这就叫逆温。

逆湿现象也类似,近地面潮湿,高空反而干燥。

这样一来,在副高不断努力下,逆温+逆湿二重奏,我们头顶被罩上了一个看不见的热锅盖,不仅人被热麻了,手机信号在这种环境下的传输也大受影响。

因为手机信号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中传播的,既然是波,就会发生折射。

不同的大气情况下,折射类型也不同。

大部分时候,折射后的信号会飞向外太空,而当出现逆温、逆湿,折射角度就会低于地球的弯曲程度,从而发生超折射。

每当发生超折射时,电磁波会被折射向地面,接触到了地面后又被反射到空中,反射到空中再被折射到地面。。。

如此反复下来,手机信号就会低损耗地传播到更远处,这种现象被叫做大气波导。

既然如此,不就意味着信号增强变远?按理说应该网速应该变得更好才对。

但很可惜,信号传播不是简单地叠 buff 。

手机信号说到底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种是你手机发送给基站,比如开直播,画面信息要上传,这种叫做上行数据;还有一种是基站发送给你的,看视频、下载游戏,数据从基站来,这种叫做下行数据。

处理上下行数据有种常用的模式,TDD-LTE(下称TDD )。

TDD 学名叫做时分双工(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它有点像生活中的潮汐车道,只有一条道,需要上行就变成上行链路,需要下行就变成下行链路。

又因为它只有一条路,为了方便调度,TDD 就必须让来往车辆保持大小一致,对应到实际应用里,就是得保持上下行同频。

可一旦这么做了,就会衍生出另一个麻烦,怎么分得清接收到的是上行还是下行数据呢?

所以 TDD 引入了个类似红绿灯的玩意儿(学名叫 UpPTS 上行导频时隙和 DwPTS 下行导频时隙)。

上行灯亮时,只传上行数据。

下行灯亮时,只传下行数据。

但还有个问题,哪怕传输数据速度再快,从基站发出到用户收到还是需要时间的。

为了把这个时间的影响给覆盖掉,必须引入了一个黄灯 GP( Guard Period 保护间隔 )作为缓冲区,避免上下行互相干扰。

黄灯 GP 效果其实是⛔️,在它的时间里,既不能上行数据也不能下行数据。

到了这一步,TDD 模式终于妥了。

但这个妥是有条件的:黄灯 GP到底要持续多久,是经过精密计算的。

举个例子,有个基站叫差评号,它信号覆盖范围是 10 公里,信号传输给最远的用户用时 3ms,那差评号设置黄灯时间就得略大于 3ms ( 因为还得保证网络延迟不能太高,所以也不能太大)。

照道理来讲这就 OK 了。

可当发生大气波导干扰时,远处的信号传输距离大大延长,差评号这会儿能收到上百公里外的信号了。

这些上百公里来的信号,路上花的时间肯定超过 3ms ,所以黄灯没用了,上下行数据就乱成一锅粥,网速也就崩了。

不过类似的大气波导干扰,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应对工作也已经非常完备,所以平时哪怕出现大气波导干扰,大家的网络基本也不受什么影响。

只是这次副高特别猛,持续时间又长,才会让大家有了网速变慢的感觉。

不过有意思的是,大气波导干扰可以说只针对 5G 信号,因为国内目前 2G、3G、4G 网络都没用 TDD ,只有 5G 信号用的是 TDD 。

如果你没用 5G 流量,也感觉网速变慢了,那兴许是基站真快被热崩了。

毕竟目前大多数的基站在建造时,恐怕也没想到会有这么长时间、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按照国家标准来看,四五十度都已经是极限了。

那么怎么解决呢?那这个恐怕只能靠运营商的小伙伴了。

所以手机近期信号差未必是运营商的问题,当然如果用的手机本身就属于信号比较差的那种,那也可能是另外一个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高温影响的不仅仅是信号,还有屏幕亮度。

每次手机厂商发布新品,特别是搭载顶级屏幕的手机时,会说亮度很高,峰值亮度可以达到1500nit等等。但如此之高的亮度,日常生活一般是用不到的,落在消费者身上,恐怕依旧是一块在阳光下看不清的屏幕,认为屏幕亮度不够高。

如今在户外,机身温度和功耗升高,出于对手机的保护和对续航的考量,手机往往会自动降低亮度,给消费者形成“屏幕不行”的错觉。这种情况通过手动拉高亮度或重新开启自动亮度便可以解决,相对的,手机温度也会上升。比较彻底的解决方法,还是要靠厂商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降亮度幅度,平衡亮度和功耗需要。

所以夏天不仅是温度高,它还影响到了手机的亮度、信号、耗电、性能发挥等维度。

运营商如何出招?

4G和5G都有处于波导影响范围的频段,未来大规模5G组网不可避免会受其干扰。对于运营商而言,受到大气波导干扰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相关人员曾表示,现在应对大气波导对通信信号的影响是日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应对大气波导主要手段是主动监控,发现后迅速调整区域内的信号频段,等影响过去后再调整回来。

中国电信宁波分公司无线中心主任技术专家王卿茂表示,多个远端的电磁信号传到同一地方,会对当地正常信号产生很大的干扰,干扰严重会造成掉线、低速率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通过提升抗干扰的能力、减少干扰源、躲避干扰源等多种举措也无法彻底解决大气波导干扰问题。

据王卿茂介绍,通过开启大气波导抑制开关和异频组网等专业技术方法,能够适当缓解大气波导干扰对基站带来的恶劣影响。如果市民在使用过程出现网络问题,可以拨打手机所属运营商的服务热线,请技术人员判定是否需要优化。

据悉,大气波导影响大的时候一次性会涉及成百上千个小区。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从发现到调整成功差不多要经历一个小时的时间。从去年7月开始,杭州电信就通过修改特殊子帧时隙配比,网络性能改善明显,且后续远端干扰源减弱,受干扰小区数量明显减少。

事实上,3GPP在2020年6月完成的R16版本中就在5G协议中引入了远端干扰管理(RIM)功能,各设备厂商目前也在积极推进开发RIM功能。未来,对于消减5G大气波导干扰可通过开启设备级的RIM功能,进行实时干扰检测、规避、会退等优化操作,抑制大气波导的干扰影响。

目前5G抗大气波导干扰的优化措施包括:调整特殊时隙符号配置,采用GP符号多的时隙配比,增大保护距离;降低远端干扰源小区的发射功率;降压远端干扰源小区和近端受扰小区的天线下倾角;大规模MIMO取值优化,将S子帧前的下行时隙调度给下倾波束用户。

来源:机智猫,物联网智库,差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通信资讯馆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