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有云市场将增长至千亿美元,实力派与国资派之间暗涌升级?

微观人 2022-08-30
2911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近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名为《云端中国,展望2025》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再增长一倍以上,从2021年的32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9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下一波云迁移浪潮可能会由工业和制造业等关键领域来引领。

“全球云计算的价值超越了IT,其规模预计超过1万亿美元”,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Anand Swaminathan介绍,“云计算蕴藏的海量价值和机遇,包括三大维度:重塑,即IT 成本优化、降低风险,核心运营的数字化;创新,即以创新用例驱动业务增长、加快产品开发、实现超大规模可扩展性;开拓,指以较低的试错成本拥抱实验文化,获得云计算技术经验,从而能够率先采用量子计算、区块链、AR/VR等未来技术。”

中国企业上云速度加快

此次,麦肯锡调研了来自诸多行业领域的企业IT、数字化和云计算决策者。调研结果显示,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中国在云计算的迁移速度上很快,已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预计2021年至2025年间,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中国企业云计算采用率(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将提升19%。

按照实际完成上云的情况,可将企业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公有云领先企业,主要出现在面向消费者(ToC)的行业,如电商、教育、传媒、电信等,行业本身的业务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跑”在云上,才能高效的响应客户需求,因此这些行业整体上云程度相对靠前;第二类是私有云领先企业,如国有单位、金融、地产、传统的制造和工业企业等,受限于企业性质和安全因素考虑,一半以上的业务依赖于私有云;第三类是“跟随者”,如一些跨国公司,对公有云和私有云都有采用,但出于价格方面的考虑,云转型并不彻底;第四类是“落后者”,其业务基本还是在传统的服务器上运行,只有少于1/3的工作量放在云端的,它们往往数字化转型起步比较晚,也缺乏明确的上云路线。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熟度与其上云的速度是强关联的。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越高,云计算采用率也会更高。”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沈愷指出,“未来三至五年,中国云迁移最大的机会点在于工业、制造、金融、交通、零售这五大行业。上云将帮助这些行业大幅提高生产率,并减少成本。”

目前来看,迁移的成本和难度是云计算普及的最大障碍。其他排名靠前的顾虑还有来自安全性和监管合规的考量。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王玮坦言:“这表明企业尚未完全认识到云计算在帮助他们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和捕捉商业价值方面的潜力。如果能清晰地阐述云计算如何帮助企业提高收入和利润率,云服务和技术提供商会更能说服企业进行迁移。”

此外,调研结果还显示,30%的中国企业对国际化云服务提供商持开放态度,这意味着到2025年国际化云服务提供商的潜在云计算市场总规模可达到30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

国内公有云市场竞争格局

在国内公有云市场中,IDC报告显示华为云位居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第二的位置;Canalys所发布的我国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华为云以18%的市场份额继续位居第二,并指出,华为云凭借快速增长,拉开了其与腾讯云的差距,稳居市场第二。最新一季度(即2022年第一季度)华为云市场份额占比18%,为国内第二大云服务供应商。作为对比,腾讯云的份额占比15.7%,位居第三。Canalys报告指出,受其内部业务的调整和战略变化的影响,腾讯云本季度的收入出现了环比下降。2022年,腾讯云的战略重点会逐渐聚焦于盈利性的增长,而非业务量的增长。

要知道,在国内云服务市场中,相较于BAT互联网厂商,华为云(上线时间是2017年)属于后来者,起步较晚,但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投入以及丰富的云服务与生态,使得在云服务赛道上实现了弯道超车,不仅在国内云服务市场实现了对腾讯云的超越,且更是位居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第五,跻身行业第一阵营。

尽管云端赛道上主要被少数云厂商所控制,但巨头之间的争夺战尤为激烈。前有阿里云、华为云,后有百度智能云、亚马逊云科技以及天翼云等运营商追赶。从目前国内市场来看,阿里云龙头仍然稳固,其市场份额比排名第二至第四的三家厂商总和还要高。IDC的报告显示,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阿里云在国内公有云laaS市场份额达到37.8%。

“阿里云主要是得益先发优势,以及扎扎实实服务实体经济,用数字技术做好服务,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背后所支撑的则是技术实力。”福布斯中国撰稿人杨剑勇此前发表评论指出。此外,阿里云是中国唯一实现盈亏平衡的云服务商。财报显示,2022财年,阿里云EBITA盈利11.46亿元,这是13年来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是国内首家营收突破千亿大关的厂商。

最后,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落后,但腾讯云的在PaaS市场中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中国公有云IaaS+PaaS市场(2021下半年)来看,腾讯云依旧位居第二位置,但与华为云差距甚微,只相差0.3个百分点。对于云厂商来说,比拼的不仅是laaS基础设施能力,还有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分析等PaaS、SaaS服务能力。

在PaaS,腾讯云有着自身独特竞争优势。在IaaS+PaaS市场中,IDC曾在报告中指出:腾讯云依托C2B的能力和生态多样性,在稳固互联网优势下,深耕金融、政务、智慧城市、文旅等领域,通过差异化竞争,保持稳定增长。

例如在制造业,借助云、AI、大数据等工具,生产、制造各环节变得可测量、可优化,助力中国制造向高端智能、绿色低碳升级。其中,助力玲珑轮胎,打造了智慧营销云平台,通过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连接了300家经销商、1.5万家加盟店。通过理解客户行为,精准触达需求;基于库存、渠道与门店销售数据,优化排产计划。

整体来说,各界数字化转型,正在加快,统IT结构迈向云构架转变趋势不可逆转,使得云服务变得越来越主流。且在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中,十年来增长率最高的主要领域主要是PaaS,尤其是数据库、物联网和分析,为千百行业转型升级注入创新活力。对于云巨头而言,作为产业智能化转型背后力量,其云服务板块有望会进一步得到增长。

运营商们抢占云市场

先后在A股上市后,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首的运营商将更多精力转投国内市场,尤其是当下的“数字化转型”热潮,自2020年开始崭露头角的云业务,也在成为运营商业务梯队中的新增长点。

目前来看,移动云以后起之秀身份在两年内近乎狂飙式增长。IDC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移动云的市占份额尚排在第十,而到了2021年,则每季度前进一位,从第一季度第九、第二季度第八到第三季度第七,其中,在2021年三季度,同比增速达到135%,环比增速业界第一。

这种突出表现也并非移动云一家,公开财报显示,早在2020年,中国电信天翼云营收就达到111.75亿元,同比增长58.42%;中国移动云营收91.72亿元,同比增长353.80%;中国联通沃云营收则达到38.4亿元,同比增长62.71%。三家增速均超过同年国内公有云30%的平均增长率。

而且,运营商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仍在加码。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将在三年内新增17.4万台服务器,2021年新增2.8万台,2022年新增7.2万台,2023年新增7.4万台;而中国电信则将搭建30.8万台服务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川渝陕等数据中心建设约8.6万架机架。

对运营商而言,传统管道商的角色定位如今已渐趋淡化。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完成转型,成为运营商最迫切的任务,而建立在网络资源基础上的云业务,成为运营商落子的重点方向。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必然会持续扩大,云计算产业将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运营商们也将继续在公有云市场取得更大突破,持续为数字中国注入新动能。

写在最后

此前,Gartner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全球公有云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14.7%,其中中国公有云市场的情况会远好于全球市场情况,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25.3%,领先全球市场10.6个百分点。

在“十四五”新基建国家战略的引导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巨大。随着国内数字化转型加速,云计算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对于这个赛道上的每一家企业而言都是有机会的,但是竞争也会异常激烈。

文章来源: 天极网,杨剑勇,中国电子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