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无穷增长的引擎,元宇宙构建是否具备了条件?

IT猿人 2022-08-26

区块链宇宙起源宇宙学

6594 字丨阅读本文需 15 分钟

元宇宙应当是一个可以映射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我们理解的元宇宙:互联网具象化的3D表现方式,沉浸式体验的虚拟世界 。元宇宙的核心是底层科技/技术的迭代和进步: 基于元宇宙的不可预测性,元宇宙时代的互联网具体是什么样子,将如何改变生活、社会、文明,我们或许并预测不到。但是科技的大致发展方向是可追寻/可预测的,元宇宙发展初期科技-应用的发展正循环是可以跟踪的,我们认为这才是研究元宇宙的基石。

一、元宇宙兴起的背景

不管“元宇宙”这个概念本身的译法是否恰当,目前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虽然就起源而言,“元宇宙”概念来自科幻小说,但它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则至少是由下列六种力量协同推进的结果。

其一,技术汇聚的支持,即元宇宙的建构需要云计算、存储、增强现实、扩展现实、图像识别、区块链、神经工程、脑机接口、移动通信、自然语言处理或语言合成,乃至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智能芯片、人工生物、超低功耗运算及访问等众多技术的融通支撑;

其二,商业发展的需求,即元宇宙的兴起反映了互联网公司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最明显的标志是扎克伯格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视频,生动地演示和阐述了“Facebook”更名为“Mate”的必要性、前瞻性,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各种畅想,以及随后其他科技公司的快速跟进;

其三,资本的利益驱动,即大量资本注入元宇宙产业的发展,与资本寻找更高利润空间或投资回报的本性密切相关;

其四,政府的介入与推进,2021年年底,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将“布局元宇宙”写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试图探索成立元宇宙创新联盟,推进感知交互的新型终端研发力度和虚拟内容建设,推动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融合发展;

其五,媒体的密集报道,自2021年以来,有关元宇宙的相关报刊文章、访谈、会议等频繁推出,使人们对元宇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其六,学术界关于元宇宙话题的跨学科研讨,丰富了人们对元宇宙的多维度理解。

显而易见,元宇宙是在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内生出来的新生事物,代表了当代社会大规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未来趋势。中国仿真学会正在筹备召开2022年世界元宇宙大会,旨在搭建政、产、学、研、体验与资本对接的多边共赢平台。

这意味着,我们对元宇宙的理解既不能完全用传统的技术决定论来解释,也不能完全用传统的社会建构论来阐述,而是需要从内生论或多因素交互作用的视域,展开跨学科的对话与研讨,在视界融合的基础上,来认识和把握元宇宙的沉浸性、开放性等特征带来的数字生态链的发展。

二、元宇宙追求的超越性

全社会大力布局与推进元宇宙规模化发展的初衷与目标是试图以新颖的方式来激发创新意识,为各行各业注入发展潜力和开拓发展空间。人们在期待通过元宇宙来带动相关行业的跃迁升级或突破型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城市与社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步伐。然而,元宇宙既不完全是传统虚拟现实的简单延伸,也不完全是当前互联网的可视化应用,而是具有深层次的超越性,这些超越性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超越单一,追求整合应用,即打造一个虚实融合的数字感知世界,实现在线平台的深度互联和随意切换,这种超越性将会内生出目前无法想象的新业态或新事物;

其二,超越界面,增加空间感,使人们的数字化体验从二维的屏读或视觉体验扩展到三维乃至多维的感知或感觉体验,最终实现虚拟感知与现实感知的彼此融合;

其三,超越静态,增加情境感,使人们从静态的内容浏览拓展到实时的感知交互以及内容修改,从而获得沉浸式体验;

其四,超越身体界线,增加时空穿越感,使人们能够在数字世界中身临其境地体验过去的某个历史场景,或者前往想象中的诺亚方舟等;

其五,超越现实约束,增加心灵和精神上的满足感,使人们在数字化世界里实现在物理世界里受各种条件约束无法实现的愿望,感受所向往的人生体验。

元宇宙的布局所追求的这些超越性表明,元宇宙事实上并不是遥远的未来,它已经在游戏开发、艺术收藏、文化旅游、博物馆建设等行业中初露端倪。元宇宙是根据技术系统利用人的感知体验所营造出的共享空间,其丰富性既源于对现实世界的再现或拷贝,也源于对实现世界的全要素解构和重构,最终使人造物不再只是我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而是成为我们的生活环境本身。

因此,元宇宙的集体参与性与沉浸式交互的可视化发展,就像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诞生导致了平台企业、共享产业、直播业态等新的经济形式一样,也会带来新形式的经济形态,但与此同时,元宇宙所带来的挑战,也会比互联网和物联网带来的挑战更加严峻,并且更具隐蔽性,因为随着元宇宙的发展,人的精神技术化将被推向新阶段。

三、元宇宙对人性的挑战

我们不难预计,随着元宇宙的不断成熟发展,支持其运行的数字类型、体量或规模等将会不断扩大,互操作性将会日益提高,元宇宙所标榜的根据区块链技术建立内部去中心化的运行机制,听起来似乎是创造了一个公平、公正、安全、可靠的新世界。

然而,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存储架构,只是数字世界里的游戏规则。在真实世界中,元宇宙的构建反而会形成更加极端的数据垄断,形成更大的中心化。这种垄断和中心化不仅会进一步加剧数字鸿沟,造就出新形式的“上帝之眼”,使人们潜移默化地生活在更大的监控社会之中,而且会对维护国家和个人的数据安全,保护隐私,保障真实世界里的公平、公正、自由和个人权益等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元宇宙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物共同营造的人工世界或人工自然。在这个人工世界里,当人为制造的文化(artefactual culture)成为人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时,我们就会无法选择地生活在由数字行为构筑的人工文化的世界里。

而在这个人工文化的世界里,环境本身不仅具有跟踪功能,而且具有诱导功能,这将致使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生逆转,我们不再需要主动地改变自己来适应数字文化环境,而是相反,数字文化环境会根据人的数字行为积极迎合或附和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化志趣,从而使我们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置身于逐渐失去自我意识的投喂世界里。

这种以投其所好的方式来强化人的过往数字行为的沉浸式体验,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会框定和约束我们的认知视域,构筑更加具有隐匿性的信息茧房,使我们形成思维定式或固化思想意识,从而为我们披上虚假自由的外衣,而且更加可怕的是,它还会逐渐剥夺或侵蚀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绝大多数人沦落为被少数人利用的工具而不自知,乃至有些人最终成为“空心人”,而无法自拔。

另一方面,元宇宙的布局与发展,会使得智能体随处可见,并且就像我们现在使用的智能手机和各种软件能使人人都成为摄影师和广播员一样,也会极大地降低我们使用智能设备和进行编程的门槛,使我们能够进行多主体实时互动、无代码或低代码更改内容,在实现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无缝对接或互补融合的同时,形成数字文化暗示,从而弱化隐藏在虚拟身份背后的人本身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力。

最终,诱导用户不自觉地陷入脱实向虚的幻想式生活空间,即沉迷在他人精心打造的数字世界里,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受各种条件约束而无法实现的人生理想,从而将人的精神技术化现象,从增强技术领域所探讨的利用药物调控情绪的有形技术化,拓展到更容易以娱乐化和游戏化的方式所获得的沉浸式精神满足的无形技术化,使人的感知欲变成数字世界里的生产资料或加以开发的商品本身,从而造成新的在线伤害。

元宇宙所带来的人的精神技术化不仅是无形的和潜在的,而且是分层的和多维度的。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可能会诱导人们心甘情愿地停留在技术营造的数字世界里,来体验所向往的人生目标或达到身心愉悦;在最高级的层次上,可能是将某种价值观无声地植入其中,以趣味性和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文化暗示和价值诱导,从而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即使人们越来越远离真实世界,而热衷于停留在人工世界。

此外,元宇宙还会改变人们对行为正当性的理解,使人们越来越强化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意识,营造自我文化小圈;改变人们对自由的理解,使人们越来越强化将自由理解为随心所欲的错误观念,弱化提供自我生命意义的意识;改变人们对自我的理解,使自我本身成为成就自我的工具,最终陷入虚无主义。

四、全民媒介实践为元宇宙准备了条件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尤其是Web2.0技术的应用,实时交互传播得以实现,这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用媒介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一种划时代的变革。德国学者安德里亚斯·赫普(A. Hepp)将这一现象称为深度媒介化。

在深度媒介化大潮下,媒介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社会各领域,给这些领域带来变化。深度媒介化理论在宏观层面,就是对媒介改变社会的勾画与描述,而在微观层面则是对媒介实践的具体阐释。在深度媒介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回答媒介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而在实践层面,则需要回答人们用媒介来做什么。

媒介实践向深处发展,下一站就是VR、AR、虚拟空间等以沉浸和体验为内容的媒介实践,游戏空间媒介化的元宇宙构想也将成为现实。元宇宙正是深度媒介化背景下的新型媒介实践,它是为人们提供新“玩法”的平行世界,同时也为资源整合提供了新的路径。

当下,网红直播、短视频制作、网文写作等媒介实践形式借助网络平台而普及,这种模式与元宇宙其实非常相近,所不同的是元宇宙实践者围绕的不是平台,而是区块链。赫普指出,“在深度媒介化时代,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某一种媒介的出现,而是‘媒介的多样性’,即在当前媒介环境中我们面对的各种相互关联的媒介”。

在全民媒介实践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受传者关系概念被颠覆,因为传统的职业化实践,并不构成日常行为习惯。Web2.0时代,交互性功能增强,博客、微博、微信等个体化媒介实践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交往空间维度,而人们的深度实践则突出地表现为对网络应用的二次开发和应用,诸如自媒体、电商直播、短视频、网络写作等。

这是深度媒介化的初级阶段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去职业化和再职业化几乎是同一时间完成的。全民媒介实践表现为两条路线:一条是传播者主体的实践,即运用媒介技术如App从事各种内容生产、在线直播等,可以借用经济学术语称作“供给侧”的实践;另一条是接受主体的实践,即接受主体的媒介实践,可以称作“需求侧”的实践,它为“供给侧”实践提供内容范本。

两条路线上的媒介实践正在形塑新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习惯,尤其是接受主体寻求新的交往实践形式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实践者们已由传统的文化消费者转身为生产消费者(prosumer),这为深度媒介化阶段消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界限,从而进入高级阶段——元宇宙——准备好了社会基础。

可以看到,现阶段个体的媒介实践,尤其是虚拟空间的内容生产,不过是现实空间的延续,但却为进入元宇宙平行世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争取流量为目标的媒介实践,最终要过渡到脚本生产,以争取通证代币(Token)等价值转换形式;向纵深发展,平台将渐渐消失,区块链崛起,虚拟人、高仿真机器人、脚本书写等各种全息化的媒介实践,将在区块链的自由转换中实现。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界限逐渐消失,文化风格被快节奏更替,区块链成为文化生产的交易和交流通道,沉浸和体验既是参与方式也是消费形式。元宇宙作为数字化技术的集大成者,必将为媒介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新的媒介实践模式,也必然带来新的文化景观。

五、媒介技术可供性与元宇宙的社会建构

元宇宙作为深度媒介化的社会形态,是各种技术汇聚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AR、VR、NFT、边缘计算、数字货币、区块链、数字孪生、计算机视觉、传感技术、游戏引擎、3D建模、脑机接口等技术都向元宇宙汇聚,这些技术赋能使传播的诸种可能交叉汇总,而呼之欲出的元宇宙技术可供性,正向社会大众提供娱乐、休闲、经济等多层次的方案。

可供性是环境所能提供给生命体的属性,暗示了环境与生命体之间的互补关系。从主体角度看,可供性则是指物品特性与决定物品预设用途的主体能力之间的关系。技术可供性如同生态可供性一样,建构了一种新的媒介生态,技术就如同土壤、水文和气候,而元宇宙就是非洲大草原,在可供性要素齐备后,它就会自然生成类似非洲大草原的生态环境,并对生物的食物链做出规定。

丹麦学者斯蒂格·夏瓦(S. Hjarvard)从可供性的角度理解媒介技术,认为媒介具有“制度的、审美的、技术的可供性”,用于“促进、限制和构成传播和行动”。

诸种技术的成熟,满足的是元宇宙产生的基本条件而并非充要条件,充其量是满足了其物理层面的基本要求。作为平行世界的元宇宙,其核心是“连接行动”(connective action),其底层逻辑即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融合。

这是类似童话般的想象建构。要使元宇宙成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完美世界,仅有数字孪生、VR、AR、游戏引擎等核心技术要素还是不够的,因为作为一个虚拟社会,同样需要驱动力量和运转机制。于是与早前的媒介实践一样,元宇宙中也少不了协议、代码、算法等基本程序,这就涉及如下几个总体趋势。

一是社交代币驱动机制。资本行为作为最主要的元宇宙驱动力,它最大的贡献是促成了计算机图形、游戏引擎、运算芯片、区块链等技术的整合。没有资本的力量,媒介化难以走向深入。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万事万物皆可商品化、货币化”的现代性逻辑,让很多社会行为被化约为经济行为,金融化改变了资产的流动性,经济资源得以跨越时间、空间自由配置,而这种金融化逻辑开始扩展至虚拟空间,不断进行打包、切分、重组,即资产证券化。

沉浸在区块链和Web3.0创富话语下,资本操弄者一定会期待在元宇宙中有所作为,于是,货币化开始走向代币化(tokenization),元宇宙中的社交、文化、游戏等迅速孕育出商业模式,诸多承载价值的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卷入代币化浪潮,从而推动各种新模式的诞生。社交代币正以金融化的逻辑培育着Web3.0的粉丝群体和经济。

二是内容生产的玩家趣味。元宇宙是为新生代准备的,因为其基础设施是以网络游戏为基础的,游戏空间的交往方式会被直接移植到元宇宙中来。深度媒介化趋势中的媒介实践由新生代群体主导,于是,元宇宙的媒介实践更多地体现为脚本生产,其不可避免地带有玩家趣味。游戏空间的理想社会建构被确立为“第二人生”的关系建构,并以“玩家”趣味共识开展元宇宙文化生产。大多数玩家在游戏空间已经形成了规则默契。

原则上,“第二人生”中的一切都必须由玩家提供。无论定居、社交、经商、参加文化活动,还是纯粹为了享受其中的乐趣,每个玩家都必须提供“脚本”。“第二人生”的意义、趣味、总体思路是由玩家共同创造的,而玩家往往参照现实世界设计、制造完美的“第二人生”空间,在其中意义不再是唯一要素,舒服、愉悦的感受非常重要。于是,在现实空间受到限制、管控的内容和行为,在“第二人生”空间可以尽情发挥。因此,玩家驱动的内容生产可视为用户驱动的媒介实践。

三是交往实践体现为平台集体的连接行动。元宇宙以自由为号召,塑造了一个超越现实的自由乌托邦。然而,即使媒介技术进化到元宇宙阶段,仍然脱离不了载体形式,由于资本力量的存在,其初始阶段仍会以平台形式出现,资本的力量往往会通过平台来掌控一切,目标是实现资源垄断。

虽然,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去中心化,但平台仍会是一种组织形态。那么,个体相对于平台,就是赫普所说的“平台集体”,然而,平台集体又不是绝对平等的,元宇宙中的个体虽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总体还是受平台算法管理。元宇宙的交往实践从“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向“连接行动”(connective action)转变,这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参与文化。

六、元宇宙,下一个无穷增长的引擎

下一个可能助推「元宇宙收入」或「元宇宙应用」激增的「关键部分」是什么?一种观点认为可能是对苹果和谷歌等公司采取监管措施,迫使它们解除操作系统、应用商店、支付解决方案和相关服务之间的绑定,并在每个领域进行单独竞争。另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正在等待 AR 或 VR 头显,就像苹果一样,它为数亿消费者和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开放设备类别。还有更多的答案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计算、低延迟云计算,以及建立一个共同和广泛采用的 3D 对象标准。时间终将揭示真相,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可以把宝押在三大主要驱动因素上。

第一个驱动因素是,元宇宙所需的每项基础技术都在逐年改进。互联网服务变得更普及、更快、更隐蔽。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更广泛的部署,能力更强,成本更低。游戏引擎和 IVWP 正变得更易于使用、构建成本更低、功能更强。标准化和互操作性的漫长实现过程正在进行中,部分原因是 IVWP 和加密运动的成功,但经济激励也在起作用。通过监管措施、诉讼和区块链,支付渠道也在慢慢开放。请记住,斯威尼所说的「工作部件」的关键部分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

第二个驱动因素是正在进行的代际变革。iPad 原住民」一代与 Roblox 崛起的相关性。这个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期望世界是可以互动的,期望世界受到他们的「触摸」和「选择」的影响。现在他们到了可以自主消费的年纪了,前几代人可以看到他们的行为和偏好与老年人有多么不同。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事。根据你的代际身份,你可能是在发送明信片、每天放学后花几小时打电话、使用即时聊天软件或在在线社交网络上发布照片的过程中长大的。这个发展轨迹是明确的。我们知道 Y 世代的游戏数量多于 X 世代,Z 世代多于 Y 世代,Alpha 世代多于 Y 世代。超过 75% 的美国儿童在 Roblox 上玩游戏。换句话说,今天出生的几乎每个人都是游戏玩家。这意味着全球每年有 1.4 亿的新玩家诞生。

第三个驱动因素是前两个驱动因素结合的结果。最终,元宇宙将通过某种体验成为现实。智能手机、GPU 和 4G 并没有神奇地生成动态、实时渲染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需要开发者的技术支持以及他们的想象力。还要注意,随着「iPad 原住民」一代的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将从虚拟世界的消费者或业余爱好者转变为专业开发者和商业领袖。

2021 年美国在元宇宙的投资还只有 500 多亿,而今年到现在就已经超过了 1200 亿。这一切,不禁让我们想起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起飞前夜。当时所有的手机用户可能都没有想到,在接下来短短的几年内,因为移动互联网变革的发生,手机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智能手机开始快速崛起,甚至人类的生活方式,都开始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元宇宙会是比移动互联网更为汹涌的浪潮吗?

文章来源:天风研究,拉风的极客,探索与争鸣杂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IT猿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